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4 22: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竹里馆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多才多艺,能诗能书能画,而且还精通音乐。
王维少年得志,满腔政治抱负,但仕途、人生坎坷,而政局又变化无常,晚年无心仕途,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走近诗人
竹里馆,建在竹林深处的屋舍 ,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
(资料补充:王维晚年曾隐居陕西蓝田辋川,这里环境清幽,以湖为中心,王维在屋舍旁边依自然景物设了二十个景点,比如“白石滩”、 “临湖亭”、 “竹里馆”等,以此独享“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诗人闲暇时每到一个景点便赋诗一首,与好友裴迪各作二十首结集《辋川集》。)
让我们悄悄走近王维,去参观他的竹里馆。
题解
竹 里 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味道
诗情画意读诗歌
竹 里 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味道
诗情画意读诗歌

:诗人主观情感

:诗中客观形象



意象
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1、绘诗中之画
(1)请找出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幽篁、深林、明月、琴
(2)结合诗中意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你看到的画面。(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联想探诗意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
2、配画中之声
明月当空,竹林清幽,诗人陶醉在这怡人的景色之中!
如果让你为这幅画配上背景音乐,让画活起来,你会将哪些声音糅合于其中呢?
想象联想探诗意
想象联想探诗意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江上琴兴
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资料链接:古琴]
(líng)
想象联想探诗意
啸:撮(cuō)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打口哨。
典故“苏门啸 ”
当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去拜访一位隐居苏门山里的高士孙登,可无论他谈什么话,孙登都不回答,阮籍只得长啸几声,起身离去,没想到走到半山腰,忽然听到一阵啸声,穿林而来,如数鼓合奏,如鸾凤鸣叫,原来是孙登在用“啸”声回应他。遂归著
《大人先生传》。
[资料链接:“啸”]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
想象联想探诗意
以声衬静
景:
清幽
1、再读诗歌,悟人之志趣
诗中有景有声更有人!诗人在此独坐、弹琴、长啸,从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思考探究悟诗情
方法小贴士:
①找意象
②找关键词
③品内涵
④析情感
人:?
宴会 、烹饪 、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投壶……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
竹: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通常被用来表示文人君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德。
苏东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朱熹:我种南窗竹,戢[jí]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资料链接:竹]
1、再读诗歌,悟人之志趣
诗中有景有声更有人!诗人在此独坐、弹琴、长啸,从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思考探究悟诗情
方法小贴士:
①找意象
②找关键词
③品内涵
④析情感
人:?
高雅
安闲自得
高洁脱俗
淡泊
宁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由从意象入手,由“象”入“境”,
领略了王维诗歌的美丽清幽的画境,
聆听了古琴、啸声与自然之音结合的天簌之声,
感受到诗人高雅的志趣和那颗寄情山水的宁静淡泊之心。


据说词人秦观曾患病久不愈,他读《辋川诗集》,观辋川图,病竟然不治而愈。美好的诗歌,确实有治愈人心的力量,读王维的诗,使我们忘却俗世的繁杂,使我们心境平和。
我们的人生也难免有不如意,愿我们都能守得一份内心的宁静,用淡然之心去看待人生,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
1、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试着去赏析王维的《山居秋瞑》。
2、搜集王维不同时期的作品,深入了解王维其人。
作业布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