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件(2课时 共7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件(2课时 共7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5 18:4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26.
宝葫芦的秘密
(节选)
第一课时
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大林和小林》《不动脑筋的故事》等。
张天翼(1906-1985)现代著名作家,学名张元定,笔名张天净。祖籍湖南,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战工作和文艺活动。解放后历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你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疑问。
2.鼓励其他学生自主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针对不能解决且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行汇总。
如:(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初读课文
带着问题,合作学习课文
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质疑时留下的问题。
2.全班交流。
王葆
奶奶
主要人物
王葆幻想自己能有一个宝葫芦


 
请大家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奶奶讲了4个故事,分别是:
张三劈面撞到神仙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李四远足到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赵六掘地得到一个宝葫芦。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不管是谁,只要得到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1.
说一说文中的主人翁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少先队员。
理清脉络
第5—18自然段:
奶奶每逢要求“我”做什么,就得给“我”讲故事,所以,“我”听奶奶讲了很多宝葫芦的故事。
2.
试着按照这样的方式,归纳文章其他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9—21自然段:
“我”想有一个万能的宝葫芦。
理清脉络
妖怪
规矩

乖巧
guāi
撵我
niǎn
脚丫

拽住
zhuài
冲着
chòng
又瘦又长
yāo
shòu
我会认

chòng
(冲压)
chōng
(冲水)
(冲洗)
(冲劲儿)
多音字
会写字















jiè
音序:
J
上下
偏旁:

4
形近:
介绍
推介
中介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台阶
芥末
价钱
会写字
shào
音序:
S
左右
偏旁:

8
形近:
绍兴
介绍
介绍人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韶华
昭告
招呼
yāo
音序:
Y
偏旁:
7
形近:
妖怪
妖艳
妖媚
笔顺:
组词:
结构:
笔画数:
棉袄
肥沃
跳跃

左右

音序:
J
左右
偏旁:
9
形近:
规矩
矩形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距离
柜子
拒绝
结构:

guāi
音序:
G
框架
偏旁:
丿
8
形近:
乖巧
乖乖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乘法
汇率
剩余
结构:
niǎn
音序:
N
左右
偏旁:

15
形近:
撵走
撵人
撵出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攀登
代替
结构:
tàng
音序:
T
偏旁:

10
形近:
滚烫
烫伤
烫手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汤水
激荡
杨树
结构:
上下

音序:
Y
独体
偏旁:

3
形近:
丫头
丫鬟
枝丫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山羊
一半
好了
结构:
zhuài
音序:
Z
左右
偏旁:

9
形近:
拉拽
拽动
生拉硬拽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摇曳
金戈铁马
结构:


音序:
F
左右
偏旁:

13
形近:
福气
享福
福禄寿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逼迫
幅度
辐射
结构:
tiǎn
音序:
T
左右
偏旁:

14
形近:
舔唇
舔盘子
舔食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添加
舔舐
告辞
结构:
kuí
音序:
K
偏旁:

12
形近:
葵花
秋葵
向日葵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海棠
姓蔡
众目睽睽
结构:
上下
shòu
音序:
S
偏旁:

14
形近:
瘦弱
消瘦
骨瘦如柴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搜索
嫂子
馊味
结构:
半包围
bàng
音序:
B
左右
偏旁:

12
形近:
木棒
铁棒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奉命
捧着
结构:

音序:
B
偏旁:

10
形近:
罢休
罢工
罢免
笔顺:
组词:
笔画数:
了却
胆怯
签署
结构:
上下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通过拆分编故事的方法记住“撵”字,两个车夫将小偷拽出门去。
2.通过实物向日葵和秋葵,来认识“葵”字
,它们都是植物,所以是草字头。
【介绍】
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
【溜开】
偷偷摸摸地走开。
【冲着】
对着,(冲)对。
【劈面】
以刀割面;形容寒风尖利;迎面。
词语解释
王葆是一个
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这样的一个王葆和宝葫芦之间有什么故事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个少先队员
很爱听故事
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本文主要讲一个叫______的小朋友,经常让奶奶讲故事,奶奶每次都讲____________的故事,王葆幻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葫芦
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宝葫芦
王葆
复习导入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为什么要强调自己是普通人呢?
说明这宝葫芦的秘密是一个故事。
(一)学习1-4自然段。
课文解读
用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造句。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
今天并不是星期四,也不是星期五,是我们最盼望的星期六。
·
·
·
·
·
·
随堂演练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用故事交换达到奶奶的要求,充满童趣,也说明了“我”爱听故事。
体现了奶奶对“我”的爱。
(二)学习5-18自然段。
1.思考:奶奶为什么会给王葆讲宝葫芦的故事?
课文解读
2.奶奶都会要求“我”做什么呢?“我”又是怎么做的?(朗读课文5—1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讨论交流
1
洗脚
(要求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2
剪脚指甲
(要求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
·
·
·
·
·
还有哪些事情“我”也会要求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呢?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
奶奶要求我做什么,我就让奶奶讲故事。
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能让王葆如此着迷呢?
思考:奶奶给“我”讲了几个宝葫芦的故事?
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
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
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
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
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品读课文
张三劈面得了一个宝葫芦。
想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实现愿望
奇妙
李四游龙宫得了一个宝葫芦
希望有一条大花狗
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


