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4 17: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如图中的山脉与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的山脉是秦岭,其东侧河流名称为(  )
A.
长江
B.
淮河
C.
黄河
D.
海河
读“中国的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问题。
B、C两温度带的分界线大体上与下列哪些线相一致:①秦岭--淮河一线;②我国年均800mm等降水量线;③我国1月份时0℃等温线;④我国河流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  )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7月份0℃等温线
D.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据图完成小题。
下列古语,与秦岭--淮河一线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虚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①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B.
②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C.
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
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如图,完成问题。
对我国八大菜系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上
B.
主要分布在第一、三级阶梯上
C.
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D.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关于图中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
A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
B.
A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C.
由于受秦岭阻挡,A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D.
B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
A.
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
B.
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
C.
南北植被类型不同
D.
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不同
我国东部耕地有“水田”和“旱地”之分,分界线是(  )
A.
黑河--腾冲线
B.
秦岭--淮河线
C.
400mm降水量线
D.
陇海--兰新线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什么地区分布(  )
A.
秦岭--淮河一线
B.
黑河--腾冲一线
C.
昆仑山--横断山一线
D.
大兴安岭--雪峰山一线
我国不少山脉的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流向,而且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比如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是(  )
A.
昆仑山
B.
秦岭
C.
南岭
D.
阴山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该线以东人口密集,以西人口稀疏.
A.
漠河-腾冲
B.
秦岭-淮河
C.
黑河-腾冲
D.
大兴安岭-阴山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它还是(  )
A.
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B.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
A.
秦岭--淮河
B.
漠河--腾冲
C.
天山--阴山
D.
黑河--腾冲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我国北方的树木冬天落叶,南方的树木冬天不落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海陆位置的差异
B.
海拔高度的不同
C.
气温南方高,北方低
D.
降水南方多,北方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分界线大致是(  )
A.
长江
B.
秦岭-淮河
C.
黄河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过冬成为新潮。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三亚市。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平均入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2)我国东部各地入冬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其入冬时间分布规律为_________。
(3)西宁纬度比哈尔滨________,但两地入冬时间相近,主要原因是西宁______________。
(4)“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经过________铁路线到达北京,再一路南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____________(山脉)—
____________(河流),抵达湛江后乘船横渡________海峡,最终到达三亚市。
读“中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大致通过________(山脉)——(河流)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2)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业为主。
(3)C地区耕地类型为________(旱地或水田),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
(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E区域的河流以________(内或外)流河为主。
现在是冬季,网友戏侃“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我国南方冬季是否需要集中供暖,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读我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南北供暖线最接近于______(填“秦岭—淮河一线”或“天山-阴山一线”)
(2)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南方冬季较温暖”或“南方人口稀疏,需求量小”)
(3)如图,2021年新冠疫情严重省份——河北省位于______(填“未集中供暖区域”或“已集中供暖区域”)

4)我国未集中供暖区域土地类型以______为主(填“旱地”或“水田”),年夜饭,餐桌上主食以______为主(填“米饭”或“面食”)。
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祖国河山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守护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读图并回答问题。
(1)读图,找出图中既是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的山脉是
________。
(2)读图,图中西安与安康
1
月均温较低的是
________。
(3)图示长江黄河
A、B、C、D
四河段中,水流湍急、水能最丰富的是
________(填字母),B
河段为长江?
________(选填“下游”、“中游”、“上游”),该河段“九曲回肠”,易发
________?灾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掌握该线的地理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上重要的一条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故C正确,ABD错误。
2.【答案】B
【解析】解:图中秦岭与东侧的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河流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B、C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秦岭-淮河一线不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故C正确。
故选:C。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图中B是亚热带,C是暖温带,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特点,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4.【答案】B
【解析】解: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依据题意。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界线,在把握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受气候的影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差异。
故选: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把握秦岭-淮河南北气候差异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分界线,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阶梯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A.从图可以看出,①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A错误。
B.②接近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B错误。
C.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错误。
D.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得,八大菜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二、三阶梯,位于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主要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
故选:D。
菜系是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流派。我国主要有八大菜系。
本题考查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省区、地形等知识点。
8.【答案】B
【解析】解:秦岭、淮河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A地位于该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故A不符合题意;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A地位于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故B符合题意。
A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受寒潮影响明显,故C不符合题意;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地位于该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特别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及地理差异。
9.【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
10.【答案】B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故选:B。
依据与秦岭、淮河一致的地理界线,来解答此题.
