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2、3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的例1和例2。教材相关知识点安排如下表:
册数
单元
与本课相关内容
一年级下册
1.认识图形
1.认识三角形;2.通过将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对折、剪切得到三角形;3.若干个三角形的拼组
二年级上册
3.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基本特征;2.画角;3.角的分类;4.角的拼组
二年级下册
7.图形与拼组
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年级上册
2.线和角
1.线段;2.量角与画角;3.角的分类
四年级下册
4.认识多边形
1.认识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的内角和
五年级上册
5.多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在一年级下册,初步认识了五种平面图形,能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深化三角形的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为接下来学习三角形的知识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但是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稳定性知识并未知其本质属性,所以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
1.
运用迁移,通过画图、观察、讨论、辨析等活动,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底和高,了解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
借助对比,通过摆纸条和拉动图形框架的活动,体验和感悟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提高认识图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稳定性。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中学生通过摆三角形、四边形,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数学本质是形状唯一。教师借助希沃授课助手,上传学生画的三角形,小组摆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比实物投影更方便快捷。在练习环节,也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增加学习乐趣。
【课型】
图形与几何新授课
【教学准备】
练习纸、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PPT课件、手机、希沃授课助手软件及其他相关材料(每个小组准备长度不同的四根细纸条,长度分别是5、6、7、8厘米)等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
复习引入
(4分)
1.引导学生回忆认识过的平面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引导学生回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
3.引入新课。
1.回忆认识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长方形的特征:四个顶点,四个直角,四条边且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个顶点,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回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从顶点、角、边三个方面研究。
3.明确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回忆从边、角、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运用方法迁移,为认识三角形作准备。
课件出示,唤起旧知。
合作探究
(26分)
(一)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活动一要求:
(1)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2)小组内说一说所画三角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汇报交流。
2.巡视选取代表性作品上传。
3.组织学生汇报同与不同之处,并板书。
4.
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重点理解“围成”的含义并板书。
(二)聚焦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聚焦三角形。出示活动二要求:
(1)用5、6、7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组内交流发现。
(2)用5、6、8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
组内交流发现。
(3)男同学用5、7、8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女同学用6、7、8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组内交流发现。
2.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代表作品上传。
3.
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呢?
4.
组织活动三:
用5、6、7、8cm的4根纸条摆四边形,组内交流发现。
5.巡视、选取不同的四边形上传。
6.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4根纸条为什么可以摆出不同的的四边形?
7.小结并板书特性。
8.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三)指导学生自学三角形的底和高
1.出示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组织学生自学。
2.通过两道练习,了解学生自学效果,并补充直角三角形的高。
(一)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1.明确活动一要求。
2.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组内说一说四人所画三角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全班交流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共同总结相同之处: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不同之处:边的长短不同、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三角形的形状不同等等。
4.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理解“围成”的含义: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二)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1.
用5、6、7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组内交流后,全班发现:摆出来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2.
用5、6、8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组内交流组内交流后,全班发现:摆出来的三角形形状大小也完全一样。
3.
男同学用5、7、8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女同学用6、7、8cm的3根纸条摆三角形,组内交流发现:男生摆的三角形形状大小都一样,女生摆的三角形大小形状也是一样,但是男生和女生摆的三角形又不一样,我们还发现,只要有一条边大小不同,形状就会发生变化。
4.在操作、观察、对比中明白:角度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边长确定它的大小。
5.
用5、6、7、8cm的4根纸条摆四边形,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发现同样的4根纸条可以摆出不同的的四边形。
6.
在教师引导下明白:因为角度发生了变化,使得形状会随之改变。
7.师生共同总结: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了。所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因为角度可以发生变化,所以形状也随之改变,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8.在电线杆、空调支架、篮球架中找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地方,并想一想生活中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地方,如:篱笆、可折叠的凳子等。
(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自学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初步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
2.通过判断、指三角形的高两道练习,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明白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
从三条边到三条线段、六个端点……,由此可以说明三条线段必须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完善和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本环节让学生用纸条摆三角形和四边形,在建构图形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悟三角形的唯一确定性,将三角形的稳定性明确定位于“边长确定,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从而明确的指向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本质,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自学三角形高的定义,再通过练习题反馈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补充了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1”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借助希沃授课助手,随时选取学生画的三角形上传,帮助学生看到他们自己所画的不同三角形的相同点,素材取自于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用5、6、7cm和5、7、8cm的纸条摆的三角形分别拍照上传,便于全班发现摆出来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如果觉得不一样,可以通过旋转,发现完全一样。
将学生用5、7、8cm和6、7、8cm纸条摆的三角形一起上传,便于学生对比,发现只要有一条边大小不同,形状就会发生变化。
将学生摆的四边形上传,发现同样的4根纸条可以摆出不同的的四边形。
两组图形对比,便于发现角度发生变化,形状会随之改变。
以上希沃授课助手的拍照上传、多屏互动功能的使用,课堂上就地取材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实物投影一次只能投影一个作品、不方便比较的困难。
巩固提升
(8分)
全课总结(2分)
出示练习:
1.
