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四节 石灰石的利用(第2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碳酸盐的检验;
2.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3.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4.通过学习形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
【学习重点】1.碳酸盐的检验;
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学习难点】碳酸盐的检验;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物质名称 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化学式 性 质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 途
石灰石 名称 化学式 难溶于水,较硬,高温会分解,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① ② 建筑材料,制生石灰、二氧化碳、水泥、玻璃,炼铁
生石灰 名称 化学式 白色固体,易吸水,并放出热量,敞放在空气中易变质 做干燥剂,制熟石灰
熟石灰 名称 化学式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能与CO2发生反应 建筑材料砌砖抹墙制三合土,配制波尔多液,溶液用于检验CO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比较
二、思考与交流
(四)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
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 属于 反应。
(2) 属于 反应。
(3) 。
(五)碳酸盐的检验
物质与稀盐酸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CaCO3与稀盐酸
Na2CO3与稀盐酸
K2CO3与稀盐酸
NH4HCO3与稀盐酸
NaCl与稀盐酸
结论:CaCO3、Na2CO3、K2CO3、NH4HCO3等含有碳酸根的物质(碳酸盐)都能跟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碳酸盐(或CO32-)检验的方法
。
问题讨论:
1、如何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操 作 现 象 结论
①
②
2、如何区分下列几组物质
(1)CaO和Ca(OH)2 ;
(2)CaO和CaCO3 ;
(3)Ca CO3和CaCl2 ;
(4)Na2CO3和NaCl ;
(5)Na2CO3和NH4HCO3 。
三、总结与反思
1.怎样检验碳酸盐?
2.如何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
四、达标检测
1.分析某一物质成分时,知道它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种化合物是 ( )
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2.小明同学欲做一个无壳鸡蛋,可将鸡蛋泡在某种溶液中,几天后就得到无壳鸡蛋。该溶液可能是 ( )
A.白酒 B.酱油 C.醋 D.食盐水
3.下列物质与稀盐酸作用无气泡产生的是 ( )
A.木材 B.珍珠 C.大理石 D.生铁
4.某碳酸钙样品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2 g,则关于该样品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含碳酸钠
C.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的混合物 D.无法确定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一致的是 ( )
A.生石灰CaCO3 B.熟石灰Ca(OH)2
C.磁铁矿Fe2O3 D.石灰石CaO
6.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燃烧煤
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①CaO(CaCO3) ;
②Ca(OH)2(CaO) ;
③CaCl2(Ca CO3) ;
④NaCl(Na2CO3) 。
五、课后训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 (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碳在氧气中点燃
C.石灰石与稀盐酸 D.高温煅烧石灰石
2.检验一份样品是否是碳酸盐,所需的试剂是 ( )
A.澄清石灰水 B.浓盐酸、澄清石灰水
C.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3.生石灰的化学式为 ,通常是一种 色 体,遇水化合生成 并放出大量的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生成物又俗称 。
4.某同学为了测定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5 g研碎的汉白玉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4.25 3.95 3.35 3.35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g。
(2)求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为了其他研究需要,另取一定质量的汉白玉粉与镁粉混合,在空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求汉白玉粉和镁粉的质量比。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