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常德市二中 罗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化高峰。
(二)课标要求
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掌握归纳、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和图片搜集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技术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依据: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技术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依据: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初一学生偏重形象思维,对此难以形成理性认识。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参与意识较强,所教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较高,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但对历史知识缺乏整体认知。
(二)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三)学法指导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刀、橡皮泥、白纸、墨水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 学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导入新课(2’) 1、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发现了哪些祖先留给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定格烟花)3、学生回答(烟花——火药)后,教师:火药是怎样发明和向世界传播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推出课题)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37’) 环节一:自学导引 走进历史(8’)要求学生根据表格自主阅读教材(多媒体展示表格)。做到:1、分组完成表格,每组完成一项。2、每组派代表发言,本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评价。 突出主干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终生受益。
环节二:合作探究 解析历史(24’)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对“三大发明”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具体情况如何呢?我们先看一段视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9’)(1)、播放“活字印刷术发明”的视频。(2)、分组体验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体验一下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教师分组,学生实践)活动指导:八位同学组成一大组,每大组分成雕版印刷组和活字印刷组2小组,每小组任一成员从另一个小组中找任一个竞争伙伴。 雕版印刷组(用雕版印刷的方法)和活字印刷组(用活字印刷的方法)的两位同学用各自方法完成同样内容:“人来了”和“来人了”后,将各自两幅作品印在白纸上。看看谁的速度快!(3)、教师让学生根据亲身实践,谈感受,总结活字印刷对比雕版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4)、教师:活字印刷发展到今天,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们已经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了“光与电”的时代。(显示图片,加强认识)过渡:正是因为有千万个像毕升这样的中国人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灿烂与辉煌,才使我们国家有能力承办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后想为健儿加油,怕迷路该怎么办呢?(指南针) 2、指南针的应用(9’)(1)、活动探究:“寻找历史的足迹”。课堂上分组搜集 “指南针”图片并展示,感知指南针从发明到应用的过程。(2)、多媒体出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搜集图片所获以及材料的提示,分析得出指南针在航海上的作用及世界意义(辨明方向,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出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的路线,加强认识,突出重点。过渡: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西方殖民者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中国古代人民的又一发明:火药。3、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应用(6’)(1)、出示一组烟花绽放、火箭升空、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以及火药发明前后的战争场面对比图片,让学生畅所欲言:火药至今人仍被人类广泛应用着,那它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有利有弊、改变了世界的作战方式)(2)、教师:火药武器的应用改变了世界的作战方式,帮助欧洲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这又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项重大贡献。 1、视频展示,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活字印刷术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倡导快乐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5、凸显历史学习的生活化,激发兴趣,培养民族意识,突破难点。
环节三:拓展延伸 感悟历史(5’)讨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指南针和火药的故乡,但在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却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饱受了上百年的屈辱和灾难。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个性化思考,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课小结(4’)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感想?”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布置作业(2’) 宋元时与科技成果相伴随的还出现了许多科学家,阅读课本小字部分了解沈括和郭守敬。
四、板书设计
提纲式板书使知识结构比较清晰,便于学生整体感知。
以上就是我对《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设计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附表格:
名称 发明、改进和应用过程 向世界的传播
印刷术
指南针
火 药
PAGE
1(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中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地位
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化高峰。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课标要求
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
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
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技术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掌握归纳、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和图片搜集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宋元文化” 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全面系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参与意识较强、学习兴趣较高
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对历史知识缺乏整体认知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启发式
教学法
体验
教学法
问题
教学法
直观
教学法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阅读指导法
图片搜集法
合作探究法
1
2
3
学法指导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环节一
自学导引 走进历史
教学过程
发明、改进和应用过程 向世界的传播
印刷术
指南针
火 药
1、唐朝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
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
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1、战国制成的“司南”,是世界上
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2、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记载
3、唐朝末年开始于军事
4、宋元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
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阅读教材,分组完成下表:
名称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每组完成一项,分三组完成
每组派代表发言,本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组评价。
自主探究 授之以渔
教学过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环节二
合作探究 解析历史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经济、省时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动动手:用橡皮泥试着自己雕刻印刷。
活动指导:
八位同学组成一大组,每大组分成雕版印刷组和活字印刷组2小组,每小组任一成员从另一个小组中找任一个竞争伙伴。
雕版印刷组(用雕版印刷的方法)和活字印刷组(用活字印刷的方法)的两位同学用各自方法完成同样内容:“人来了”和“来人了”后,将各自两幅作品印在白纸上。
看看谁的速度快?谈谈体验后感受?
实践探究 提升认识
今天的印刷业已经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激光照排机
高速印刷机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2、指南针的应用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寻找历史的足迹”
课堂上分组搜集 “指南针”图片并展示,感知指南针从发明到应用的过程。
感知历史 快乐学习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
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
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思考:
1.材料一、二说明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2、材料三反映了指南针对世界的什么影响?
2、指南针的应用
辨明方向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美洲
印度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3、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应用
火药发明前后的
战争场面对比
有利有弊
——改变了世界的作战方式
思考:火药至今仍被人类广泛应用着,它的发明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环节三
拓展延伸 感悟历史
中国是指南针和火药的故乡。但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却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饱受了上百年的屈辱和灾难。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教学过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节课收获有多少?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发散思维 尊重个性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郭守敬
宋元时与科技成果相伴随的还出现了许多科学家,阅读课本小字部分了解沈括和郭守敬。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灿烂的宋元文化
活字印刷术:
指 南 针 :
火 药 :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改变了世界的作战方式
有利有弊
经济省时
辨明方向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持之以恒保持这种热情,我认为这已是历史教学关键问题。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
新闻 图片 全部图片 壁纸 表情 头像 来百度推广您的产品咨询热线:400-800-8888 e.
指南针
百度一下
帮助 高级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