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书本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互换。
2、通过爱心义卖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人民币教具、装有人民币学具的红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让你们猜一个小谜语。
“兄弟姐妹真不少,样子有方也有圆,没有脚也能走四方,买买东西少不了它。”谜底:钱(人民币)。
师:钱除了买东西以外还能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储蓄、爱心义卖等。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红包,你们猜猜红包里放了什么?钱在数学中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揭题)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不同面值的纸币
1、进行分类。
师: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吗?按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
初步感知。
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第五套人民币的纸币吧。
师:在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能找出来吗?找到了这些共同的特点,再来看看这些人名币有什么不同点?仔细观察,这张100元人名币的正面和反面分别有些什么小秘密?
3、小组合作。
师: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打开红色的压岁包,互相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币值是多少?并且说说你是如何辨认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辨认方法多。
4、交流方法。
师总结辨认方法:我们可以先看数字,再看数字后的文字。(单位)通过数字、文字、颜色、大小和图案这几方面去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5、游戏巩固。
师:我准备了很多人民币,现在我任意拿出其中的一张,你要马上告诉我这张人民币的面额是多大的。(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每张人民币的反面都印着什么风景?
师:认识了第五套人民币的纸币,小丁丁想带我们一起认识一下硬币,你们愿意吗?
认识不同面值的硬币
1、初步分类。
师:你们能将这些硬币分成三大类吗?(出示1元、1角、5角、1分、2分、5分的硬币)。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单位相同的人民币可以放在一起。
2、认识单位。
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同桌互说人民币的单位。
3、按类整理。
师:你们能按元、角、分的单位整理黑板上的人民币吗?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又有哪些?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
出示:爱心义卖的购物主题图。
巩固人民币的单位。
师:我们来看看,小丁丁他们学校的义卖活动都卖些什么?谁能说说这些商品的价格?
小结:人民币单位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相加。
2、认识元和角的关系。
师:小巧想买1元的橡皮,她的钱够不够买?
引导学生知道元和角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
3、认识角和分的关系。
师:小亚想买一张1角的贴纸,可是她的储蓄罐里全是一分的,怎么办?
引导学生知道角和分之间的关系: 1角=10分
(板书:1角=10分)
小结:人民币单位间是十进制的关系,不能写成 1=10。
齐读:1元=10角 1角=10分
4、灵活运用人民币
师:丁丁想买一把1元的尺,如果你是小丁丁,你准备怎么买?
(他的口袋里有2个5角和5个1角)
生1:拿2个5角。
生2:拿1个5角和5个1角。
巩固练习:
我会认:
被挡住的人民币是什么?
①50元 ②20元 ③100元
(2)被挡住的人民币是什么?
①1元 ②5角 ③2分
我会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换?
一个5角可以和( )个1角互换。
一张5元可以和( )张1元互换。
一张10元可以和( )张1元互换。
一张20元可以和( )张10元互换。
一张50元可以和( )张10元互换。
一张100元可以和( )张10元互换。
一张100元可以和( )张20元互换。
一张100元可以和( )张50元互换。
四、总结延伸:
1、今天你学得到了什么?
2、出示第四套人民币及其他国家的人民币供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 元 角 分
1元 = 10角
1角 =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