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7.21.2生命的进化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新知导入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讲解新课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讲授新课
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是医生,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学习医学,但他更喜欢自然科学,1827年父亲将“爱捉老鼠”的儿子送到剑桥基督学院学习神学。1831年12月27日,22岁的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5年的环球旅行。
“贝格尔号”
首先沿着南美洲海岸线在巴西和阿根廷,达尔文看到了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动物,他对生物的多样性感到惊奇,古代的树懒遗骸比现在的数量个体大得多,这也使他产生疑问,为什么体型小的树懒,能够延续下来?
在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群岛上有许多罕见的生物,例如,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特有的,海生鱼类有15种是新种,25种甲壳虫中,只有2—3种在其他地方有,185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100种是新种。
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鬣蜥,体色为绿色,爪小而适合爬树和吃树叶,群岛上的鬣蜥爪比较大,能紧紧抓住光滑的岩石,吃水边的海草,大陆上的鹈鹕会飞,群岛上的鹈鹕却不会飞。
两种鬣蜥
不会飞的鹈鹕
达尔文还注意到群岛上栖息着十三种地雀,这些小鸟的共同祖先,是从南美洲迁徙而来的,但每种地区的鸟喙和大小,都与他们所吃的食物相适应。
不同岛屿上的龟壳形态也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等等,他意识到群岛上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出环境的影响和大自然的选择。
人工选择的启示: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菊花和毛质优良的绵羊等。达尔文曾选择一些尾羽丰满的鸽子,通过杂交选择出尾羽呈扇形巨大的鸽子。
达尔文1859年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物种繁衍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导致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是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他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聚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的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
,总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桦尺蛾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浅色个体占多数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深色个体占多数
1850年考察
1950年考察
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地点:英国曼彻斯特
讨论
1.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只有和环境一致的体色的桦尺蠖才能生存下去。
2.如果人们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恢复到正常并进行保护。
讨论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的进化。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生物
变异
有利变异
淘汰
适应环境
不利变异
生存
遗传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板书设计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课堂练习
1.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2.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都可能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3.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树叶,所以颈部变长,形成了现代的长颈鹿。
4.自然选择留下了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5.有些动物如某种蛾类幼虫的体表具有鲜艳的颜色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发现,因此,这种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的生存的。
√
×
√
×
×
6.在生物进化论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
林奈
B.
巴斯德
C.
达尔文
D.
虎克
7.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C
D
8.家养的动物同野生的动物相比,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请解释其原因。
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9.刚开始使用蚊香的时候,杀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来,效果不明显,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此现象。
经过一代代选择,蚊子普遍具有了抗药性,所以到了后来使用蚊香时效果不明显。
小资料
鲸进化的过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1.2生命的进化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
A.?生物产生了有利变异
B.?多种生物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C.?生存斗争造成失败者死亡
D.?遗传、变异和环境的综合因素
2.农业害虫猖獗,但大量使用农药后害虫又产生了抗药性,其原因是
(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农药具有抵抗力
C.?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的结果
D.?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3.现存的某些生物与他们数百万年前生存形式几乎相同,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
A.?这些生物在退化
B.?这些生物一直在变异
C.?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化很小
D.?这些生物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来繁殖
4.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下列哪项是完全正确的?
( )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环境污染???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
5.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长颈鹿繁殖能力低,生存空间有限??????????
?????B.?原始长颈鹿的后代脖子都很短
C.?吃高处叶子的长颈鹿脖子逐渐变长????????????????????
??D.?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这是
( )
A.?人工变异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自然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7.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
A.??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B.?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8.滇叶?是一种珍惜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9.下列对生物进化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蝗虫长期接触农药,逐渐适应药性不易被毒死
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10.如图表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X表示变异,决定了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的改变
B.?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C.?长颈鹿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性状是否有利
D.?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1.用达尔文进化论解释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正确的是
( )
A.?细菌产生的变异不利于适应环境
B.?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青霉素选择后耐药细菌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之间没有生存斗争
12.现在地球上多姿多彩的植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各种植物类群都具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祖先
B.?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藻类植物
C.?植物类群进化的历程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D.?植物类群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二、综合题
13.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________的。
(2)在长颈鹿的进化中,颈长属于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________。
(4)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________,颈长的个体
生存下来,这说明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________。
(5)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
14.根据下图所示,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鸡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鸡的新品种的形成是由于原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了许多变异个体,并能________下去。通过________选择,对具有不同变异的鸡逐渐选择、淘汰、培育而成的。
(3)和自然选择相比,选择新品种所需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
15.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
1991
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
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
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_。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__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稻飞虱的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体内的抗性________传递给了后代,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______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C
3.
C
4.
B
5.
D
6.
D
7.
A
8.
A
9.
C
10.
D
11.
C
12.
C
二、综合题
13.
(1)遗传
(2)有利
(3)选择
(4)被淘汰;相适应
(5)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14.
(1)祖先
(2)遗传;人工
(3)人工选择
15.
(1)B
(2)繁殖;变异;基因
(3)选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