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題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
米
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
选
题选
后,用2B铅笔把答题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答题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本卷
要》(上)第一至第八单
择题(本
每
土
每小题
有
取
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
经进入文明
如大汶
晩期、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
下
图片能够反映的主题是
三国期立形势图
东晋十六国形势
A.政治
逐渐南移
B.政权
C.少数民族的不断汉
D.统一国家建
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民族制度,元政府利用民族矛盾制造的等级差异,以希望借此来巩固其
统治。这一制度是
省制
农
C.猛安谋克
四等
4.宋代时大量南方水果北运,且用途广泛,除直接食用外,还大量投放市场,用来做菜肴、饮料
药品等。这反映出当
农耕经济的发
上生活的
C.商业活动的繁荣
D.重商观念的兴盛
期末考试·历史试
页(共6页)
下图反映了明朝政府架构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
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B.避免行政管理的
C.减轻
政务压力
D.有效协调
权
统计,《农政全书》征引文献就有225种之多
是“杂采众家”;在此基础
融
人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这说明《农政
具有总结性和创新
B.主要对前人农书进行系统译述
是徐光启个人的贡献
D.展现古代农业世界领先的地位
代史》中说,这一战争是
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
关系至此逆
被不情愿地拉入
战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B.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
C.改变了列强侵略
方式
促使列强掀起
弯事件给了李鸿章等
刺激;1874年12月
上《筹议海防折
提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警世名言。据此可推知洋务派欲将
A.设立发昌机器厂
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筹建强大海
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这一“质的飞跃”体现在
戊戌变法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B.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C.是一场自
的改
施中没有涉及君主
下列图片反映
代中国历史上四次救亡图存的运动
以推翻清王朝
充治
为目标的是
含器
维新变法运动
北伐战争
太平天国动
品
D.②④
期末考试·历史试
页(共6页)2020~2021学年度上学
提示及评分细则
D
图知图
图中有周
有周王室贵族召公奭封国燕、功臣吕尚封国齐,结合所学知
实行的分封制。(4分
图中有岭北行省
行省等,今天
东地区
省管理,且对于吐蕃
直属
央政府的宣政防
要练所切们读这人民地有装
学知识可知,这是
朝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4分
历史信息
路运动”武昌起义”“全国十几个省独立”等
爆发了保路运动,清政府处置失当,将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人投入监狱,引发
的群众示
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
起义
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这次起义不是孙
总理的同盟
名义直接领
者都是名不见经传
社会各阶层均感意外和突然,这说明武昌起义确实有其
和突发
晚清政权统治下的各种矛
积累到爆发的临界点
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乃
文化,而武汉就是这一实践的受益者。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成为辛亥革命的启蒙者和实践者,成了推翻
最强有力的掘墓
武昌起义胜利
湖北、广东等
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
这说明武昌起义爆发具有必然性。(9分
观点:高歌凯进却潜伏危机。(2分
历史信息:“武昌起义”“全国十几个省独立”清帝退位”袁世凯就
大总统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这是
省相继摆脱清朝统治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呈现」
浪潮迅速铺向全国的同时,一大扎
僚、立宪派混进革命队伍,他们相互勾结
随时准备着破坏革命
议进入关键时
军越来越敌不过北洋军,内部这部分旧官僚和立宪派大造声势鼓吹在共和前提下服从袁
凯,甚至暗中破坏革命军后勤补给来进行篡权活动,使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濬伏着严重危机。袁世凯
命党的共和要求,对清政
叽就任
大总统。表格以时间轴为线索,展示了辛亥革命过程的曲扌
仓促起事
异常
历史信息:“武昌起义”“全国
等。(4分)
爆发,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镇压,造成
区兵力空虛,湖北
武昌起义之
纷纷响应。在随后近
几个省脱离清政府而独
统治土崩瓦解
华民国成
线索,串起相关
观地展
的发展进程。(8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8.表现
战开始后,国民党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形成了国民党政
共领导的
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出晋察冀、晋绥等多块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
成抗日的前线。(6分
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两个战场以
时存在
摩擦。(4分)影响
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国民党挑起的反共摩擦
想:法治高于德治
集权;重农重战;重视社会控
功对社会阶层的整
作用:重新整合国内各阶层
对民众的控制;摧
族政治;适应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的大趋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
分,言之有理即可)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