因数与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探究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初步感知“相互依存”
师:课前我们找两个同学站起来,他们什么关系?
预设:同桌,朋友。
师:谁能具体描述他们的同桌关系?谁是谁的同桌?谁是谁的朋友?
师:我们能不能说某某是同桌,某某是朋友?
师:对,不能,也就是说同桌、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对朋友“因数和倍数”,看看他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课件出示学校呼啦圈社团活动图片。
师:学校运动会要开始了,呼啦圈社团要排练一个有12人参加的表演,要求排成一个方队,每行的人数一样多,请同学们帮他们排一排。谁来帮帮他们?
预设:排成一排,一排有12人;排成2排,每排有6人;排成3排,每排有4人。
师:我把同学们的排队方式板贴在黑板上。还有其他方式吗?
预设:排4排,每排3人;排6排,每排2人;排12排,每排1人。
师:这些排队方式我们通过上面几种方式旋转一下就能得到,所以我们忽略不计。
三、精讲点拨,学习新知。
(一)学习因数与倍数概念
师:看来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能用算式表示这几种排队方式吗?
师:同学们,你能说一说这这些乘法算式里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吗?
预设:因数乘因数等于积。
师:同学们的记忆真牢固,今天,我们给它们一个新得约定,以2×6=12为例,我们就可以说:6的2倍得来的数是它们的倍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那么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师: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学生交流。
师: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除法算式,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师: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我们所指的数是自然数(不包括0)。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因数与倍数,挑战一下自己,看看掌握的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
1、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6=42 65÷5=13
学生交流。
2.下列说法对吗?
(1)8是倍数,2是因数。
(2)42÷7=6,42是7的倍数。
(二)学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1.师:你能找出24的因数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板书乘法和除法两种方法找出24的因数。
乘法:1 × 24 = 24 除法:24 ÷ 1 = 24
2 × 12 = 24 24 ÷ 2 = 12
3 × 8 = 24 24 ÷ 3 = 8
4 × 6 = 24 24 ÷ 4 = 6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出24的因数,并且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学生交流并总结: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依次一对一对地找,既不重复,也不遗漏。24的因数有:1,24,2,12,3,8,4,6。
2.试一试,你能找出16的因数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
预设:1 × 16 = 16
2 × 8 = 16
4 × 4 = 16
16的因数有:1,16,2,8,4,(4)。(重复的只保留一个)
3.一个数的因数特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24和16的因数,并进行比较,交流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最小的因数 最大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1 它本身 有限的
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
师:4的倍数有哪些?你能找一找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出示除法和乘法两种方法找出4的倍数。
除法:4÷4=1 乘法:4×1=4
8÷4=2 4×2=8
12÷4=3 4×3=12
16÷4=4 4×4=16
…… ……
师:能全部列举完吗?怎样表示?
预设:不能全部列举完,用省略号表示。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出4的倍数,并且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学生探究交流总结:根据乘法算式,一个一个地找,既不重复,也不遗漏。4的倍数有: 4,8,12,16……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分别找到5和9的倍数吗?
全班交流。
师:观察4、5、9的倍数,想一想,一个数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交流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四、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火眼金睛辩对错。
(1)13的最小倍数是26。 ( )
(2)6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 )
(3)6是倍数。 ( )
(4)5是5的倍数,也是5的因数。 ( )
2.分别找出18和20的所有因数。
18=1×□ 18=□×□ 18=□×□ 18的因数有
20÷1=□ 20÷□=□ 20÷□=□ 20的因数有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并说一说找因数的方法。
3.投信。
课件出示。(见图3)
4. 用边长6分米的小正方形瓷砖铺成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短是多少分米?
四、回顾整理,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学得开心吗?那你开心的取得了哪些收获呢?
预设1:我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出了找一个数因数和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预设2:学会提问了。
学生回答。
……
师:因数与倍数的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到生活中去寻找、去探究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继续开心地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