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6(鲁科版选修3-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高二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6(鲁科版选修3-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13 21: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
一、本题共14题,每题4分,共56分.本题为不定项选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量就越大
B、受力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也越大
C、冲量越大,动量也越大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B、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动量是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3、从高为H的平台上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A和B,已知它们的质量为mB=2mA,水平速度VB=VA,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落地时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 PA和 PB,则:
A、 PA= PB B、 PA= PB C、 PA=2 PB D、不能确定 PA和 PB的关系。
4.如图为马车模型,马车质量为m,马的拉力为F与水平方向成θ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在时间t内拉力、重力、阻力对物体的冲量的大小分别为: ( )
A、Ft、0、Ftsinθ B、Ftcosθ、0、Ftsinθ
C、Ft、mgt、Ftsinθ D、Ft、mgt、Ftcosθ
5.跳高比赛中,必须在运动员着地处铺上很厚的海绵垫子,这是因为: ( )
A、减小运动员着地过程中受到的冲量作用 B、减小运动员着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
C、减小运动员着地过程中受到的平均冲力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两木块A、B质量之比为2:1,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B在开始滑行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滑行的时间之比和距离之比 ( )
A、初动能相同时分别为1:,1:2
B、初动能相同时分别为1:2,1:4,
C、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1:2
D、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2,1:4。
7、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 )
A、 向下,m ( v1-v2 ) B、 向下,m ( v1+v2 )
C、 向上,m ( v1-v2 ) D、 向上,m ( v1+v2 )
8、一辆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车的左端固定有一个水平弹簧枪,车的右端有一个网兜。若从弹簧枪中发射出一粒弹丸,弹丸恰好能落入网兜中。从弹簧枪发射弹丸以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先向左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停下
B、小车先向左运动又向右运动,最后回到原位置停下
C、小车一直向左运动下去
D、小车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最后保持向右匀速运动
9、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静止物体,分别受到恒力F1、F2作用而开始运动。已知当它们位移相等时,所具有的动量也相等。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m1∶m2 B、F1∶F2= m2∶m1
C、F1∶F2=∶ D、F1∶F2=∶
10、在匀速前进的船上,分别向前、向后抛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物体对地的速度大小相等,则抛出后,船的速度将:(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不能确定
11、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分别在力FA、FB作用下运动,下图表示它们的动量P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设在图中所示的时间内,A、B两物体所受的冲量的大小分别为IA、IB,那么:
A、FA>FB,方向相反 B、FA>FB,方向相同
C、IA>IB,方向相同 D、IA12、如图所示,用轻质弹簧连着的A、B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先将A向左推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B紧贴在竖直墙壁上,从某时刻起对A撤去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弹簧恢复自然长时B物体开始离开竖直墙壁
B、从撤去力到弹簧恢复自然长过程中两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C、从撤去力后,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时,A、B速度相等
13、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球的动量是5kg·m/s,B球的动量为7kg·m/s。A追上B发生正碰,碰后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
A、P′A=6kg·m/s,P′B=6kg·m/s B、P′A=4kg·m/s,P′B=8kg·m/s
C、P′A=7kg·m/s,P′B=5kg·m/s D、P′A=5kg·m/s,P′B=17kg·m/s
14、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3kg的物块B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放在B上。先向下压A,然后释放,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路程后将分离。分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此时B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则从A、B分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弹簧对B的冲量大小为(取g=10m/s2)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1.2Ns B、6.0Ns C、8.0Ns D、12Ns
二、本题26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15、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厢内有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它与车厢前后壁来回碰撞若干次后停在车厢中,这时车厢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
