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三校生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命题人: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蕊(ruǐ) 颤动(zhàn) 梵文(fàn) 独处(chǔ)
B.酣睡(hān) 猗郁(yī) 袅娜(nà) 赍发(jí)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涸辙(zhé) 揠苗助长(yà)
D.深邃(suì) 羞涩(sè) 踱着步(dù) 婆娑曼妙(suō)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斑驳 气慨 姿态 没精打采
B.弥望 嬉游 和谐 急不暇择
C.弘扬 点缀 苍绿 以逸代劳
D.警戒 驯鸽 燥动 恍然大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十分细心,把同学照顾得无所不至,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B.智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一叶知秋,预知形势的变化,并以此做出正确的决断。
C.以小镇为中心的河湾山峦间,有数以万计的崖墓,蓊蓊郁郁,密如蜂房。
D.我们母子俩就靠着这个赚钱不多,朝不保夕的小生意过日子。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收”。
②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 。
③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④地质工作是地下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容易被有些领导 。
A.不止 启发 起用 轻视 B.不只 启发 启用 忽视
C.不只 启示 起用 忽视 D.不止 启示 启用 轻视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B.“阿娜尔姑丽”的意思是石榴花,而这又是一个在南部新疆常见的、姑娘的名字。
C.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
D.我不知道卖灶糖的老汉究竟有多大年纪?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为历史文化名人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或者其较高的专业成就,对大众有陌生感,所以大众对朱自清等名人形成一定的知识壁垒也是很正常的。
B.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
C.人格修养、家国情怀与社会关爱等情志教育,不仅会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是在阅读与表达教学中需要师生关注的重点。
D.张家界那悬崖峭壁上的松树,没有东北红松的伟岸威仪,也没有黄山迎客松的美姿娇俏,只是以独有的清正傲骨,守护着青峰翠谷,浸染着涓涓山泉。
7.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周瑜、鲁达等。
B.《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古典小说,描写了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C.《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游记散文,没有采用游记散文常用的移步换景的行文思路,而是将游踪和思绪紧密结合在一起。
D.《水浒传》作者安排了有很多故事情节,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林冲上山、七擒孟获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1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乍暖还寒时候”中的“乍”,相当于“忽然”“突然”。
B. “最难将息”中“将息”的意思是“保养身体”。
C. “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是指“春天黄色的花”。
D. “这次第”中“次第”的意思是“情形”“光景”
10.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和处境的孤独。
B. “如今有谁堪摘”,表明没有谁敢来采摘花朵。
C. “独自怎生得黑”,表明词人希望早点天黑。
D. “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用一“愁”字可概括词人的心情。
1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 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
C. 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
D . 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善留侯张良 素:向来,一直以来
B. 私见张良 私:私下
C.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亡:死亡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抵抗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为之奈何
C. 故听之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A. 秦地可尽王也
B. 项伯杀人,臣活之
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5.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楚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B.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译文: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
C. 距关,毋内诸侯。 译文:距离函谷关近,不要让诸侯进来。
D. 孰与君少长? 译文:(他)和你相比,年岁谁小谁大?
四、(5分)
16.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5分)
①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③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④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⑤有善始者实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五、(3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的文段,完成17-20题。(16分)
文段一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文段二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你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4分)
①些须认得几个字 些须:
②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 忖度:
18.请用简洁的文字分条概括文段(二)的主要内容。每条不超10个字。(6分)
答:
。
19.结合文段(一)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分析文段(二)中黛玉对宝玉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的原因,以及黛玉表现出的性格。(4分)
答:
。
20.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宝玉的形象特点。(2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1.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这三段描写的景物。(6分)
?
2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鹤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
23.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请简要分析(4分)
24.应用文写作。(10分)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该买火车票回老家了,但不幸的是某中职学校计算机(2)班学生李二同学不慎丢失学生证,证号为180101。他急需到学校教务处补办一张学生证,但教务处须要班主任写一张证明。假如你是他的班主任张帅,请你在今天为他出具一份证明。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突围”本是军事用语,指“突破对方的包围”。其实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包围”,需要我们去突破。你有过或见过身陷“围城”的苦恼、困扰和“突围”的经历吗?你对“突围”有什么感悟或看法?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三校生语文试卷答题卡
考场 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考生答题前,在规定的地方准确填写考号和姓名。
选择题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卷。
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保持卷面清洁,不要将答题卷折叠,弄破。
三校生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B D C C D B C C A B C D A C
16.①.佛狸祠下 ②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③明月松间照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
⑤克终者盖寡
五、(25分)
17.①一点儿;②推测,揣度
18.①询问读书情况。②送黛玉表字。③宝玉摔玉。
19.①原因:贾母重男轻女,不赞成女子读书。②性格;敏感、谨慎。
20.聪慧,叛逆(率性)。
(二)21.庭院秋晨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22..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23.一切景语皆情语”,蓝色或白色为冷色调,能表现秋的清、静、悲凉,从而传达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