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4 13:3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清河中学吴雪丽
【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本文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1943年)时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 本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文中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通过默读、分角色朗读、感悟、交流等,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以此加深对人物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已基本适应初中的阅读教学,初步掌握了对人物刻画的方法。这是本单元第二篇和鲁迅相关的文章,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但是,写文章的年代和当代距离较远,因此,学生对文中一些关键句的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风采,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文特点制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

重点:
感受鲁迅先生的精神。
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
人物的方法。
难点:
由于鲁迅的生活年代离学生的生活较遥 远,学生年龄较小,没有中国近代的历史知识, 更没有生活的体验,因此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法:对这篇回忆性文章,我将以学生合作探究教学为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同时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 :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独学、群学、教师点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表达分析能力,和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一、链接导入:
【教学过程】
导言:巴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在巴金的《悼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投影,指名读:
悼鲁迅先生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远僻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过渡语: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是不是特别的想了解一下鲁迅这个人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文章的朗读,使学生能快速入境入情。与作者同悲同喜。体会出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
二、提炼研究主题。
【教学过程】
自由快速默读第一部分提问:鲁迅先生去世了,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周晔见到了怎样的情景?作者的情感主线是什么?
导言:见到此情此景,周晔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麽多人的爱戴?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因为鲁迅生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因此人民爱戴他。)
设计意图:
从这一问题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围绕中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复习回顾
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分别是什么?
(二)自学理解:找到你认为印象最深的一个小故事,默 读,想想从中你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画出有感受的 句子。
设计意图: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带着中心问题默读课文,画批语句
1、谈《水浒传》
问:从谈《水浒传》的故事中,你体会出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小结: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读书认真,并且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
(三)在自学基础上组织学生以群学、全班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鲁迅,理解重点句。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谈“碰壁”
(1)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
作者“明白”的对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
过渡语:由“碰壁”谈起,虽然这场谈话谈笑风生,可是当时人们心情并不轻松,因为他们言谈中无不流露着对敌人的憎恨。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理解句意,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
3、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导读:黄昏时,北风怒号着,在阴暗的街道边,——学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问: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生自读后交流)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词,想想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你看到了吗?快速找一找,从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证明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长一段时间。(生寻找后交流)
(2)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生活中,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品析动词。体会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情感。体会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自读画出这部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组内交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体会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式。进一步感受鲁迅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四、拓展天地,总结全文。
1、出示巴金的文章《悼念鲁迅》节选。齐读感悟。
2、总结: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 也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五、作业。
片断练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一个最熟悉的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关心下一代
讲“碰壁”--------憎恶黑暗社会 爱憎分明
救护车夫-------同情劳动人民 为别人想的多,
关心女佣-------怜爱劳动者 为自己想的少
【板书设计】
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