实现愿望
奇妙
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了一个宝葫芦。
赵六掘地得了一个宝葫芦。
【宝葫芦】
要什么有什么,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羡慕
3.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1)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理清讲故事的层次。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中间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2)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请你根据文中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新故事。
不局限于已有的内容,可充分发挥想象力。
张三很善良,虽然自己很穷,但是还经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人。一天早晨,他打开大门,发现一个白胡子老头躺在大门外的路上。他赶紧跑过去把老人扶到家里,给他倒热水喝,把家里仅有的馒头拿给他吃。老人喝了水、吃了馒头,恢复了力气,把身上的一个葫芦摘下来,送给张三。张三再三拒绝,但老人执意要把葫芦送给张三,张三只得收下葫芦。
夜里,葫芦散发出亮光,并说道:“主人,只要你说出想要的东西,我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张三喜出望外,他想:“我要吃水蜜桃。”于是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从此,他想要什么就会出现什么,善良的张三把东西分给同村的人,人们都跟着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品读课文
在《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中,做梦、钓鱼等都会得到一个宝葫芦,就连在路上走也可能会得到一个宝葫芦。
4.你想拥有这样的宝葫芦吗?你会怎样得到它?又会让它帮你实现什么愿望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讨论交流
思考:
1.“我”遇到哪些困难,幻想宝葫芦会怎样帮助“我”?
(三)学习19-21自然段。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
8
想象力丰富
说明王葆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2.创编故事
宝葫芦会怎样帮助他呢?
正当王葆发愁的时候,宝葫芦悄悄地把王葆的同学计算出的答案写在了王葆的算术题后面,就这样,王葆凭借宝葫芦的帮助,学习成绩由倒数变成了名列前茅,王葆很高兴。在一次考试的时候,宝葫芦又把同学的试卷和王葆的空白卷调换,恰巧被老师看见,王葆羞愧得抬不起头,从此沦为同学的笑柄。
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宝葫芦。
在王葆的向日葵长得比不上其他同学的时候,王葆想到的不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现状,而是寄希望于宝葫芦,说明王葆不求上进,耍小聪明。
宝葫芦会怎样帮助他呢?
宝葫芦立刻领会了王葆的想法,让王葆的向日葵长得又粗壮又美丽,当秋天到来,别的小朋友的向日葵长出累累硕果的时候,王葆的向日葵依然开着美丽的花,不见一粒果实,王葆又一次低下了头。
细读语言描写,体会课文中王葆的形象。
淘气、机灵、充满想象力。
品读课文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俏皮的语言,可见王葆的顽皮。
语言描写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自问自答,活泼淘气
语言描写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看似严肃,实则淘气、可爱
强调自己的普通、平凡,说明所讲的故事是真实的。
品读课文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和奶奶立“规矩”,着实淘气
品读课文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语言、动作描写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王葆和奶奶立下的规矩


语言描写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语言描写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每次奶奶都讲宝葫芦的故事


语言描写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充满想象力
品读课文
假如你拥有一个宝葫芦,会用它来做什么?
示例:我会用它来造一种容器,它能把地球上的废气、废水、废渣全部收集起来,再把它们变废为宝。这样,天就变蓝了,水变清了,山变绿了。
讨论交流

)、(
)、(
)、(
),他们都靠宝葫芦实现自己的愿望,王葆也幻想自己能得到(
)。
张三劈面得到宝葫芦
李四游龙宫得到宝葫芦
王五得到宝葫芦
赵六得到宝葫芦
宝葫芦
课文主要讲奶奶给王葆讲故事:
课堂小结
自我介绍
都得到了神奇的宝葫芦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奶奶讲故事
王葆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幻想有一个宝葫芦
思维导图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后,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王葆的结局会怎样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拓展延伸
王葆想给学校盖一个三层的宿舍楼,就让宝葫芦变一个出来,当他得意洋洋地带着杨叔叔来到学校后面的操场上时,操场上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杨叔叔以为是王葆在说大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片段赏析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一天他在梦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就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开始他很高兴,但最后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最后他把宝葫芦的秘密说了出来,再也不要它了。
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