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110010998200第二十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科
历史
教材版本
高中人教版第八单元第二十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
课型
新课讲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力图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阐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2、教学重难点阐述:
(1)重点:了解苏联的改革与苏联解体、东欧的改革和东欧剧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
(2)难点:认识二战后苏联改革的成就与问题,改革的最终失败与苏联解体的情况;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东欧剧变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对这段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其实不陌生,因此本节课重点放在前两节。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将注重史料分析,运用图片、地图、文字等帮同学创设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三)教学方式:情景体验、史料探究
(四)教学媒体:课件、板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本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解读、课堂练习,使学生理解二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基本史实,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通过问题探究让同学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东欧解体、苏联解体了解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曲折,从而认识到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重要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又进入冷战格局,分为两个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从而了解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怎样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国家,在本节中让我们来学习另一阵营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师:看教材P120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让同学们在深入了解一下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师:通过出示图片战争使人员死亡、建筑破坏、战争孤儿的产生,来让同学们感受战争的残酷,尽管战争胜利了但是却给国家造成了方方面面的破坏。
师:让同学们在具体看一下有关苏联战争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那么苏联接下来最先要做的是什么?
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师:那么苏联采取了什么样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呢?那就是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PPT有关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内容、作用
师:虽然第四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第四个五年计划在实施中也存在问题。
2.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于是就有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新一任领导机构的上台,在战后斯大林的改革依然存在不足,于是就有了赫鲁晓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其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科普一下有关种植玉米运动的内容,并让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
师:展示PPT,赫鲁晓夫改革取得的成效
师: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失败了,下面请同学根据材料来分析一下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师:《关于个人迷信及其成果》对斯大林的批判来进行一些介绍并且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理解在批判一个历史人物时要客观,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2)勃列日涅夫改革
师:1964年10月16日,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针对赫鲁晓夫造成的苏联混乱,他采取了“稳定局势”的方针,纠正了赫鲁晓夫的一些错误措施,同时又进行改革。下面先来简单认识这个人。PPT展示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其改革的内容,PPT展示,告诉同学其改革的领域主要在工业领域,并介绍一下有关经济体制的内容
师:之后让同学们观看教材,找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
生:
师:PPT展示影响
(3)戈尔巴乔夫改革
师:勃列日涅夫之后,安德罗波夫和契而年科相继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但均很快去世。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社会的社会背景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由此进行改革就显得很重要了。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找一下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之后PPT展示
它的改革先从经济领域开始,从坚持经济体制、否定市场经济到承认了市场调节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但是由于改革仓促和急于求成,并且苏联以前旧的体制积弊太深,取得的成果不明显,并且戈尔巴乔夫认为僵化的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改革措施的落实,于是就转向了政治领域的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这些造成了苏联党内部的思想混乱,使苏联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师: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PPT展示
师:先展示苏联的地图,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扩展苏联成立的内容)苏联的组成经历了历史的变化。1922 年苏联成立时为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外高加索联邦1936年分为三个加盟共和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在苏联成立后先后加入的共和国是:土库曼(1925年)、乌兹别克( 1925年)、塔吉克(1929年)、吉尔吉斯( 1936年)、哈萨克(1936年)、摩尔达维亚( 1940年)、立陶宛(1940年)、爱沙尼亚( 1940年)、拉脱维亚(1940年)、卡累利阿一芬兰( 1940年,1956年并入俄罗斯联邦)。这幅1940年的苏联地图显示了加盟共和国最多时期的联盟结构。
这么强大的一个联盟,为什么会解体呢?同学们一定很好奇吧!下面我们来跟随课本看一下,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
师:苏联解体的过程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它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在1991年3月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进行了全民公决,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赞成保留联盟,并且决定在8月20号签订新条约。1991年8月 19日国家领导阶层的“传统派”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政变失败,自此事件后反共浪潮急剧升温。并且最终于1991年12月26日, 苏联正式解体。
师: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生:
师:PPT展示
