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5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沪教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5 11:57:17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

题:《连减》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已经学过了连减,知道了连减算式的特点和运算顺序,在前一课已经学了《连加》,知道了如何用竖式计算连加,这些内容都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因此,在教授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式并尝试用竖式来进行计算。从连加的竖式计算到连减的竖式计算,培养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迁移能力。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本单元要求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算法并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算法个性化并促进数学交流,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的内容,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减的计算。
4、养成规范、公正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回顾
1、复习连加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24+48+17=
2、复习连加计算方法
计算连加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连加的复习,让学生回忆连加的计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把计算方法类推到连减的竖式计算。】
活动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1、收集信息、找出问题
(出示)小巧:买28个巧克力面包、19个草莓面包。
熊猫乐乐:总共86人,还缺多少个面包?
谁能根据图和文字用简单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2、自主尝试、列式计算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怎样列式呢?
3、交流反馈、提出方法
(1)方法一:分列两个竖式
学生讲方法师板书:
86-28-19=39(个)
86
58
-28
-
19
58
39
答:还缺39个面包。
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算的?
师小结:在用竖式计算时,可以分列两个竖式来进行计算。分开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方法二:一个连写的竖式
学生讲方法师板书:
86-28-19=39(个)
86
-
28
58
-19
39
答:还缺39个面包。
师小结: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连写的竖式进行计算。写一个连写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方法辨析
还有其他算法吗?
(出示)86-28-19=39(个)
86
28
-19
39
能这样列竖式来计算吗?为什么?
师小结:在计算时不能用这样的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二)揭示课题
《连减》
(三)归纳比较
在计算连减时,可以分列两个竖式来计算,也可以用一个连写竖式来计算。
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四)模仿练习
用竖式计算:56-18-26=
【设计意图:从小巧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小巧给大家买面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情境图,学会收集信息、汇总信息,明确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收集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本课前,学生已学了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这节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迁移能力。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92
51
75
-19
-28
-34






-26
-12
-27
2、辩一辩
84-48-7=29
49-14-27=12
84
49
48
-14
7
35
29
-27
12




3、练一练
小胖和小亚也要去春游了,他们想去超市购买一些食物,请你选择合适的条件,编一个连加或连减的题目,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小胖有50元
小亚有100元
面包:8元
动物饼干:12元
薯片:9元
牛肉干:18元
奶酪:23元
坚果:25元
算式:
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算一算、辩一辩和练一练不同的题型帮助学生掌握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难易程度层层递进。对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活动四:回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在用竖式计算连减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连减
86-28-19=39(个)
方法一:
方法二:
86
58
86
-28
-19
-28
58
39
58
-19
39
答:还缺39个面包。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

