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1《海陆分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1《海陆分布》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5 14: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表表面的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能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判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海峡等。
通过学习地理概念、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填图技能。
【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概括。
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尝试运用已经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中其他地理事物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关爱地球家园的情感。
利用众多的图片,培养审美情趣。
【本节知识点】
海陆分布
大洲和大洋
海陆分布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及特点。
2.用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及所占比例。
3.认识大陆、半岛、岛屿和海峡。
【自主学习一】
读教材第32页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第34页第一自然段,
完成下列要求。
1. 说出地球表面的构成。
2. 知道海洋和陆地各自所占的百分比。
3. 了解海洋、陆地彼此连接与否。
4. 说出海、陆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5. 读出各类半球中海、陆面积的大小。
6. 知道海洋、海峡、陆地、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
【自主学习二】
读教材第33页“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
1. 说出陆半球、水半球的含义。
2. 分别说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中心位置。
3. 说出陆半球包括的主要陆地的名称。
4. 读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合作学习一】
从图3.1中认识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图3.1 全球海陆的分布
【概括总结】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合作学习二】
从图3.2中认识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图3.2 南北半球海陆分布
【概括总结】
从南、北半球看,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南极地区大部分是陆地。
【合作学习三】
从图3.3中认识水陆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图3.3 陆半球和水半球
【活动】
从图3.4中判别大陆、半岛、岛屿、海峡以及海洋。
图3.4 大陆、半岛、岛屿和海峡
【概括总结】
海洋是陆地表面广阔而连续的水域,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的边缘。海峡是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狭长水道。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其中面积广大的称大陆,面积较小的称岛屿,陆地深入海洋的部分称半岛。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半球和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半球和______半球。(填“南、北、东、西”)
2. 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_____海洋面积。(填“>”或“<”)
3. 北极点周围是 _____,南极点周围是 _____。(“陆地”或“海洋”)
二、想一想:“海”和“洋”是一回事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把海和洋相提并论,其实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从面积上看,海的面积小,洋的面积大;从深度上看,海的深度小,洋的深度大;从盐度上看,海的盐度随环境变化有所不同,洋的盐度则比较稳定在35‰;另外,洋有自己独特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但是,海和洋又是相互联系的,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洋的边缘,比洋更接近陆地。
【拓展探究】
你知道大海的颜色吗?
我们经常用“蔚蓝色”来形容广袤无垠的大海,可是当我们翻开地图的时候,会有黄海、红海、黑海、白海映入我们的眼帘。
你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太阳的光线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束射入海水之后,不易被吸收,而是被悬在海里的细微浮体散射和反射,所以我们看到的海水就是蔚蓝色的一片。
但实际上,当某种海水的变色因素强于散射所产生的蓝色时,海水的颜色就变得五彩缤纷了。
我国的黄海,由于河流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又黄又混浊的泥沙染黄而得名。
红海,由于此处的水温和盐度较高,成片的珊瑚和红褐色的藻类大量繁殖,故海水成浅红色。
黑海,这里海底沉积大量的污泥成为这里海水变黑的主要因素。
白海,海岸白雪不化,海面被白雪所覆盖,白雪强烈的反射作用使我们看到大海一片白色。
大洲和大洋
【学习目标】
1.知道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并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观察它们的轮廓特征。
2.通过学习“大洲和大洋”,构建起“脑海中的世界地图”。
【自主学习一】
读教材第34页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大洲的概念。
2.按面积由大到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
3.知道相邻大洲之间分界线的地理事物名称。
【自主学习二】
读教材第35页文字和第36页的“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七大洲名称的全称、寓意和由来。
2.知道海洋的概念。
3.从相对位置、面积比例、深度以及温度、盐度受大陆影响等方面比较海和洋。
4.知道洋所具有的两大独特系统。
5.知道按所处位置的不同海的分类。
【合作学习一】
从图3.5中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完成36页图上所得第一题。
图3.5 七大洲、四大洋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这是一幅东西半球图,图中的横线为赤道。
(3)图中蓝色表示海洋,其他不同的颜色表示大洲。
(4)图中已填注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5)大洲中的数值为该大洲的面积数据。
(6)比较图中提供的面积数据,对七大洲由大到小排序。
(7)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规律总结】
大洲、大洋的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考虑。
【概括总结】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亚洲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地跨南北半球,主体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东、北、南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4)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5)赤道穿过的大洋和大洲有: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南美洲。
(6)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合作学习二】
从图3.6和图3.7中找出相邻大洲的分界线名称。
图3.6 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
图3.7 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通过不同的颜色分清图中大洲和海洋的范围。
(3)找出图中山脉、河流、海峡、运河、海域的名称。
【概括总结】
相邻大洲之间除海洋外,多以山脉、河流、海峡和运河等作为分界线。
【合作学习三】
从图3.8中知道四大洋的名称及其面积大小。
图3.8 四大洋面积的比较
【读图提示】
(1)知道四大洋的名称。
(2)图中数值为大洋面积,单位是万平方千米。
【概括总结】
地球上广阔的水域,被大陆分开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活动一】
读“世界大洲大洋”图,仿照非洲、南极洲简图的画法,绘制出其他大洲的几何轮廓,并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世界大洲大洋
【绘图指导】
(1) 读图名。
(2)认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
(3)描绘各大洲的轮廓时,要舍去图中的小弯曲,用直线构成几何轮廓略图。
(4)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大洲、大洋的名称。
【活动二】
读下图,说出海洋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海洋为人类提供鱼虾、海盐等丰富的水产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品,休闲娱乐场所和便利的海上交通运输等。
【板书】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 以运河作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 )
A. 欧洲和亚洲 B. 非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北美洲和南美洲
2. 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 )
A. 北美洲和非洲 B. 南美洲和南极洲
C. 亚洲和大洋洲 D. 亚洲和欧洲
3. 某铁路建设公司要到这样一个大洲去工作:它地处北半球,西临世界第二大洋,东面与另一个大洲相连。 这个大洲是 ( )
A. 北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欧洲
二、填图题
在图中的恰当位置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拓展探究】
大洲、大洋“之最”知多少
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约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水体最深,平均深度为4028米,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海洋最深点;岛屿最多,有10000多个,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45﹪。
在七大洲和四大洋中,还有许多的世界“之最”,比如世界最大的海、最大的珊瑚岛、最大的半岛、最浅的海、最淡的海、最大的岛屿、最长的海峡……你知道多少“之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