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第三单元 慷慨之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职高语文第三单元 慷慨之词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4-16 20:44: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钟丽思  本文向读者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精彩对话,这次对话的地点是巴黎,对话的双方是大胡子教授和中国留学生,面对大胡子教授咄咄逼人的提问,中国学生不卑不亢的态度,有理有节的回答,维护了国格和人格,并以敏捷的思维、睿智的语言赢得了外国教授的“脱帽致敬”。走近作者  钟丽思是1988年赴法国留学的女作家,现为法国某电影制片厂编导,兼为《天下华 人》法国主笔、《看世界》杂志专栏作家。《顽童时代》是她自传体小说系列的第一部。 在《顽童时代》中,作家用温情的笔触,细腻地描述了自己童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在出版前, 作品就已在海外华人中广泛传阅,并被誉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自己的《爱的教育》” 。  “我”和教授的整个对话过程可分为几个回合,各围绕什么问题展开?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关于国籍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教授“我”针对提问针锋相对 机智幽默其他辩论技巧表 现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无边眼镜有人窃笑全班哄笑竖起拇指关于国籍教授“我”顺势切入联手而战无懈可击其他辩论技巧表 现挺直了胸膛当即冷场慢慢地说台湾同学: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教授“我”紧追不舍避实就虚轻松应战其他辩论技巧表 现盯牢了我
搓搓手又有了笑声也朝着他笑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教授“我”另辟蹊径反戈一击气壮山河其他辩论技巧表 现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开随即升起狠狠地用眼盯着教授辩论后教授“我”与台湾同学表现眼睛明亮、笑容灿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并排走、不约而同、喝咖啡大胡子教授形象分析教学严谨、教学水平高超、为人正直、真诚友善的学者“我”答辩技巧分析思维敏捷、随机应变、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自信自强、维护了国格和人格其他人态度友善关注中国努力维护自己的国格,树立自己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课件12张PPT。将进酒李白诗歌朗读背景简介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弄清结构起兴饮酒作乐劝酒酒后吐真言诗歌赏析1.以黄河起兴有何作用?  感叹时光易逝,奠定了全诗的基调。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全文主旨痛苦、愤激3.引用典故,用意何在?  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悲愤激狂放欢4 .重点赏析:全诗的感情怎样变化?感情基调是什么?愤激诗歌小结1.“钟鼓”的内涵。2. “古来”两句:“圣贤”不仅指孔孟,还包括那些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贤士。他们被排挤,遭冷落。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行径,不再抱幻想,决心逃于酒乡。
夸张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如:
“一饮三百杯”表现豪爽;
“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3.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与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关。名句赏析你最喜欢本诗的哪一句?对你有什么启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洒脱、淡泊名利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拓展训练
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李白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简要谈谈。课件12张PPT。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时间:1963年8月28日;
地点: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
场合:25万黑人大集会上。? 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 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1.确立明确的中心2.选择典型生动的材料3.有清晰的思路4.注意语言风格演讲词演讲词三多
多用短句、多用整句、多用修辞
内容方面
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1.马丁·路德·金追求的梦想是什么?
  他的“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而美国的梦想是“人人生而平等”。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黑人与白人应该情同手足,携手并进,都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也是美国民权运动的“梦想”。
2.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   “空头支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指的就是政府没有实现对有色公民的诺言,没有维护有色公民得到自由和正义的权利。 3.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爽朗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秋天”。
“酷暑”一是揭示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4.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表现了什么?)   “这个信念”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交响曲”表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黑人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5.“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对于黑人而言,在政治上,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在经济上,享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6.朗读第9~14段,体会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手法?找出来并试着自己演讲一下。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大量使用排比手法。如第2段、第5段、第10~13段以及文章最后连用6个“我梦想有一天”,都是比较典型的集中使用排比句的段落。
写作特点
1.具有很强的对象感和现场感
2.具有可说性和可听性
3.运用修辞方法(排比、比喻)增强感染力
思考 你的梦想是什么?课件10张PPT。赤 壁 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词皆独步一时,书法、绘画无所不能,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一生著述宏富,有《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作者简介思考: 本文写景部分(1~2段) 分别展示了什么样的境界?境界一 舒畅飘逸、超然物外友人相聚、泛舟江上
畅饮美酒、咏诗诵文
迎风赏月、水色相映境界二 箫歌互答、悲喜交集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箫声愁怨思考: 品味文中写箫声的句子, 体会其营造的意境。思考: 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从何而来?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句子。由古豪杰与自己处境比较生悲
            
由宇宙间无穷与须臾对比生悲
由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生悲思考: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提示:照应前文写景作答) 变与不变
从变的角度看:
天地万物瞬息万变;
从不变的角度看:
万物人类永远存在;
人要尽享自然,陶醉
其怀抱;丢弃个人情
愁,保持旷达乐观。苏轼的性格与经历
宦海浮沉 几起几落
旷世才华 气质浪漫
个性独特 几经磨难
刚正不阿 恪守信念
胸怀旷达 境界高远讨论: 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人生感悟? 提示:可结合自己或名人的人生际遇思考。  1.海伦﹒凯勒
2.奥斯特洛夫斯基 3.贝多芬 4.司马迁 … …课件11张PPT。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伟大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背景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悼词的特点1.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2.追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3.对死者的悼念。结合悼词的特点,分析课文结构1.追述马克思的逝世。
2.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
3.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为什么恩格斯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2.第2段所写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纲,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方面的贡献。
3.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理论贡献(两个发现);实践贡献(宣传、组织)。思 考4.怎样理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5.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这是对其一生最好的总结。
6.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你对他又有哪些了解?
