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直尺、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1、谈话引入。
师:大家玩过套圈游戏吗?你们看这些同学也在开心玩套圈游戏。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围成三角形状,另一组围成圆形进行游戏。(出示课件)
2、你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3、平时你还在哪里看到圆形?
4、师:其实生活中的圆形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
5、导语:俗话说:……(引出课题)我们要认识圆,
二、探索新知
(一)画圆
1、介绍圆规
引语:我们要认识圆就要会画圆,可以用圆规画圆。圆规有针尖的一脚可以固定在一点上,另一只脚夹有铅笔……
2、学生尝试画圆。
3、同桌讨论:画圆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4、学生汇报。
5、老师示范画圆。(强调:(1)定距离;(2)定点; (3)旋转一周)
6、学生再画圆,老师巡视。
(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导语:圆,我们会画了,圆的各部分叫什么名字呢?接下来大家自学教材。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58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左图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请把重要的词语画出来。
学生汇报。老师在圆里标出圆各部分的名称,并标出字母。
3、学生再次感知半径、直径概念。(出示课件)
4、完成针对性练习。(出示课件)
师:哪条线段是半径、哪条线段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OE是半径。因为它是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OB不是半径。因为它的另一端不在圆上;CD是直径。因为它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EH不是直径。因为它的另一端不在圆上;MN不是直径。因为没有经过圆心。
(课件出示)
(三)圆的特征。
过渡:其实在圆中,圆心、直径和半径,还蕴藏着一些数学奥秘,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找出来?
1、小组合作:
要求: 1、请你借助手中的圆片来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找出圆有哪些特征? 2、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
2、指名学生反馈自学结果。
3、集体验证结果: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相等。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 =r+r
d =2r
4、小结:同学们通过开动脑筋,动手操作发现了圆有这么多特征。
三、巩固练习
1、我的分享。
(1)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和( )条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 )、所有的直径( )。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2)画圆时,圆心确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2. 判断:对的在( )里画“x”,不对的在( )里画“√”。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5)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第一、二组完成),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第 三、第四组完成)。
4、思考: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回答,做套圈游戏时,小朋友围成圆形比较公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半径r r=d
无数条 长度相等
直径d d=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