16、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槽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大小不计的小球m从右上方无初速滑下,当球滑至左方最高处时,光滑槽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 
17、质量为m1=0.5千克和m2=1.5千克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对心碰撞,不考虑发生碰撞的时间,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两物体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是 和 。
18.如图所示,A和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上有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半圆轨道右侧顶点有一小物体C,C由顶点自由滑下,设A、B、C的质量均为m,
则A、B分离时B的速度为: 。
19、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弯曲轨道和半径为R的圆轨道在最低点A相连结。质量为m1的物块Ⅰ从弯曲轨道上比A点高H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点与原来静止在该点的物块Ⅱ相碰撞。碰撞后,物块I沿弯曲轨道反向运动,最大能上升至比A点高h的地方,而物块Ⅱ则刚好沿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则物体Ⅱ的质量m2= 。
20、某同学用图7(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甲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为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域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三、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时必须写出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的不得分.有数值运算的结果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21、(7)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系有5m长的安全带,当工人从足够高的空中落下时,安全带能缓冲时间为2s,求缓冲过程中安全带对工人的平均作用力。(g = 10m/s2)
22、(7分)一个质量为M=0.20kg的小球放在高度为h=5.0m的直杆顶端。一颗质量m=0.010kg的子弹以v0 = 5.0×10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击中小球,并穿过球心,小球落地处离杆的距离为s=20m。求子弹落地处离杆的距离。(g = 10m/s2)
23、(10分)质量为M=4m的小车以v1=0.50m/s沿光滑水平面向左运动。质量为m的铁块以v2=1.0m/s从小车左端向右冲上小车,最终和小车共同运动。这个过程经历了,求该过程铁块相对于地面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
24、(14分)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上静止着一块长50厘米,质量为1千克的木板,板的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为1千克的小铜块(可视为质点),一颗质量为10克的子弹以200米/秒的速度射向铜块,碰后以100米/秒速度弹回。问:
⑴子弹与铜块相碰后,铜块的速度。
⑵铜块和木板间的摩擦系数至少是多少时铜块才不会从板的右端滑落,g取10米/秒2
以下属于附加题
25、(05全国卷Ⅱ)质量为M的小物块A静止在离地面高h的水平桌面的边缘,质量为m的小物块B沿桌面向A运动以速度v0与之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离开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L。碰后B反向运动。求B后退的距离。已知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
26
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槽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内有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其左端紧靠一个固定在地面上的挡板。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槽内光滑,求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277、(2005年全国卷Ⅲ)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己刚好能回到高处A。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m1/m2=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C点低5R。
参考答案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CD A D C AD D A B C A ACD B B
一、
15、 向左
16、
17、2kg.m/s,2kg.m/s
18、
19、
20.(1)64.7±0.2 (2)ABD
三、
21、解:
利用动量定理全程列式,
重力的作用时间为t=3s,安全带作用时间为t/=2s.(2分)
所以若取向下为正,则有
(3分) 所以,(2分)
22、解:
根据得,(2分)
由于子弹与小球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3分)
解得:(2分)
23、解:
m、M所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
(2分)
解得: (1分)
因v共方向水平向左,所以铁块的加速度为:
(3分)
当铁块相对于地面速度为零时,铁块向右达到最大距离:(2分)
所以,(2分)
24、解:
子弹与铜块相撞前后瞬间动量守恒,所以取水平向右,有:
(3分)
解得:(2分)
铜块与木块相互作用过程中,它们的总动量守恒,所以,
(2分)解得:(2分)
根据能量守恒,系统增加的内能:
(3分)
解得(2分)
25
s=(+v02-)
26解析:设小球由A滑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M和m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总动量守恒,设它们在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共同速度为

整个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由②~④式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27、解:设分离前男女演员在秋千最低点B 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1+m2)gR=(m1+m2)v02
设刚分离时男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1,方向与v0相同;女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2,方向与v0相反,由动量守恒,
(m1+m2)v0=m1v1-m2v2
分离后,男演员做平抛运动,设男演员从被推出到落在C点所需的
时间为t ,根据题给条件,由运动学规律
4R=gt2 s=v1t
根据题给条件,女演员刚好回到A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2gR=m2v22
已知=2,由以上各式可得 s=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