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南方地区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食材丰富,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挑出一种不产自南方地区的食材()
A.
莲藕
B.
竹笋
C.
椰子
D.
哈密瓜
《航拍中国》第三季湖南篇中展现的吊脚楼(如图),道出了湘西的别样风情。该传统民居建筑能反映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河流稀少
B.
终年炎热干燥
C.
冬季寒冷漫长
D.
依山傍水,气候较为湿热
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期间福建省城镇人口数量( )
A.
持续增长
B.
持续减少
C.
始终比农村多
D.
始终比农村少
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国庆节那天,玲玲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广州市某动物园游玩,玲玲在公园里看到的地理现象真实可信的是
A.
苹果树上结满果实
B.
有许多小孩在湖面上滑冰
C.
许多游客戴着厚实的棉帽
D.
不少游客在荔枝树旁留影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中的“熟”字,是指哪一种农作物的收成而言( )
A.
水稻
B.
高粱
C.
小麦
D.
玉米
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
A.
四川
B.
贵州
C.
云南
D.
青海
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 )
A.
东南亚的高脚屋
B.
西亚的村庄
C.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D.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梅雨、伏旱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A.
南部沿海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
黑龙江、海南
B.
河南、江西
C.
辽宁、江苏
D.
陕西、云南
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
A.
土地、森林
B.
耕地、天然气
C.
水、煤炭
D.
森林、铁矿
下列能体现我国南方地区自然特色的是( )
A.
满江水、琼海风、水天一色
B.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C.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D.
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常见民居,该民居屋顶呈“人”字型,主要原因是当地()
A.
风力强
B.
气温高
C.
日照时间长
D.
降水多
广西百色市位于五带中的( )
A.
北寒带
B.
南温带
C.
北温带
D.
热带
我国有些地方居民住房多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寒冷干燥
C.
炎热多雨
D.
日照强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 )
A.
黄河流域的天气状况
B.
青藏高原的天气状况
C.
南部沿海的天气状况
D.
长江流域的天气状况
下图中属于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
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
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
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以南
B.
青藏高原以东
C.
南临南海
D.
东临渤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功能区划图。
材料二?
生态功能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
(1)长江经济带西起甲________山脉,东至上海市,主要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________级阶梯。
(2)长江干支流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___”;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在________(城市)以上的上游河段。
(3)图中农产品主产区作物熟制为_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建设生态功能区有利于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灾害的发生。
(5)中游城市群以乙________市为核心,它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________等支持。
昆深高速铁路是云南昆明至广东深圳的客运专线,该高速铁路横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四个省区。读图“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贵州是广东的对口扶贫省份之一,在两省的交往、合作中,广东可以向贵州提供大量的_______(a或b),除此之外,贵州可以利用自身的民族特色、喀斯特地貌景观大力发展______业。
(2)深圳位于我国______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是邻近______,国际市场广阔。该铁路在云南段修建难度较大,原因是______。
(3)铁路c______(铁路线)连接我国内地与香港,它维护港澳地区稳定和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读江西省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过去因盲目垦荒,导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鄱阳湖因围湖造田导致面积严重缩小,对长江调蓄作用显著下降。江西省提出要将如图示意地区建设成长江中下游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
(1)江西省的简称是______。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3)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南昌气候特征可表述为夏季______,冬季______。南昌近郊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昌近郊种植该粮食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任答2点)。
(4)图示地区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请根据图文材料对①、②区发展提出合理律议。(答2点)
a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雨开始期分布示意图,b图是我国部分山区山脉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春雨最早出现在_________山脉,赣江和汉江先进入汛期的是_________。
(2)湘江为_________(选填“内流河”“外流河”),所注入的湖泊为_________(选填“咸水湖”“淡水湖”)。
(3)春雨开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4)a图中,所标注的城市属于长江沿岸工业中心的是_________,结合地图判断,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方农业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掌握南方地区的物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方地区的气候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如莲藕、椰子等。而哈密瓜是新疆地区的特产,属于西北地区出产的水果,不是南方地区的。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考查从图中获得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湘西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湖南省湘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湿热,降水较多,河流稠密,故D正确,故AB错误。
???????故选D。
3.【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得,福建省城镇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图中所示2000-2014年期间有些年份城镇人口比农村多,有些年份城镇人口比农村少。
故选:A。
福建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读图可得,福建省城镇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人口增长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要认真读图。
4.【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国风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南方地区的风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西北地区的现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解答】
根据题意得知:玲玲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广州某公园游玩,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苹果是我国的北方地区的树种;南方的湖面没有结冰期;国庆期间,广州气候温和而不寒冷,不会出现许多游客戴着厚实的棉帽现象;荔枝树是广州市常见的一种树,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解:“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中的“湖”字所指的省区是湖北省和湖南省,都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选:A。
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本题考查我国的粮食作物,属于基础题,较简单.
