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第九章 9.1.2 不等式的性质 课件(2课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第九章 9.1.2 不等式的性质 课件(2课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4 17:45:59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温故知新
1.什么是不等式?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解集?
3.什么叫解不等式?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式?
1.不等式:
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2.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
3.不等式的解集: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5.解集表示方式:
①不等式;
②数轴.
温故知新
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这些性质适用于不等式吗?不等式有哪些性质呢?
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结果仍相等.
等式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9.1.2
不等式的性质
第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目标导航
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通过实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认真阅读课本中9.1.2
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自主研学
一天,9岁的小明和7岁的小红在一起讨论年龄的问题,小红说:别看你现在比我大2岁,3年后我就比你大了。小明说:3年后我还是比你大2岁。
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
(1)5>3,
5+2___3+2
,
5-2___3-2
;
 
(2)-1<3,
-1+2___3+2
,
-1-3___3-3
;
根据发现的规律填空: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正数
或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_.
不变




思考1: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目标导学一:不等式的性质1
+
用天平探究不等式的性质
a
b
b+2
a+2
a
b
a+2
b+2
a
b
b-c
a-c
a
<
b
a-c
b-c
<
<
<
用数轴探究不等式的性质
+
C
-C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那么a±c>b±c。
因为t
>0,所以a
+
t
>
a.故应选择A.

例1:如果t>0,那么a+
t与a的大小关系是

).
A.a+t>a
B.a+tC.a+t≥a
D.
不能确定
A
精典例题
(1)∵0
1,
 

a
a+1(
)
(2)∵a2
0,
 ∴a2-2
-2(
)
(3)若x+1>0,两边同加上-1,得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



x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即学即练
(5)∵0<1,
∴a
a+1;
+4
+4
<
(6)若a>-b,则a+b
0.
(4)若a-4>0,则a
4;
>
>
>
先前后比较
再定不等号
即学即练
2.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
(3)
6>2,
6×5____2×5
,
6×(-5)____2×(-5)
;
(4)–2<3,
(-2)×6___3×6
,
(-2)
×(-6)___3×(-6

当不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
不变
而乘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
改变




目标导学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3
思考2: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用不等号填一填:
1.a
b
;
2.2a
2b;
3.
.
如图所示,托盘天平的右盘放上一质量为bg的立体木块,左盘放上一质量为ag的立体木块,天平向左倾斜.
ag
bg
>
>
>
ag
bg
你发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
>
b,c
>
0,那么
ac
>
bc

>
.
知识归纳
a>b
-a-b
a-a-b>b-a-b
-b>-a
(-1)×a<(-1)×b
×(-1)
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不等号方向改变.
猜想: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a>b
×(-1)
-a<-b
×3
-3a<-3b
×c(c>0)
-ac<-bc
×-c(-c<0)
合作探究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a
>
b,c
<
0,那么
ac
<
bc

<
.
知识归纳
由数轴知cac,因此A、B、C均错误.故,应选择D.

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列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
B.ac>bc
C.ac>ab
D.
ab>ac.
a
0
b
c
例2
D
精典例题
因为
a由不等式基本性质3,得
由不等式基本性质1,得
1.
已知
a.
>
因为
,两边都加上2,
即学即练
(1)若m>-3,则-3m
9;
(3)若-a<b,则a
-b.
(2)若a≥b,则2a
2b;
×(-3)
×(-3)
>
<

>
先前后比较
再定不等号
即学即练
2.
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
a-6<
b-6
(B)-3a
>
-3b
(C)
(D)-a-1
>-b-1
c
即学即练
设m>n,用“>”或“<”填空。
(1)
m-5____
n-5
(2)
m+4
____
n+4
(3)
6m
____6n
(4)
-3m
____-3n
即学即练
知识拓展
不等式的其他性质:
4.对称性:若a>b,则bb。
5.传递性:若a>b,b>c,a>b>c
6.同向不等式的可加性:若a>b,c>d,则a+c>b+d
例3
如果不等式
(a+1)x<a+1可变形为
x>1,那么a
必须满足________.
方法总结:只有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才改变.
解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判断,a+1为负数,即a+1<0,可得
a<-1.
a<-1
精典例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口答)
(1)因为7.5>5.7,所以-7.5<-5.7;
(2)因为a+8>4,所以a>-4;
(3)因为4a>4b,所以a>b;
(4)因为-1>-2,所以-a-1>-a-2;
(5)因为3>2,所以3a>2a.
答:
(1)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3.
(2)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3)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2.
(4)正确,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
(5)不对,应分情况逐一讨论.
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2)

a=0时,3a=2a.
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3)
即学即练
等式性质和不等式性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等式性质
不等式性质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a-c=b-c
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那么a+c>b+c,a-c>b-c
性质
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
性质
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c>0那么ac>bc,(或
)
性质
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c<0那么ac)
合作交流
(1)如果x-5>4,那么两边都
可得到x>9
(2)如果在-7<8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到
(3)如果在5>-2的两边都加上a+2可得到
(4)如果在-3>-4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到
(5)如果在8>0的两边都乘以8可得到
(6)如果在
的两边都乘以14
可得到
X
7
>2+
X
2
加上5
2
<
17
a+7
>
a
-21>-28
64
>
0
2x>28+7x
目标导学三: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例4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
(1)
x-7>26;
(2)
3x<2x+1;
(3)
>50;  
(4)
-4x>3.    
解未知数为x的不等式
化为x>a或x﹤a的形式
目标
方法:不等式基本性质1~3
思路:
精典例题

