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
跨地域转移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始居民,是美洲的主人。然而,在今天的美国,印第安人大多聚居在一些偏僻的保留区内。
【殖民】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一)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
阅读史料,分析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族群】族群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
族群
民族
一定稳定的共同体
---适用范围是各国之间(政治性)
---适用范围是一定区域内(文化性)
好望角
亚洲
美洲
麦哲伦海峡
非洲
欧洲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疯狂的殖民扩张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史料1: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掠夺方式为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屠杀和奴役他们,导致印第安人数锐减。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同时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后,劳动力短缺问题如何解决?
史料2: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大多数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有的是为了逃避本国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有的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
开始买进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在美洲种植园劳动
罪恶的“三角贸易”由此开始
人数锐减
种植园劳动力不足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一)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
1.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2.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
3.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4.很多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
5.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二)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
1.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原因:屠杀、奴役以及欧洲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2.非洲黑人数量激增
(1)原因: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2)影响: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3.欧洲白人的数量大大增加
原因:欧洲人移民美洲
4.混血人种占主导
(三)美洲族群变化的影响
1.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2.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3.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表1 南北美洲的种族分布(单位:百万)
{775DCB02-9BB8-47FD-8907-85C794F793BA}
白人
黑人
印第安人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1.8
中美洲
1.9
6.9
2.7
8.4
21.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29.2
合计
18.6
172.1
9.8
39.5
52.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观察图表,南北美洲种族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差异?
拉丁美洲
(四)分布
1.北美
在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在美国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概念解析】保留地(印第安人保留地)
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保留地是美国政府从印第安人部落原来拥有的土地中划出来供部落全体成员继续居住的那一部分土地,其边界确定,范围有限,印第安人不得随意离开,非印第安人也不允许擅自进入。保留地制度不仅使印第安人失去了原来的家园和故土,而且剥夺了他们的自由、独立和权利。
(四)分布
2.拉丁美洲
(1)移民情况
①欧洲移民不多
②黑人: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③混血: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④印第安人: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近代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土著居民大量消失,白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一)大洋洲概况
1.地理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巴布新几内亚、新西兰、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等 (了解即可)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羊毛)。
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宣布这一“无主”大陆为英国所有。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失败,不能在北美关押罪犯,经过长期考虑和选择,178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将澳大利亚组流放地,关押英国罪犯。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至今仍作为国庆日加以庆祝,但是,对澳洲土著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悲惨命运的开始。
(三)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表现:
(1)原住民数量减少: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加之传染病的传播,人口数量锐减。
(2)白人成为主要居民: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欧美殖民统治建立后,改变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构成,现在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主要是英国移民;大洋洲的土著人(棕色人种),有的已经灭绝,如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塔斯马尼亚人。土著居民的幸存者,多被驱逐,赶至荒芜地区。
西方文明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对这一地区的文明构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为西方文明的全面移植,以及移植物在大洋洲的本土化,进而形成具有大洋洲属性与特征的新文明。
替代性变化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概念解析】华工:也被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清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
美国在1964年将10月24日定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
华工被誉为“美国之真实开路先锋”!
华工出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鸦片战争前﹐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人数较少。(“下南洋”,主动移居)
从鸦片战争到清末﹐几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分布在世界各地。
(一)华工出现的背景
1.国际: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急需廉价劳动力来开发殖民地;
2.中国: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生计而出国。
(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使华工出国合法化。
(3)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增多,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华工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果。
(二)苦力贸易
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未来若干年的工资支付运输费用,获取了巨额利润。
(三)华工对美洲的开发
1.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2.在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美国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1909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
时任铁路公司总工程师的史密斯打下
这根黄金道钉的场景
太平洋铁路
在萨克拉门托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华工代表没被邀请参加,主讲人的庆功演讲说“这条翻越内华达雪山、堪称奇迹的铁路能够完工,是得益于加州人民血管中流淌的四个伟大民族的血液,包括法国人的勇猛、德国人的睿智与坚定、英国人的不屈不挠、以及爱尔兰人的耿直与真性情。”大多数会上发言的代表亦不提华工,但一个名叫E.D.克罗克的法官仍为华工说了公道话:
“我要提醒诸位,这条铁路之所以能早日建成,大部分应归功于那些贫苦而被人蔑视的中国工人,他们忠诚勤奋,表现卓越。”
--------李春辉主编:《美洲华侨华人史》,第125页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利兰·斯坦福亦写道:“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以内完工。”他们“安静、温顺、勤劳、节俭——乐于而且容易学会铁路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工作。事实上,他们是筑路工头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人。” ------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第296页
(四)华工对大洋洲的开发
1.澳大利亚: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2.大洋洲岛屿: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五)影响
留下来的华工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唐人街,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
唐人街
四、【课堂总结】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
1.原因:
新航路开辟和欧洲国家殖民扩张;黑奴贸易
2.地域特点
①由欧洲迁往北美,由欧洲迁往大洋洲;由发达地区迁往落后地区。
②由非洲迁往美洲,由亚洲迁往美洲及大洋洲;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3.影响:
(1)对移入地区: ①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 ②改变美洲、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混血人种成为美洲的最大族群。③促进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④人口迁移导致民族国家的诞生(如美国)。
(2)对移出地区:非洲丧失约一亿精壮人口,造成非洲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3)对世界:促进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地区文化的多元化。
结合材料和本课所学多角度分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对中国的影响:
①使东南沿海地区丧失大量劳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和血泪史。
②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近代华侨投资办厂,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一些华人华侨曾积极支持辛亥革命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