马克思首先是一位思想家,他一生有两个重要发现;其次他是一位革命家,积极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另外,他还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写作特色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
2.语言准确严密。
3.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讨论以下是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
“你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考一切。”
讨论:我们该如何学习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课件16张PPT。情境口语 据理力争巧用比喻善用排比委婉缓和以谬治谬  在据理力争时既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尺度和分寸,也要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和技巧。据理力争的方式和技巧以理服人巧用比喻一 “聪明”与“勤奋”对个人的成功来说,是两者同样重要、还是其中一个更重要呢?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你如何用恰当的比喻来说明?巧用比喻一  聪明与勤奋犹如鸟之双翼,人之两腿,须臾相伴,缺一不可。要做好一项工作,懒惰的智者和勤奋的白痴都不能胜任,因为他们是单足而行。
  如果对某一方面有所侧重,这一般不会影响工作,因为这只是跛足而行。但与一双健全的腿相比,其速度和耐力还是明显逊色。巧用比喻二人生应该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呢?你如何用恰当的比喻来说明?  人生好比吃葡萄,一种人总是挑好的先吃,另一种人则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我们不能评判其态度的好坏,但我们知道,第一种人留下了回忆,而第二种人留下了希望。巧用比喻二is_is283_057.jpg, www.icpress.cn善用排比 增强感染力说理充分感情充沛以理服人增强语势以情动人  请查阅本教材第13课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说词,在文中找一找用排比来说理的段落。优势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善用排比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的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位可怜人胸前挂着“自幼失明”的牌子,向过往的行人乞讨,但同情者寥寥。后来,一位诗人在他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从这天开始,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施舍。委婉缓和一你知道诗人写了一句什么话吗?这句话是委婉缓和一评价
  这句话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失明者的悲惨境遇,又切合了当时当地的场景,具有丰富的内涵,比“自幼失明”这样直白平淡的表达,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同情。“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美国总统罗斯福年轻时,曾在海军担任机要职务。有一次,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保密规定不能违反,但对待朋友又不好直接拒绝。委婉缓和二  如果你是罗斯福,你该怎么回答才能说服朋友放弃打听呢?委婉缓和二罗斯福:你能保密吗?朋友:能,当然能,我会守口如瓶。罗斯福回答:那么,我也能。  如此回答,显得含蓄而简练,点到即止,而对方也能恍然大悟,了解罗斯福的难处,就自然不再追问了。以谬治谬一  一个男孩去面包店买了一个两便士的面包,他发现面包比平时小得多。
  男孩问:“你不觉得这个面包比平时小吗?”
  老板说:“哦,这不要紧,面包小一点,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  面对老板的诡辩,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该怎么办呢?小男孩没有和老板争论,只留下一个便士就走了。
老板叫起来:“嗨,你还没有给够钱呢。”
小男孩:“哦,不要紧,这样你数起钱来就方便多了。”  小男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用诡辩揭穿了老板的诡辩。以谬治谬一以谬治谬二  以谬治谬的要点在于,要抓住对方谬论推理的基本结构和表述方式,然后选取另一类可以与之相喻相仿相对照的事物加以推论,得出一个能给诡辩者以某种损害的结论,从而产生反难或反责的效果。  家长常教育小孩“饭前要洗手”,如果小孩不听还要诡辩,家长该怎么办呢?请你和同桌一起,开动脑筋,设计一段以谬治谬的对话,说明这个道理。妈妈:洗完手再吃饭。小明:我才不洗呢!妈妈:为什么?小明:手洗干净了,还会脏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何必多此一举?所以,我不干这种傻事。妈妈:那好,你也不必吃饭了。(拿走饭菜)以谬治谬二小明:哎,你拿走我的饭菜干什么?妈妈:免得多此一举,干傻事啊!吃饱了,还会饿的,何必像洗手一样多此一举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