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和已有经验,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学会用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能联系问题背景发现数学问题,能有条理地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认识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应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活动经验;能与同学交流和沟通自身的想法。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和口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问题背景的图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旧知:小朋友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连加和连减。老师这里有四道题,你能完整地说出它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吗?(能)
5+4+1 2+4+0 8-2-3 9-3-4
好的,蒋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其他同学当裁判员,好吗?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的时候,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计算的呢?
谈话:是的,我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都是先算前两个数,把得数写下来,然后用这个得数再和后面的数进行计算。
2、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果要把三个数合起来,就用连加;如果要从一共的数里连续去掉两个数,就用连减。但如果遇到又要合起来,又要去掉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公交车上就藏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二、新授
出示情境图。
1、整理题意
引导: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车上原来有几人(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7人),继续仔细观察,你又知道了什么?(下车2人,又上车3人)。
谁能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2人,又上车3人(指2-3生说一说),相机在黑板上板书三个数。
你们都会说吗?那我们一起来指好图来说一说!
听好老师提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引导列式
提问:想一想,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算式?
指名2生交流,再全班齐说。相机板书:7-2+3(黑板上)(领读 请你跟我读一读:7减2再加3)
指名2生读。全班齐读。
追问:从图上看,7-2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再加上3?
指出:是呀,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2人,先去掉2就要用减法;又上车3人,和车上的人合起来就要用加法,所以算式是7-2+3,像这样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称之为“加减混合”。(领说 请你跟我说一说:加减混合)
(3)口算得数。
引导:小朋友想一想,这道题要怎样算呢?自己先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说好之后就坐端正。
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指名两生说计算过程,再全班齐说。引导可以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下来)
提问:这里7-2得5,这个5表示什么?再用5+3算的是什么?
你会在书上把算式填写完整吗?
(展台)一生边写边说(写在老师书上)。和他写得一样的请举手。
(4)回顾反思
提问:小朋友回想一下,今天是什么问题让我们列出了加减混合的算式?你觉得加减混合要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计算?
小结:今天的问题是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2人,又上车3人。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下车2人要去掉,上车3人又要合起来,所以要先减再加。这样的问题就要用到加减混合来计算。加减混合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
三、练习
1、“想”1
今天,小明的班级组织班队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去公园参加义务劳动。(出示植树图)看,小明正起劲地干什么呢?(植树)
第一幅图告诉我们:地上有( )棵树苗,又拿来( )棵。再看第二幅图,栽了( )棵,还剩多少棵?谁能来完整地说说图意吗?
指名2位学生连贯完整地交流:地上有6棵树苗,又拿来2棵,栽了3棵,还剩多少棵?
全班指图齐说图意。
提问:谁来说说怎样列算式?(黑板上板书算式)
追问:这里6+2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再减去3?
(ppt出示)你会在书上填写算式和得数吗?(引导:可以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写下来)
(展台)展示一生作业,该生指好书说一遍计算过程。你们和他写的一样吗?举手!
请你们一起说给蒋老师听一听,我来写在黑板上。
提问:请问,这里6+2得8,这个8表示什么?再用8-3算的是什么?
谈话:我们顺利地帮小明解决了有关植树的问题。
对比:算式7-2+3 6+2-3
一道是先减再加,一道是先加再减,不管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想”2
小红他们组开展的活动是打扫卫生。看,他们正在打扫亭子呢!(出示清扫图)仔细观察这里的人数是怎样变化的。
提问:你能完整地说说图意吗?
交流图意,教师指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原来有5人在打扫,走了2人,又来了3人。现在有多少人?齐说图意。
请你先和同桌说说你打算怎样列算式,再把数学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ppt出示)
指名1生交流算式和计算过程,教师ppt完善计算过程。
提问:这里5-2得3,这个3表示什么?再用3+3算的是什么?
我们一起再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好吗?
3、比较算法
提问:比较今天学习的加减混合,你认为这样的算式要怎样算?
小结: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加在前先算加,减在前先算减。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可以先写下来,再用这个得数和后面的数进行计算。
4、“想”3
你会算加减混合的算式了吗?下面有几道题等着你们去挑战,有信心吗?
请你认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蒋老师看看谁能够做得又快又对!做完认真检查。
指名2生汇报算式和得数,每人四道。其他孩子指好书,判断对错。
选择3-4道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第3 6 8 )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一道算式比较特别,教师手指:7-3+3=7(齐读)你有什么发现吗?……
5、“想”4
看,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黄瓜和草莓)想吃吗?想吃的同学可要把题目作对哦!
提问:为什么第1小题和9用线连起来?
你也能算一算、连一连吗?(提示: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下来)
交流连线结果(ppt展示),选择2道(第4 6)说说口算过程。
适时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指出3+3-3另外一直能够算法。
6、“想”5
谈话:同学们今天学得可认真了!蒋老师奖励你们去动物园里玩一玩!想去玩的同学用坐姿告诉我!
仔细看,你能看出有哪些小动物呢?
仔细观察每种小动物只数有哪几部分,再动脑筋想一想,你能用哪些小动物来列出书上的算式。
我们分工合作:123组列连加,456连减,78加减混合
(自己先思考再列式,能列几道就列几道。老师相信大家都很聪明,能列出不同的算式。
学生思考写算式。)
交流算式,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并让其他学生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
1、引导反思
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的问题为什么用加减混合来计算?
在计算加减混合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拓展提升
(1)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怎样计算加减混合的算式。可是,小亮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算式只有得数,没有加减符号,你会帮他添上吗?请你动脑筋想一想。
全班交流。
(2)这里还有一些算式,有些数没有填完整。你会动脑筋想一想,把算式填完整吗?
全班交流。
看来啊!只要我们多动脑思考,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得倒我们是不是!
3、课堂作业
“想”6
还记得刚上课的时候蒋老师问你们的两道算式吗?现在你们会算了吗?把它们完成在书上“想想做做”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