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同步训练
选择题
1.“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
A.筒车
B.翻车
C.耧车
D.曲辕犁
2.
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有“如玉”“如冰”称誉的是(
)
A.邢窑的白瓷
B.越窑的青瓷
C.唐三彩
D.半坡的彩陶
3.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人研究唐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反映了唐都长安城
( )
A.人口众多
B.商业发达
C.民族交融
D.布局规整
4.
唐朝时期,既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
A.咸阳
B.邯郸
C.长安
D.临淄
5.如图人物被人们尊称为( )
李白像
诗圣
B.诗仙
C.诗鬼
D.诗史
6.
唐代的女子,绝对比明清时的女子们强健。她们没有因后天缠足而导致的畸形小脚,她们出行可以像男子一样普遍采用( )
A.骑马
B.乘轿
C.骑驴
D.乘船
7.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
有温情的中国人。”那么构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
A.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帝王南巡游玩
D.便于军事力量调控
8.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中外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
)
A.封闭保守
B.开放包容
C.善于模仿
D.风格多变
9.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0.
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玄秘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如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颜真卿
C.唐朝柳公权
D.北宋黄庭坚
11.在参观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副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送子天王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12.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作用(
)
A.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
B.使吐蕃上书
“唐蕃和同为一家”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13.《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真实地记录了1
300多年前唐王朝文成公主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联姻佳话,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画的创作者是( )
A.阎立本
B.柳公权
C.顾恺之
D.吴道子
14.
下列有关唐朝社会风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B.人们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C.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
D.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很少受外族习俗的影响
15.文成公主长期以来受到汉藏人民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
)
A.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B.嫁给了松赞干布
C.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16.“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的祖先。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17.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属于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有(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欧阳询 ⑤柳公权
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8.在诗中讽喻社会,同情人民,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中唐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李商隐
19.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西游记》
20.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闻名中外的陶器珍品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二、非选择题
21、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民族关系和文学艺术呈现出辉煌局面。为此,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了探究,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经济繁荣】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代诗人杜甫《忆昔》
材料二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1)材料一中“开元全盛”是哪位皇帝当政时期的景象?这种“全盛”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这一时期还出现一种新的耕地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
【民族交融】
材料三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
(3)列举一例唐朝“贵主和亲”的事例。结合所学说说“贵主和亲”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学艺术】
材料四 文学家韩愈称颂李白、杜甫时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5)材料四中韩愈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是否恰当?请你简单说明理由。
材料五 “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书法艺术》
(6)列举唐朝时两位著名的书法家。
【探究感悟】
通过上述探究,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唐朝发展的突出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2).
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3、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时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继承和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唐朝出现了哪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
(2)请列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并说出其意义。
(3)写出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4)许多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说明了什么?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的和谐交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让我们走进唐朝,探究民族政策的“渊源”。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
(2)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少数民族政策的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答案
1-5ABDCA
6-10AABAC
11-15DAADA
16-20BCCBC
21、(1)皇帝:唐玄宗。局面:“开元盛世”。
(2)灌溉工具:筒车。耕地工具:曲辕犁。关系:材料二中唐朝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材料一“开元全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3)事例: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4)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后期多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5)恰当。理由:李白和杜甫不仅诗歌创作艺术高超,风格独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且他们还分别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艺术推向了高潮。(言之有理即可)
(6)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任举两位即可)
(7)盛世气象。
22、(1).
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2).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繁。
23、(1)曲辕犁;筒车。
(2)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
(3)雕版印刷术;火药的使用;赵州桥。(任意答出两个)
(4)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强(言之有理即可)。
24、(1)开明的民族政策
(2)战争:唐太宗发兵反击突厥,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3)看法: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谐和共同繁荣。
启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