下面图形中有三角形吗?找一找,用手指描一描,然后想一想它的顶点、边和角分别在哪里?
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
2.
课件出示三角形ABD,把BD边延长,出现了新的三角形。继续延长,又出现了新的三角形。
思考:AD是哪些三角形的高?与它对应的底边是哪一条?
要求:课下思考、交流,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1.(1)独立找图中的三角形,并在练习纸上描一描,选其中一个三角形和组内同学说一说它的顶点、边、角在哪里。
(2)找的三角形最多的同学展示找到的三角形,并分享方法。
(3)
同学代表指三角形ACE的顶点、边、角在哪里。
2.(1)观看课件,初步思考
AD是哪些三角形的高?与它对应的底边是哪一条?
(2)明确此题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课下思考。
第一题是再次凸显三角形定义的意义与作用的练习题,不要数三角形的个数,只需要“找”和“指”,关键是知道名称和位置,既延续了重点的突出,又有练习层面的变化;第三题是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的图形的高“联”在一起,在整体中关注各题,在个体的变化和联系中又提升整体,满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通过手机描出找到的三角形,让思维过程可视化,其他学生看到她的展示就能够明白她的方法,也增加了学习乐趣。
动画演示,从视觉上直观帮助学生发现这些三角形间的关系。
全课总结(2分)
1.组织学生谈学习收获。
2.总结全课。
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顶点:3个
角:3个
边:3条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
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后反思】
本节课只认识三角形,画高在下一课时进行学习。本课通过画图、观察、讨论、辨析让学生直观而深入地了解三角形的几个基本
特性,效率较高。通过摆三根和四根纸条,进行对比、推理和归纳,进一步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三角形的拓展、变形,让学生体验到三角形高的定义和特点,顺利突破难点。
本节课在学生画三角形、摆三角形和四边形、练习环节都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就地取材更方便快捷,也增强了互动性和学习乐趣。
第
7
页
共
7
页《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田素娟
【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
本部分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范畴,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想联系的场景和游戏及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高的概念及画法和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经历抽象、推理、建构模型等过程,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问题解决: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三角尺及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生活场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找出图中出现最多的图形。
生:三角形
师:打开课本,描一描你找到的三角形。(请看老师找到的三角形)
问;现在你有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都做成三角形的形状?
师: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探索三角形的奥秘!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
1.师:请拿出你的三角尺,跟老师一起摸一摸,说一说。
例:我摸到了三角形的顶点,几个顶点?三个顶点。
板书:三个顶点
三条边
三个角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到位,根据我们刚才所说三角形的特征,请你在练习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
(师巡视并搜集学生作品)展示正确作品
师: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作品,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三角形。
这个是三角形吗?(是)
(1)展示错误作品
问:这个是三角形吗?(不是)
追问:这个图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
小结: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板书: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问:那到底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请根据刚才所画的三角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小组内说一说)
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我们数学用“围成”来表示。
(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数学上用大写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我们就把三角形叫做三角形ABC。
2、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的高
1、三角形高的概念
师:我们已经学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而且会画它们的高,那三角形有高吗?(有)
问: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微视频学习三角形的高。
(观看三角形高的微视频)
问:通过这个视频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展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画一画。
师:你很会学习,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2、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师:你会画高吗?请你动手画一画三角形ABC的高。
(1)展示学生画了一条高
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是三角形的高吗?(是)
(2)展示画3条高的作品
问: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吗?
小结: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而且相交于一点。
(1)动手操作,画不同三角形的高。
展示错误和正确作品,让学生分析。
3、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我们的同学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三角形,而且会画它的高,其实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作用也很大。
师:看看下图中哪有三角形,四边形?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易变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支撑作用,具有稳定性。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每个同学拿到长度相等的小棒,同桌合作拼一拼,拉一拉,你发现什么?
师巡视并收集几个三角形和四边形
问:老师收集了几个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追问:用4根小棒可以拼这么多形状、大小不同的四边形,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上台拉一拉老师的四边形,发现四边形确实易变形。
问:老师也收集了几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追问:如果再给你同样的三根小棒,你还能拼出其他的三角形吗?
问:那说明了什么?
(给定的小棒只能拼出一种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同学上台拉一拉老师制作的三角形,拉不动,说明了什么?
追问:刚才我们发现四边形易变形,要使它不变形,你有什么好方法?
(在四边形中间加1根小棒)
再请同学上台感受一下,拉一拉,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小结:中间加一根,四边形就变成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有拉不动。
师: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聪明的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来看(课内练习二)
4、三角形的应用
展示三角形在生活的应用图,着重讲解“地震活命三角区”。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了解了当地震发生来不及逃出去的时候,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设计让学生上台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活命三角区。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的特性,那谁来说下,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三个角
三个顶点
具有稳定性
三条边
三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