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5 19: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鱼我所欲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复 备 人
时 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动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4.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
重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难 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过 程 设 计
主 备 栏 复 备 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PPT显示名言,谈体会: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导入: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像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
2.简介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3.补充“性善论”?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二、朗读课文,读清句读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提示: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随文指点一些读错的字音、不易把握节奏的句子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箪 dān 乡xiàng  羹gēng  蹴cù  
停顿:(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是/亦不可以已乎
3.教师点评。
三、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句式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学生熟读,力求背诵。)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重点第一节)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
2.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3.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5.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思想(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五、合作探究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都是美味的食物,但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廉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节。
2.作者在文中提出什么观点?
(讨论: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何作用?)
教师明确:
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 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二、质疑解疑,疏通文意(重点第二三节)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
2.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3.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5.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三、理清思路,把握论证的方法
提问: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论据,讨论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的思路。同步完成板书)
随机引导讨论:
1.“所欲、所恶、患”的内涵。
2.“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教师明确: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
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讨论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
四、课文小结
第三课时
一、回顾总结
二、探讨本文的写作特点
1.文章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2.写作特点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3)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三、拓展延伸
1.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明确“义”的内涵。
2.文中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
答:“本心”指的是善良的本性(羞恶之心)。有的人会“失其本心”是为物欲所蔽。
3.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答:南宋文天祥坚决抵抗侵略,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4.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 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
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5.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四、小结
五、作业
校本练习
教学反思:
第 1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