7.【答案】C
【解析】解: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故选:C。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8.【答案】A
【解析】解:在炎热多雨的东南亚地区,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脚屋;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人们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在寒冷的北极地区,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多建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有壁炉或火炕的房屋;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住的是窑洞。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9.【答案】D
【解析】解:梅雨天气是发生在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常常阴雨连绵天气,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季节;伏旱指的是在78月份,我国的雨带推移到华北、西北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干旱,我们就把这种发生在伏天的干旱叫做伏旱,由此可见梅雨和伏旱都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故选:D。
依据梅雨、伏旱发生的地点来解答此题.
考查了梅雨和伏旱天气发生的地区,常见的基础选择题.
10.【答案】A
【解析】解:我国北方地区的黑龙江省,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有著名河流黑龙江,以黑土著称,土壤肥沃,主要农作物是春小麦;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地区,濒临东海和南海,降水多,热量充足,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差异。该题综合性很强。
11.【答案】A
【解析】解: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A中的土地、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根据题意。
故选:A。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理解情况.
12.【答案】A
【解析】解:琼是海南省的简称,选项A是南方地区的景观,选项B和C是北方地区的景观,D是西北地区的景观特征.
故选:A.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牢记即可.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常见民居的屋顶呈“人”字型,坡度较大,是为了便于排水。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市纬度约为24°N,位于北温带;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23.5°N~23.5°S为热带地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这里四季分明;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本题考查了温度带的划分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市的纬度位置,记忆解答此题。
15.【答案】C
【解析】解:高脚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这样的建筑是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多雨.
故选:C.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此题考查居民建筑和降水的关系,要灵活应用.
16.【答案】D
【解析】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长江流域的天气状况。
故选:D。
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特殊天气梅雨的发生区域.
17.【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
【解答】读图的关键在于明确气温年变化曲线在1月的分布状况。南方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甲和图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结合降水特征可判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8.【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解答】农作物的分布受光、热、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花生是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甜菜是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地形区。
【解答】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故选B。
20.【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位置。
【解答】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故选D。
21.【答案】(1)横断?
?
三
(2)黄金水道?
?
宜昌
(3)一年两熟?
?
水稻
(4)四川省?
?
水旱
(5)武汉?
?
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长江经济带西起甲横断山脉,东至上海市,主要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_三级阶梯。(2)长江干支流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河段,该河段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3)图中地区为亚热带地区,农产品主产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读图可知,图中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四川省,建设生态功能区可以保持水土,有利于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旱灾害的发生。
(5)中游城市群以乙武汉市为核心,它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等支持。
22.【答案】(1)a?
?
旅游?
?
?
?
??
(2)珠江三角洲?
?
香港、澳门(港澳)????
地处云贵高原,多山地,地形崎岖
(3)京九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根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气候湿热,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经济发达,有著名的珠江三角洲和沪宁杭工业基地,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1)贵州是广东的对口扶贫省份之一,在两省的交往、合作中,广东可以向贵州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除此之外,贵州可以利用自身的民族特色、喀斯特地貌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
(2)深圳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是邻近港澳,国际市场广阔。该铁路在云南段修建难度较大,原因是地处云贵高原,多山地,地形崎岖。
(3)铁路C为京九线连接我国内地与香港,它维护港澳地区稳定和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3.【答案】(1)赣?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3)高温多雨?
?
温和少雨?
?
水稻?
?
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4)①退田还湖,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②退耕还林,发展林业。
【解析】(1)江西省的简称是赣。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可判定,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
(3)由南昌气候资料图可知,南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昌位于南方地区,近郊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昌近郊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4)图示地区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依据图文材料可知,①地应退田还湖,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②地应退耕还林,发展林业。
24.【答案】(1)武夷山?
?
赣江
(2)外流河?
?
淡水湖
(3)水稻
(4)武汉?
?
三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地区春雨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材料信息,从春雨的时间可以看出汛期的大致分布规律。
(1)由图可知,春雨最早出现在武夷山,赣江属于长江南岸的支流,汉江属于长江北岸的支流,我国南方先进入雨季,因此先进入汛期的是赣江。赣江和汉江先进入汛期的是赣江,因赣江流域先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
(2)由图可知,湘江属于外流河,所注入的湖泊是洞庭湖,是淡水湖。
(3)春雨开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4)a图中,所标注的城市属于长江沿岸工业中心的是武汉,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