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最早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 )
A. 荷兰
B. 英国
C. 意大利
D. 西班牙
2.1494年,两国签署了条约:一个拿走了东方,另一个把美洲抱在了怀里,由此开创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这两个国家中拿走东方的是(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荷兰
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 资本主义产生的合理性
B.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C. 封建主义统治的特殊性
D.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4.19世纪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用他们的土地的产品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英国东印度公司要与印度进行长期的贸易合作
B. 英国要把印度变成他们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他们的侵略目的
C. 东印度公司和印度的贸易是互惠互利的
D. 英国要对印度采取高压的侵略政策
5.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6.对“亚洲的觉醒”中的“觉醒”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人民群众掀起了新的反帝高潮
B. 资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C. 亚洲各国相互支援共同抵抗侵略
D. 世界殖民体系逐渐趋于瓦解
7.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遇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在此时期,非洲人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
A. 和平谈判
B. 武装斗争
C. 寻求援助
D. 借助宗教
8.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传染性疾病的肆虐 ③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9.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是( )
A. 圣多明各
B. 圣地亚哥
C. 圭亚那
D. 格拉纳达
10.下图反映的战役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赔款1 000 万里拉。该战役是( )
A. 阿杜瓦战役
B. 约克镇战役
C. 马斯顿荒原战役
D. 瓦尔密大捷
11.20世纪初,亚洲各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主要是因为( )
A. 亚洲各国统治日益腐朽
B. 亚洲民族民主意识加强
C.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 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12.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都已独立是在( )
A. 1804年
B. 1805年
C. 1826年
D. 1827年
13.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客观上反映了( )
A. 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 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C. 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 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14.17世纪以来,殖民者在东南亚的侵略不包括( )
A. 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
B. 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变成殖民地
C. 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D. 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菲律宾的宗主国
15.伊朗立宪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
A. 制定了伊朗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
C. 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D. 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16.19世纪后期,埃及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英斗争,下列不符合埃及抗英特点的是( )
A. 有政党领导
B. 提出唤起民族意识的口号
C. 阿拉比被俘投降
D. 抗英斗争失败
17.20世纪初,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 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B. 推翻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C. 建立了共和制
D. 人民实现了独立和自由
18.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本质意图是( )
A. 独占拉美
B. 维护拉美独立
C. 推行“金元外交”
D. 实行“大棒政策”
19.有人说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其自身因素,而是殖民者力量削弱的结果。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
A. 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西、葡等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 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C. 拉美人民为了赢得民族独立进行了殊死斗争
D. 世界殖民体系趋于崩溃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
20.今天的荷兰人经常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下列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成为头号贸易强国
B.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 擅长海盗式的劫掠
D. 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记载了1500年以来,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展现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留下的宝贵的经验教训,启迪了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材料二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大国崛起》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民利益而先后发生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英荷战争》
(1)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最先崛起,其崛起的条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能成为“海上第一强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
22.材料 19世纪初,英国为了侵略西非内陆,向位于今天加纳境内的阿散蒂发动了进攻。阿散蒂军民奋起反击,打退了英国侵略者。此后,英国多次找种种借口侵略阿散蒂,但都没有成功。1824年,在第四次英国对阿散蒂的战争中,英军大败,英军头目麦卡锡负伤自杀。1874年,英军第七次侵略阿散蒂,占领了首都库西马,炸毁皇宫,攫取了巨额赔款。直到20世纪初,英国才完全占领了阿散蒂。
问题 强大的英国为了占领小小的阿散蒂竟然历时一个世纪,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说明了什么?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历史上称之为“亚洲的觉醒”,其中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典型代表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
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24.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年到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 200万英镑。
材料二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据材料一回答“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综合两则材料,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25.材料 第三十四条 任何国家,如在其现有属地以外,今后再占领非洲大陆沿海的一块土地,或过去尚无此等属地,而今后将进行占领之任何国家,以及在非洲大陆已领有被保护国之国家,均应在进行新的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
第三十五条 本议定书各缔约国承认,在彼等所占之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项权利之统治权力,并在必要时,根据规定的条件,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
——《柏林会议总议定书》
问题 你能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伦布进行了远洋航行,后发现美洲,故D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在东西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帝国,葡萄牙垄断了从欧洲经非洲沿海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据“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可知,材料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是建立在对奴隶野蛮掠夺的基础上的,这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故选B。
4.【答案】B
【解析】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英国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财富转化为国内工业生产的资本,尤其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加剧。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人类发展的角度”“客观上的积极意义”,由此可得出C项正确;A、B两项只是局部的表现,排除;D项本身表述不正确。
6.【答案】B
【解析】“亚洲觉醒”不仅指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更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故选B。
7.【答案】B
【解析】在反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方式。故选B。
8.【答案】A
【解析】图表体现了1493—1570年海地岛人口锐减,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是导致该岛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故①正确;西方殖民侵略者到达美洲大陆,带去了美洲人民无法抵抗的病毒和疾病,是该岛人口减少的原因,故②正确;殖民扩张时期,被贩卖的主要是非洲黑人,而不是美洲人,故③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B
【解析】20世纪初,亚洲各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这是亚洲觉醒的表现,而亚洲觉醒的到来是因为亚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加强。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开始殖民扩张,“象牙”“黄金”“奴隶”等反映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贵重金属、奴隶的掠夺,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残酷性,故B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英国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不是整个马来半岛。
15.【答案】A
【解析】作为“立宪革命”,其成果主要是制定了伊朗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6.【答案】C
【解析】阿拉比虽然被俘,但是“投降”不符合史实,故选C。
17.【答案】A
【解析】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故选A。
18.【答案】A
【解析】美国宣称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只是一个幌子,实质上是为了防止其他列强的势力进入拉美,从而实现独霸拉美的野心。
19.【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殖民者力量削弱”,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西、葡等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故答案为A。
20.【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7世纪”“荷兰”,海盗式的掠夺是英国对外扩张的特点,故选C。A、B、D都属于17世纪荷兰发展的表现,皆排除。
21.【答案】(1)殖民扩张与掠夺。
(2)荷兰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位置优越;17世纪时,荷兰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荷兰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荷兰积极开展海上贸易活动,建立商业公司从事国际贸易;荷兰商业、金融业发达。
(3)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海上优势;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参与黑奴贸易,获得巨额财富,促使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力增强。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解析】
22.【答案】阿散蒂人民具有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正义与邪恶的战斗中,正义的一方总是充满力量,得道多助,阿散蒂进行的战争是人民战争。
【解析】
23.【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
24.【答案】(1)使欧洲国家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在强调殖民制度血腥性的同时,突出了殖民制度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3)殖民主义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给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殖民制度在当时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被殖民地区根本无力抵御西方殖民者的进攻和掳掠,所以西方国家应对今天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负有一定的责任。
【解析】
25.【答案】列强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矛盾加剧,为了化解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达成协议,推行所谓的“有效占领”原则。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