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14 11:29:42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一次较量,
是什么事件?
2、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我军处于
战略防御还是战略进攻?
4、揭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序幕
的事件是什么?
重庆谈判
1946年6月,蒋介石下令进攻中原解放区
解放区、战略防御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背景
概况
背景
概况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锦州
围城打援
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
瓮中捉鳖
北平
徐州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后,
国民党的主
力基本被消
灭,大大加
速了人民解
放战争在全
国的胜利
1948年9月-1949年1月
150多万人
战术特点
攻占锦州
关门打狗
围城打援
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
瓮中捉鳖
解放战争胜利
江阴
湖口
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统治中国22年得国民党政权垮台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让事实说话
参照课本P96表格《解放战争开始
时的力量对比》,请你分析:解放战争
初期国共力量相差很悬殊,为什么共产
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
打败国民党呢?
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
A.南京解放后 B. 渡江战役后
C.三大战役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6、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 而 不 思 则 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