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文 科 综 合 试 题(历史部分)
2021年1月30日9:00~11:3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4.“韩非为法家之殿,而实集前人之大成。其思想中‘法’、‘术’、‘势’之三主要观念,皆为历史环境之产物,孕育长养,至非而达其最后成熟之形态。……孕育长养此诸观念之历史环境,一言以蔽之,即封建天下崩溃过程中之种种社会政治事实而已。” 材料说明了韩非的观点
A.标志着法家理论系统化 B.融合各学派的主要思想
C.挽救封建制危机为要旨 D.受特定的社会存在影响
25.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为租庸调制。其中,租指的是田租,调指的是各户每年交纳的布帛,庸指的是实物代替徭役。下表为考古出土的唐朝地方政府上交朝廷银饼的情况表。
出土的唐朝银饼情况表(部分)
文物
铭文
出土地点
岭南道广州怀集县庸调银饼
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
陕西西安
岭南道广州游安县庸调银饼
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令彭崇嗣典梁诲,匠王定。
陕西西安
山南道四川通州税口银
通州税口银纳官朱义云二十三两
河南洛阳
据此可知,唐朝
A.全国统一市场形成 B.以白银充当贵金属
C.工匠人身控制严格 D.南方成为产银中心
26.两宋之际,牧牛题材风俗画蔚然成风,其审美特征表现为气象浑成,含蓄平淡,恬静和悦。影响这一审美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宋朝
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B.重文的社会文化氛围
C.市民阶层的成长壮大 D.理学思想渗透于美学
27.有学者认为明代的制度不是高明的制度,其关键在于它违背了自秦以来官僚帝制的客观规律,这种官僚帝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官僚体系与皇权之间的平衡,以及官僚体制的有效性。据此可知
A.明代政治制度不具备有效性 B.古代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C.相权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权 D.明朝推动古代政治制度转型
28.1872年李鸿章创建轮船招商局,其中持有股份的商人基本上都成了具有官品的各级管理者。1881年中国电报总局以出卖股票的方式筹集了大约二百万银元的资本。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色彩 B.民用工业实行“官督商办”
C.建成了近代工业化体系 D.使民间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29.从1912年到1919年,《申报》国货广告的数量和时间上都保持着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与国货运动的持续性遥相呼应。其中,在1915年、1919年分别爆发了两次国货运动高潮,《申报》国货广告也迎来了两次高峰。据此可知
A.广告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C.广告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社会风貌 D.国民的超前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30.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反映
A.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封建不彻底 B.辛亥革命已实现其政治目标
C.袁世凯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C.资产阶级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31.从1978年到1983年,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175元提高到288元,1984年达到320元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平均每年提高7.3%,远远超过1953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2%的速度。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活力不断得到激发 B.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缩小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32.古希腊学者指出:“罗马人注定要成为最伟大的民族……因为他们慷慨地把避难权授予那些需要庇护的人,把罗马市民权授予那些在战争中英勇作战的人,把市民权授予被解放的奴隶,不蔑视任何人”。这体现罗马法
A.混淆市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 B.具有开放与包容的特点
C.根据实际情况淡化阶级差别 D.对希腊的发展影响深远
33.1820年,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对国会的请愿书中宣称“(对外贸易中)在最便宜的市场上购买,以及在价格最高的市场上卖出,这是所有商人进行私人交易时所遵循的格言,……我们请愿者认为,限制制度明显加剧了目前不断扩展着的困境,对社会资本和产业极为有害。”据材料可知英国
A.经济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B.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C.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步伐
34.伍尔夫著名的小说《墙上的斑点》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下列文学作品与《墙上的斑点》所属流派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红与黑》 C.《雾都孤儿》 D.《追忆似水年华》
305562098615535.下图是英国漫画家描绘的1962年8月柏林墙的场景:上边的横幅写着:“欢迎我们的太空英雄,波波维奇和尼古拉耶夫”,反映了赫鲁晓夫接见两位宇航员(发生于18日);下方的墙面上写着试图翻越柏林墙的东德青年费查被击毙(发生于17日)的文字:“此处一个18岁的青年遭东德警察射杀,一小时后失血过多身亡”。该漫画意在表明
A.东德民众向往西方优越生活 B.苏联和东德忽视民生
C.外太空成为美苏争夺的核心 D.东德森严戒守柏林墙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至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对基层的管理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改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美国建国后,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工业革命后,许多国家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改编自《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15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美国家基层管理与古代中国基层管理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10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30—1937年《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的部分报道内容
时间
报道内容
来源
1930年
“农民都是被迫的”,共产党“强迫强壮的农民变为士兵或强盗”。
《纽约时报》报道“第三国际对中国共产党下达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长沙’的命令”,并认为“这些文件解释了共产党人的顽固立场”。
国民党截获的中共官方文件
1931年
“江西省南部约有5万农民正在逃离家园,以躲避肆虐江西省的红军”。“长江流域许多地方的商业生活正被土匪的袭击所侵蚀,而不法分子则在京汉铁路沿线与政府军对立。”
国民党官员采访
1932年