(1)为了使不等式x-7>26中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7,不
等号的方向不变,得
x-7+7﹥26+7,即x﹥33.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 
0
33
(1)
x-7>26;
(2)
3x<2x+1
3x-2x﹤2x+1-2x
x﹤1
为了使不等式3x<2x+1中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
,不等式两边都减去
,不等号的方向

这个不等式的解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
注意:解不等式时也可以“移项”,即把不等式的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而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2x
0
1
不等式性质1
不变


3
2
为了使不等式

x﹥50中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3/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得
3
x﹥75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的表示如图

75
不等式的两边都
除以2一3行吗?
(3)
x﹥50
    
(4)
-4x﹥3
为了使不等式-4x﹥3中的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
,不等号的方向
,得
x﹤-
4
3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
注意:(3)(4)的求解过程,类似于解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未知数系数化为1),解不等式时要注意未知数系数的正负,以决定是否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4
3
0
不等式性质3
-4
改变
例5: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
(1-a)x>1-a
的解
集为
x<1
,那么请给出一个符合题意a的值
解:由(1-a)x>1-a
,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1-a
,得到
x<1
不等号方向改变了,由不等式的性质3可知
1-a<0,a>1
可以取a=2
精典例题
解:

-m+5>-n+5

-m>-n

m
10m+8<10n+8
已知-m+5>-n+5,试比较10m+8与10n+8的大小。
即学即练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做的一道题:
在不等式-4x+5>9的两边都减去5,得
-4x
>
4
在不等式-4x>
4的两边都除以-4,得
x
>
-1
请问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不对
x
<
-1
即学即练
1.若-m>5,则m
_____
-
5.
2.如果
>0,
那么xy
_____
0.
3.不等式3x-2<-1解集是
_____
.
4.如果a>-1,那么a-b
____
-1-b.
>
>
<
X
<
1
3
x
y
即学即练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基本性质3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应用性质对不等式简单变形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课堂小结
1.若m>n,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正确:
(1)m-7(
)
(2)3m<3n


(3)-5m>-5n


(4)
(
)
(5)
m+5≥n+5
(
)
检测目标
2.若k<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k+2>k-2
 B.-6k>0
C.k>-k
D.k<-k
C
检测目标
3.已知a(
)
A.4a<4b
B.-4a<-4b
C.a+4D.a-4B
检测目标
4.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用数轴表示解集.
(1)
x+3>-1
解:根据不等式性质1,得
X<-7
(3)
4x>-12
解:根据不等式性质2,得
X>-3
0
-4
-7
0
0
-3
解:根据不等式性质1,得
X>-4
(2)
6x<5x-7
检测目标
5.若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1-a)x
>2变形后得到
成立,则a应满足的条件是(

A.a>0
B.a>1
C.a<0
D.
a<1.
B

由(1-a)x>2得
知,在不等式两边
同除以(1-a)时,不等式的方向改变了.
根据不等式性质,得1-a<0.解得a>1.
故,应选择B.
把(1-a)看作一个整体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共30张PPT)
温故知新
1.什么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数学符号怎样表示?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基本性质3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应用性质对不等式简单变形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温故知新
9.1.2
不等式的性质
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目标导航
1.进一步了解不等式的概念,认识几种不等号的含义;
2.学会并准确运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形成在表达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
认真阅读课本中9.1.2
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自主研学
我们可以这样读书:
点信息,划精要
,圈疑问
一边读一边做标识,
一边读一边做评注,
一边读一边做概括.
问题
前面学过哪几种形式的不等式?
xx>a,
x≠a.
思考
写出下列图片信息中的含义:
八达岭长城
11月06天气:
小雪?-2~0℃
问题1
一辆轿车在一条规定车速不低于60km/h,且不高于10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如何用式子来表示轿车在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关系呢?
根据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可得:s≥60x,且s≤100x.
目标导学:含“≤”“≥”的不等式
问题2
铁路部门对随身携带的行李有如下规定:每件行李的长、宽、高之和不得超过160cm.设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为acm,bcm,ccm,请你列出行李的长、宽、高满足的关系式.
根据题意可得:
a+b+c≤160.
常用的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语及对应的不等号




