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教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教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教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一 视频引入
学生观看神州五号升空的录像。
提问: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子都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根据两个条件,你能提出教学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选择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内容作为载体,既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应用情况。
预设:长和宽之和是多少?15+10;
长比宽长多少厘米?15-10;
长是宽的几倍?15/10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长比宽多几分之几?(15-10)/10
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比 来表示。(标题板书:比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来学习比
(一)同类量里的比
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做15:10。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做10:15。)
师:想一想我们用15/10和10/1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原来是顺序不一样,看来比是有顺序的。
(二)不同类量的比
日常生活中除了长和宽比,还有很多其他量的比较
课件出示:2007年4月18日 火车第六次提速 中国铁路开启追锋时代
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了36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板书 速度=路程/时间 360/2=180 路程和时间的比360/2
(三)比较分析
1.观察比较
师:观察这几个比,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比都表示相除的关系,但前两个比中两个量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第三个比中的两个量,一个表示路程,一个表示时间,是不同类量,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2.归纳: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什么叫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谁和谁的比
(板书)两个数相除 两个数的比
3.看书第49页的第一句话是怎么说的,两个数的比也叫两个数相除
两个数相加叫做比吗?相减呢只有在相除的时候才叫比
(设计意图)在比较分析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比和除法的1联系,加深对同类量与不同类量比的意义的理解,对比的概念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自主学习,加深认识
(一)深化理解
在书上还有一些比的其它知识,我们根据提纲自学可以吗?
看书 第49页 自学提纲1 比的各部分名称
2比同除法 分数的关系
3比的分数写法
(二)沟通联系
师:同桌讨论一下,比同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反馈:从书中你学到了什么?(课件演示比的各部分名称 表格比同除法 分数的关系 )
板书把黑板上的比改成分数形式
三、练习巩固
1、说出比的前后项 并说出比值
4:5 0.8:0.4 1.2:0.3
2、有5个红球,10个白球
红球和白球的个数比是()比值是()
白球和红球的个数比是()比值是()
3、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 所走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判断
小强的身高是一米,爸爸的身高是175厘米
小强和爸爸的身高的比是1:175 你觉得对吗?
五、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师: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