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比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4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比的应用》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现实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后,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份数的知识联系和应用起来,使学生完全能找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教师只起到启发,点拨和深化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学校要给我们六年级和一年级进行卫生区的分配,你们觉得平均分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他们有的甚至不会扫地,而我们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要发扬风格,卫生区就要多分点儿。
师:你们真是有哥哥姐姐的风范。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而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师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2
某种清洁剂是浓缩液和水按1:4的体积比配置的。现有一瓶500毫升的这种清洁剂,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师:1:4什么意思?浓缩液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 你会怎样做这道题?
师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解法1:总份数 1+4=5? 每份是500÷5=100 (毫升)
浓缩液有100×1=100(毫升) ? 水有?100×4=400(毫升)
解法2 :总份数 1+4=5 ? ?? 浓缩液有 500×1/5=100(毫升)
水有500×4/5=400(毫升) ? ??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师: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生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 是否是1:4。
师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练习
分层训练(一):
按1:3的比配置一瓶28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10分)
分层训练(二):
1. 冲兑糖水时要用1份糖和6份水。要冲兑700克糖水,需要糖和水各多少?(10分)
2. 学校把288盒牛奶按六年级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51人,三班46人,三个班各应分得牛奶多少盒?(10分)
3. 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为3:4:5,它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它是什么三角形?(10分)
分层训练(三):
1.某单位要捐赠300件物品给福利院,是杯子,其余按2:3安排棉被和衣服,棉被和衣服各有多少件?(20分)
2.一块周长是120米的长方形草地,长与宽的比是7:5,这块草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20分)
3.体育用品商店里排球比篮球少24个,排球与篮球个数的比是3:5,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个?(20分)
拓展练习: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 ,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 ,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30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比的应用
解法1:总份数 1+4=5? 每份是500÷5=100 (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 水有100×4=400(ml)
解法2 :总份数 1+4=5 ? 浓缩液有 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 ??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