“中国绑匪随意开枪俘虏了路德牧师”,这位牧师“在湖北被共产主义团伙囚禁了两年”,传闻“这名牧师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证明是共产党的累赘,于是他被无情地枪杀了”。
国民党报纸和传教士的自身经历
1933年
共产党在农村地区负责征兵的“红色青年运动”取得了“非常的成功”,“农民们敦促他们儿子们加入进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妻子们把他们的农民或工人丈夫带到征兵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国论疆域不及楚国广阔,论实力不及齐国繁荣富足,却打造了一支“虎狼之师”最终统一了六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得益于军功爵制的确立。商鞅创立军功爵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奖励军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但是如果建立军功者都要求“入兵官之吏”的话,秦国军队的建制就会受到冲击,也没有那么多职位提供给获爵者。……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特权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秦国也不例外。《商君书》写道“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罚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责己。”……商鞅通过军功爵制,成功地将秦人的尚武精神转化为战斗精神,使秦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整体的合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军功爵制作为一项国家政治制度,其特有的稳定性又使这种战斗精神更持久。
——摘编自王鹏《秦国早期军功爵制考证》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推行军功爵制改革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推行军功爵制改革的意义。(6分)
45.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有预谋的突然袭击。在此之前,美国同日本处于和平状态,并应日本之请同该国政府及天皇谈判,指望维持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开始轰炸一小时后,日本驻美大使及其同僚居然还向美国国务卿递交正式复函……这份复函虽然声言目前的外交谈判已无继续之必要,但却未有威胁的言词,也没有暗示将发动战争或采取军事行动。……昨天,日本政府还发动了对马来亚的袭击。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香港。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关岛。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菲律宾群岛。……这样,日本就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全面的突然袭击。……作为海、陆军总司令,我已指令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防御。我们将永远记住对我们这次袭击的性质。
——罗斯福要求对日宣战在国会的演说(1941年12月8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斯福在国会演说的背景。(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在国会演说的影响。(9分)
46. (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独秀,字仲甫, 1879年10月出生于安徽怀宁。17岁时考中秀才,18岁撰文《扬子江形势论略》。1898年维新变法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使他受到很大震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1919年5月,陈独秀参与和领导了五四运动,并发表了《两个和会都无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等一系列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实现了人生第三次思想转变。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陈独秀为书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运动的开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推动大革命运动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陈独秀一生,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但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陈独秀第三次思想转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陈独秀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9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4分,共计12小题,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选项
D
B
D
C
B
C
A
A
B
A
D
B
二、材料分析题部分(41题25分,42题12分,45—47题15分)
40.(25分)
(1)特点:起源较早,在沿袭中变化;基层管理结构严密,机制完善;注重民众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结合;行政区划和户籍管理相结合。
影响:强化地方管理,维护地方秩序;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控制户籍,利于赋役征收,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封建经济。
(2)不同:具有民主自治色彩;逐渐形成社区组织;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结合;
原因: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使城市发展和管理面临新的困境;二战后欧美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41.(12分)略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特点:按军功大小(斩首数量)授予爵位;官爵授予相分离;按爵位高低享受相应的等级特权。(9分)
(2)意义: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极大地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影响后世军队制度的形成。(6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背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威胁美国安全;日本加速对太平洋地区的攻势;美日关于维持太平洋和平的谈判失败。(6分)
(2)影响:推动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对日宣战;有利于向美国国人和世界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加快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利于扭转二战局势,加速二战的胜利。(9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原因:独特的个人经历;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五四运动影响);国际形势(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影响)(6分)
(2)主要贡献: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促进思想的启蒙);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