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对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11.【答案】B
【解析】解: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图中西侧的山脉是秦岭,东侧的河流是淮河。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故选:B。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要识图记忆。解答此题也要速记熟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牢记即可。
12.【答案】A
【解析】解: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昆仑山-横断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故A正确。
故选:A。
以温度带来说秦岭--淮河以北是暖温带、以南是亚热带;以年降水量来说以北要小于800毫米,以南大于800毫米;以干湿地区来说以北是半湿润地区为主,以南是湿润地区;以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说以北是过渡带,以南是多水带;以气候类型来说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说以北主要是旱地,以南主要是水田;以区域来说以北是北方地区,以南是南方地区。
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各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地理差异。
13.【答案】B
【解析】解:长江与黄河分居于秦岭、淮河南北,由于秦岭的影响,以南以北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也造成长江与黄河在水文特征上的差异,所以我们说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故选:B。
依据秦岭、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来解答此题.
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界线,考试中常见的选择题.
14.【答案】C
【解析】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故选: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界线,要识图记忆.
15.【答案】B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符合条件的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故选:B。
依据秦岭、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来解答此题.
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常见基础题.
16.【答案】D
【解析】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故选:D。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
此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对照地图,便于记忆.
17.【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西侧山脉是秦岭,它和东侧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了淮河的位置及淮河以北的气温特点。
18.【答案】C
【解析】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低,树木冬季落叶,南方地区气温较高,树木四季常绿。
故选:C。
依据秦岭、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来解答此题.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
19.【答案】D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D。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20.【答案】B
【解析】解: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以南是常绿阔叶林,此线以北水果为苹果以南为柑橘等.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十多条,一定要全面掌握.
21.【答案】(1)南方
(2)纬度
???自北向南推迟/越往北越早
(3)低??
?海拔高,气温低
(4)京哈
???秦岭
???淮河
???琼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气候、地形、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气候、地形、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由图可知,全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2)我国东部各地入冬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其入冬时间分布规律为自北向南推迟。
(3)西宁纬度比哈尔滨低,但两地入冬时间相近,主要原因是西宁海拔高、气温低。
(4)“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经过京哈铁路线到达北京,再一路南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秦岭—淮河,抵达湛江后乘船横渡琼州海峡,最终到达三亚市。
22.【答案】(1)秦岭
?
?淮河
?
?0
(2)畜牧
(3)水田
?
?水稻
(4)D
?
?C
(5)C
?
?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农业生产概况、气候特点、民族和河流分布。
(1)由图中线路可知,图中A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体一致。
(2)由图中线路可知,图中B是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西的西北地区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
(3)由图中线路可知,图中C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4)由图可知,图中C是我国南方地区,D是我国青藏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中,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所以气温比南方地区低,而我国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青藏地区。
(5)由图可知,图中C是我国南方地区,D是我国青藏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青藏地区是我国藏族同胞的聚集地;由图可知,图中E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远,降水少,所以河流多以内流河为主。
23.【答案】(1)秦岭—淮河一线
(2)南方冬季较温暖
(3)已集中供暖区域
???????(4)水田?
?
米饭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该线南北的气候、农业等的差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图中南北供暖线最接近于秦岭—淮河一线。
(2)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是因为南方冬季较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
(3)2021年新冠疫情严重省份——河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已集中供暖区域。
(4)我国未集中供暖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土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年夜饭,餐桌上主食以米饭为主。
24.【答案】(1)大兴安岭
(2)西安
(3)A????中游????洪涝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理区域、阶梯的分界线、河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地理区域的分界线、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气温的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图中既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2)读图,图中安康是在秦岭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西安在秦岭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1月均温较低的是西安。
(3)图示长江黄河A、B、C、D四河段中,A河段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最丰富;B河段为长江中游,该河段“九曲回肠”,易发洪涝灾害。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