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4 16: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有一句俗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西方也有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你从其中学到了什么?
谈读书
弗朗西斯·培根
?On reading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近代哲学家、优秀的散文作家,是莎士比亚的同代人。培根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
其代表性作品为《随笔》,《谈读书》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篇。他的作品被黑格尔称为“充满了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他的话常被引为格言。
文体知识
随笔,即随手一笔,抒情、叙事或评论,形式多样,篇幅短小,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
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此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
随 笔
字词积累
怡情( ) 傅彩( ) 藻饰( )
狡黠( ) 诘难( ) 涉猎( )
蒸馏( ) 伦理( ) 滞碍( )
阐证( ) 味同嚼蜡( ) 吹毛求疵( )


zǎo
xiá
jié
shè
liú
lún
chǎn
jiáo

zhì
字词积累
吹毛求( )
寻章( )句
味同( )蜡
文采( )饰




字词积累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时
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读篇 整体感知
全文共17句,从其中找出观点句,并以此划分文章层次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应推敲细思。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第一层:读书目的(1-6句)
第二层:读书态度和方法(7-10句)
第三层:读书价值(11-17句)
读层 理论证思路
理清思路
作者在行文中态度鲜明,思考全面,说里透辟,层层深入。
小组合作:以文章中的某一层为例,讨论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读书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适应场合:独处幽居;高谈阔论;处世判事
1-2句
精读第一层
3-4句
不善读书的负面影响:
费时过多—易惰
藻饰过多—则矫
凭条断事—学究


正反对比论证,观点鲜明。
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第5句
精读第一层
第6句
总结:用书的智慧在书外,要亲身观察才能获得。
论述严谨,层层深入。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尽信书、只为寻章摘句
应该:推敲细想
第7句
精读第二层
第8-10句


读书方法
读书方法:浅尝、吞食、咀嚼消化
比喻论证
可请人代读——仅限题材较次、价值不高者
限制条件
比喻论证,浅显易懂;加入限制条件,论述严谨。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第13句
精读第三层
14-17句
读书弥补精神缺陷,犹如运动驱除身体百病。
论据充分,极具说服力。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读句 学说理艺术
朗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读出句式整齐之美,读出语势酣畅之美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运用排比,举例论证,列举六类书具体有力论证读书能塑造性格的观点,句子整齐,气势充足,富有说服力。
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进行说理?
读出句式整齐之美,读出语势酣畅之美
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进行说理?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观点通俗易懂。
语言特点
培根的《谈读书》语言洗练,哲理深邃。王佐良先生的译本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简洁有力的四字短语,深刻精辟的哲理句,优美整齐的排比句,新颖生动的比喻句形成一种简洁,庄重,优雅的文风。
仿一仿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仿写:美术使人____,地理使人____,
____使人____,____使人____,
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
仿写:如不能____,可令读________
拓展 发散思维
拓展延伸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认识?请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感谢您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