第一类:明确表明数量
的不等关系
第二类:明确表明数量的范围特征
①大

②比…大
③超

①小

②比…小
③低

①不小于
②不低于
③至

①不大于
②不超过
③至


















>0
﹤0
≥0
≤0
我们把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作不等式.其中“≥”读作大于等于,“≤”读作小于等于.
不等式的概念
例1.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x与3的和不小于6;
(1)3x≥1;
0
0
3
(2)x+3≥6;
x≥

x≥3;
精典例题
例1.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3)y与1的差不大于0;
(4)y的
小于或等于-2.
(3)y-1≤0;
(4)
y≤-2;
y≤1

y≤-8.
0
1
0
-8
精典例题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解:
移项得 x
<10-3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x

3
<
10
即 x

7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0
思考:实心小圆点和空心小圆圈分别在什么时候适用
即学即练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8x-2≤7x+3,并把它的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移项,得
0
1
2
3
4
5
6
7
-1
x
8x-
7x
≤3+2

x
≤5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思考:求满足不等式
8x-2≤7x+3
的正整数解
即学即练
(1)5x
<
200
;
(3)x
-
4

2(x+2)
;
3.把下列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4)
解:(1)
(2)
(3)
(4)
38
39
37
40
41
42
36
35
34
-11
-10
-12
-9
-8
-7
-13
-14
-15
-4
-3
-5
-2
-1
0
-6
-7
-8
(2)
1
2
3
0
-1
即学即练
例2
某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长5cm,宽3cm,
高10cm。容器内原有水的高度为3cm,
现准备向它继续注水。用V(单位:

表示新注入水的体积,写出V的取值范围。
解:新注入水的体积V与原有水的体积的和不能
超过容器的容积,即
V+3×5×3≤3×5×10
解得
V≤105
又由于新注入水的体积不能是负数,因此,
V的取值范围是
V≥0并且V≤105
在数轴上表示V的取值范围如图
0
105
例3:
小希就读的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早上8点.
小希家距学校有2km,
而她的步行速度为每小时10km.
那么,
小希上午几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
解:
设小希上午
x
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
根据题意得
答:
小希上午7:48前时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
≤8,
解得
x≤
.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的注意事项
2.要注意区分“大于”
“不大于”“小于”“不小于”等数学语言的使用,并把这些表示不等关系的语言用数学符号准确地表达出来.
3.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应注意的问题:方向、空心圆圈或实心圆点.
1.在运用性质3时,要特别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1.用炸药爆破时,如果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人跑开的速度是每秒4
m,为了使点导火索的战士在爆破时能够跑到100
m以外的安全区域,这个导火索的长度应大于多少厘米?
解:设导火索的长度是x
cm
.根据题意,得
×4≥100.
答:导火索的长度应大于20
cm.
解得:
x≥20
即学即练
2.某地庆典活动需燃放某种礼花弹,为确
保人身安全,要求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索后于
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地方.已知导火
索的燃烧速度为0.02米(每秒),人离开的
速度是4米(每秒),导火索的长x米应满足
怎样的关系?
你会运用已学知识解这个不等式吗?
即学即练
一个概念:
不等式
两种思想:
数学建模、类比等式
三个注意:
一要注意“负数”、“非负数”、“不大于”、“不小于”等关键词语的含义;
二要注意仔细审题,正确列出不等式;
三要注意观察生活,让数学服务生活.
课堂小结
1.一种三轮车外胎上面标有
“限载280
kg”
的字样,
由此可知该三轮车装载货物质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x
<
280
kg
B.x
=
280
kg
C.x

280
kg
D.x

280
kg
C 
检测目标
2.V
≥0并且
V≤105
在数轴上表示V的取值范围如下图所示.
0
105
检测目标
3.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x与3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0;
(4)y的
小于或等于-2.
分析:
本题中属于第一类表示数量不等关系的关键词语.即大于或等于、不小于都用

≥”
表示;
不大于、小于或等于都用
“≤”
表示.
检测目标
?
(2)x+3≥6,
解集是x≥3;
(3)y-1≤0,
解集是y≤1;
0
3
0
1
0
-8
0
?
检测目标
4.某次“人与自然”的知识竟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至少要答对几道题,其得分不少于80分?
解:设答对的题数是x,则答对或不答的题数为20-x,根据题意,得
10x

5(20

x)

80
解这个不等式,得:
x

12
答:……
检测目标
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着怎样的大小关系?
解:设a,b,c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则
a+b>c,b+c>a,c+a>b.
由式子a+b>c移项可得
a>c-b,b>c-a.
类似地,由式子b+c>a及c+a>b移项可得
c>a-b,b>a-c及c>b-a,a>b-c.
这就是说,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检测目标
6.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它的树龄,一般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
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
cm.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
解:设生长x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根据题意,得
5+3x>240.
解得x>

答:这棵树至少生长79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
【点评】本题注意:
(1)栽种时的树围已经为5
cm;
(2)单位的统一.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