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究过程,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9加几
教学重点:
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微课视频内容:
怎样计算9+4=?
我们可以用小棒代替牛奶,摆一摆,算一算。
视频展示:
方法一: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9盒牛奶,右边摆4根小棒,代替4盒牛奶,然后从头开始数起,1、2、3、......13,一共有13跟小棒,所以9+4=13,我把这种方法叫“从头数”。
方法二: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9盒牛奶,手里拿着4根小棒,代替4盒牛奶,然后接着9根小棒后面边摆边数10、11、12、13,所以得到9+4=13,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接着数”。
方法三: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9盒牛奶,手里拿着4根小棒,代替4盒牛奶,然后从左边的4根小棒里拿出一根,放在9根里凑成了10根,用圈圈出来,再用10加3根得到了13根,就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了前面刚学过的10加几的方法,也得到9+4=13。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
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10以内的数可以分成1和几。
2、口算:10加几的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课
1、探究9+4的多种计算方法。
昨天小朋友们回家学习了微课视频,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3种计算方法,从头数,接着数,凑十法。
师:你真棒!掌声鼓励(嘿嘿!你真棒!)跟他一样棒的,3种方法都会的小朋友请举手(全班87人,79人举手)
生2:我没有小棒?,我用圆片摆一摆。
师:会灵活运用,真聪明!
生3:我学会了从头数和接着数的方法,凑十法我会摆,不会写过程。
师:跟他一样的小朋友举手(6人举手)。没关系,你们学会摆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一会跟着同学们多练习一下也许就会了。
我指名没举手的两个学生问:你俩啥都没学会吗?
两人都说学会了从头数。
我把这两学生安排坐我讲台前面方便随时辅导。
师:多数小朋友都学会了昨天老师布置的任务,真厉害!我们学习的内容叫“9加几”(边说边板书),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看哪个小朋友发言最积极,讲的最好。
师板书9+6=,并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这题的?
生1上讲台:我先摆9根小棒,再接着摆10,11,12,13,14,15,6根小棒,所以9+6=15。
生2:我不用小棒?,我把6分成1和5,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5得15。
我让用“从头数”方法这学生上台展示了自己的算法。
师再板书9+7=,让学生算出以后大声说出来,有的还在摆弄小棒,有的就准确说出了正确答案。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用“凑十法”算,速度好快哦,他们还在摆小棒我们就算完了。
生2:看着他们算倒是挺快的,我也喜欢,就是步骤太多,我记不住,所以我还是用接着数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小朋友们都发现“凑十法”最好是不是?现在我们学习的数字还小,小朋友们用小棒数也可以,但以后我们慢慢长大,读的年级越高数字就越大,再用小棒既慢也不方便,所以我希望小朋友们能快快学会“凑十法”,这样不论再大的数字我们都能计算。
2
、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1)根据画面提数学问题并相机解答。
师: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图中一共有13盒饮料,那请你们继续仔细观察这幅图能不能再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生1:跳绳的和踢踺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谁会列式计算?
9+3=12
生2:跳远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解决
生3:跑步的和踢踺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9+6=15
你是怎样算的?
生4: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9+7=16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这些算式前面都是9
。
生2:都是9加几
。
生3:都得十几。
师:都是9加几的算式(板书)
(3)学生自由出题巩固算法。
你们知道了怎样计算9加几的算式。谁能当小老师出几道像这样的题呢?(板书)
三、汇报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