题:《连加》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实际情景已经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的计算。在第二学期中,学生也较好的掌握了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学习过的内容引入,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
单元分析:
本节课是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的内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位数加法中连加算式的学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阅读数学信息,收集和汇总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100以内的加减法包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加内容的学习既对之前10以内连加算式以及加法竖式计算的巩固复习以及继续学习,也为之后连减。加减混合学习起到承接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景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同时也应培养学生仔细阅读,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教学难点:
用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教学准备:
学习单,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
1.口算
60+20=
21+40=
52+6=
8+29=
37+12=
39+7=
100-40=
46-20=
86-4=
48-9=
75-21=
5+7+8=
师:5+7+8=你是怎么计算的?
2.竖式计算
29+29=
师:那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做加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口算练习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复习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计算顺序,唤起学生对于旧知的回忆,也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二: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交流反馈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百花齐放,春天的景色可真漂亮。小亚他们学校组织了郊游,我们一起去跟她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学生反馈:
一年级(1)班
29人
一年级(2)班
29人
一年级(3)班
28人
师:看着这些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一年级(1)班和(2)班一共有多少人?
一年级(2)班和(3)班一共有多少人?
一年级(2)班比(3)班多多少人?
一年级(1)、(2)、(3)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一年级(1)、(2)、(3)班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怎么列?请你在学习单上列出算式,并列竖式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同时对于数学阅读能力也有较好的培养。】
2.揭示课题
师板书:
29+29+28=
3.学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1)分两个竖式进行计算
2
9
5
8
+2
9
+2
8
1
1
5
8
8
6
(2)合并成一个竖式计算
2
9
+2
9
1
5
8
+2
8
1
8
6
师:用两个竖式计算和合并成一个竖式计算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3)用一个竖式计算
2
9
2
9
+2
8
2
8
6
师:这里为什么要向十位进2?
4.用竖式计算
5.练一练
37
23
7
26
18
35
+19
+27
+28
6.算法比较
师:那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7.解决问题
师:解决问题最后要带上答句,一年级(1)、(2)、(3)班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答:一年级(1)、(2)、(3)班一共有86人。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掌握连加的运算可以分两个竖式计算,也可用一个竖式计算。】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9+16+24=
2.综合应用
一年级1班有29人,一年级2班有29人,一年级3班有28人。
(1)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多少个面包?
?
(2)如果租45座的旅游车,需要租(
)辆。
活动四:总结交流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连加
一年级(1)班29人
一年级(2)班29人
一年级(3)班28人
一年级(1)、(2)、(3)班一共有多少人?
29+29+28=86(人)
2
9
2
9
5
8
2
9
2
9
+2
9
+2
8
+2
9
+2
8
1
1
1
2
5
8
8
6
5
8
8
6
+2
8
1
8
6
答:一年级(1)、(2)(3)班一共有86人。
方法三:
方法二:
方法一: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培养收集、汇总信息的能力,并利用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连加问题。
2、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二、教学重点
能收集、汇总信息,并利用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连加问题。
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进行连加运算。
三、教学难点
收集、汇总信息,利用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连加问题。
2、能用一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理解满10进1,满20进2。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小丁丁:我和小胖想一起打乒乓球,需要买
,一共要付多少钱?
预设:26+13=
26+26+13=
师:这是一个连加算式,想一想怎么计算。
【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汇总。】
预设:
口算:从左往右计算,先算26+26=52再算52+19=71。
横式计算:先将3个数分别分拆,20和6、20和6、10和3,20+20+10=50,6+6+9=21,50+21=71。
竖式计算。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连加》竖式计算的方法。
新授
出示算式:26+26+13=
师:这个连加算式,怎么列竖式计算?
【互相说一说怎么列竖式,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预设:
(1)
(2)
(3)
2
6
5
2
2
6
2
6
+
2
6
+
1
9
+
2
6
2
6
1
1
1
+
1
9
5
2
7
1
5
2
2
+
1
9
7
1
1
7
1
分列两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出示:
2
6
5
2
+
2
6
+
1
9
1
1
5
2
6
5
引导:从左往右计算,先算26+26=52,再算52+19=71。所以可以列2个竖式。
用一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1、通过分列2个竖式的方法引导合并成1个竖式。
出示:(2)
2
6
+
2
6
1
5
2
+
1
9
1
7
1
师:说一说你看懂了吗?
【请1-2个学生说一说。】
引导:先算26+26的和是52,再用52加第三个加数19,所以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进行连加计算。
通过横式计算的算理引导利用数位进行连加竖式计算。
出示:(3)2
6
2
6
+
1
9
2
7
1
师:说一说你看懂了吗?
【请1-2个学生说一说。】
引导:20+20+10=50,6+6+9=21,50+21=71。就是个位上表示的数相加,十位上表示的数相加,再算出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把两个数按相同的数位对齐做连加竖式计算。
小结:连加竖式计算的方法可真多,可以列2个竖式计算,还可以像这样列1个竖式计算。
巩固练习:小亚:我和小巧想一起打羽毛球,需要买
,一共要付多少钱?
练习
根据给你的竖式进行计算。
用你喜欢的竖式计算。
(1)14+23+6=
(2)39+29+24=
问题解决。
(1)
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多少个面包?
(2)夏天,小朋友们帮农民伯伯收西瓜:
总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新本领?
引导:
(1)连加竖式计算,可以列2个竖式计算,还可以列1个竖式计算。
(2)用连加算式解决生活问题。
四、板书
连加(竖式计算)
26+26+13=65
52
26+26+13=65
6+6+3=15
20+20+10=50
50+15=65连

教学目标:
1、理解与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的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耐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连加:
3+2+5=
10+5+3=
师:我们把这样的加法算式称为什么?(板书:连加)
师:连加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2、
竖式计算:
36
28
+12
+57
48
85
师: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师:说得好,我们小朋友学得都很扎实,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计算
二、新知探究
1、情境引入:上星期五,小巧他们学校去郊游,一(1)班有29人,一(2)有29人,一(3)班有28人,学校准备每人发一个面包,要多少个面包?
师:这道题要算面包总数该怎么列式?
生:29+29+28=?(一个人就要一个面包,所以要算面包总数就是算一年级的总人数。)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它是一个连加算式)
2、请你在练习纸的反面试试连加的竖式计算该怎样列呢?列好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的方法。
3、板书:
29+29+28=86
29+29+28=86
29+29+28=86
29
58
29
29
+29
+
28
+29
29
58
86
58
+28
+28
86
86
反馈并交流。
4、我们小朋友都已经用竖式算出了结果,那现在谁来把这道题回答完整?单位是?答句?
5、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做连加竖式时要特别认真、仔细。当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
1、
竖式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5+22+31=
18+26+37=
汇报交流。
2、
判断对错
29+16+38=63
35+3+28=93
29
35
16
+3
+38
65
63
+28
93
用手势表示,并说说错在哪里。
3、
填空
你能不能先找出第一幅图中的小秘密?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填上合适的数
2
8
2
8
1
6
1
6
+
3
+
3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