扩展(西方和平演变:该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提出,该演变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战争,而是西方国家通过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国家向西方国家靠拢的一个手段)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巨变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P120页的地图,从而来对东欧国家有一个方位上面的认识
请同学们看一下有关本节的内容?之后PPT展示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恢复发展经济
由于苏联的体制存在问题,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最明显。首先来看一下南斯拉夫
苏南冲突:苏共以领导自居,干涉南斯拉夫内政,要求南斯拉夫照搬苏联模式,批评南斯拉夫在外交上不与苏商量。苏联这样的行为使南共有所抵制于是两国发生冲突,苏联于1948年撤走所有经济专家,中断两国的经济联系。
捷克斯洛伐克
师:捷克斯洛伐克想要进行改革的原因
(扩展)杜布切克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提出了“走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具有人道主义面貌的社会主义”的口号
(扩展)“布拉格之春”:1968年4月初,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了推行政治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该纲领深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西方国家将这一时期出现的广大民众关系政治民主和社会改革的历史现象称为“布拉格之春”
(扩展)由于捷共中央的改革宗旨是要改革整个政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独立自主的建设社会主义,在苏共领导看来捷的改革是反苏、自由化运动,害怕引起其他不好的连锁反应,从1968年7月23日到8月中旬,苏联以演习为名在捷边境地区集结,之后在8曰0日完全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从1969年起即可斯洛伐克又重新回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师:从苏南冲突和苏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件事我们可看出苏联于东欧国家是存在矛盾的,并且苏联的大国主义是很明显的。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来看一下其他国家的改革,并且适当的勾画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来讲一下东欧剧变的原因。
生:
师:PPT展示原因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东欧剧变的表现及其剧变方式
相对平稳(和平)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都是通过议会选举来实现权力机构的转变
流血冲突(暴力):罗马尼亚
国家合并: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
国家分裂、解体:1993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成为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南斯拉夫总共有6个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马其顿、波黑、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宣布独立,至此只有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没有独立,到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至此南斯拉夫分裂为六个国家
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了,由此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历史教训呢?
1、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时代条件和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的改革由于严重脱离社会的发展实际,并且未能突破旧的体制从而改革失败,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不根据本国实际最终也导致了东欧剧变)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比例严重失调,重重工业、轻农业、手工业导致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年得不到提高,因此也使人民对于政府失去信心)
3、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从斯大林时代开始,苏联长期个人崇拜,领导人大权独揽,个人专断,缺乏制约和监督,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也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
4、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苏共作为执政党,一些干部脱离人民、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腐化腐败这些都会加剧执政党和人民的矛盾,使人民对执政党更不信任)
5、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苏联东欧国家虽然也重视马列主义教育,但教条主义严重,“本本主义”盛行,理论教育僵化,导致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信念淡薄于是给了西方和平演变可乘之机)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1、1949年—1956年底:过渡时期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和平的环境。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立法的形式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3)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76年
(1)失误: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运动。
(2)成就:虽然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但是在国防科技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面来看一下图片我国在这个时期取得了些什么成就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66年10月27日,装载着核弹的导弹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正快速的向前发展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课本总结取得的成就,之后PPT展示
师: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些具体有关图片,在这些成就中我们也创立了一些世界之最。
复兴号高铁: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
大兴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枢纽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用墨子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方面的成就,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发与运用,有利于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水平跨越式提升,打破西方大国对互联网信息的垄断
农业现代化:机器运用于农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青岛港:世界港口吞吐量前十位里面中国占有一席,而青岛港就是其中的一个
港珠澳大桥:全球以建的最长跨海大桥
我们看的图片只是我们国家成就中的一小部分,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私下查阅资料除了这些我们国家还有哪些突出的成就。
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在课本找一下。
师:PPT展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板书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由于苏联、东欧的改革不合理,分别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虽然遭遇曲折但是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社会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