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雨(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2.分析本文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3.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4.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多元解读作品的能力。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剧作家。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此后曹禺又接连创作了《日出》《原野》,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曹禺曾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成话剧,从而达到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执行主席等职。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雷雨》创作于1933年。1931年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出生于没落封建家庭的曹禺,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曹禺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戏 剧
戏剧的概念: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
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看,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可以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戏剧的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的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点: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2.写对字形
词 语
易错字
?
词 语
易错字
纺chóu
绸
惊è
愕
chóu怅
惆
上è
颚
zàn且
暂
tí哭
啼
天qiàn
堑
dì听
谛
kū窿
窟
lì声
厉
苍qiónɡ
穹
经lì
历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4.词语辨析
如梦初醒 醍醐灌顶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相同点:都有“醒悟”的意思。
不同点:“如梦初醒”是自己主动地觉醒,“醍醐灌顶”是使别人醒悟。
例句
①“低头族”严女士在候车厅一直玩手机游戏,对钱包在不在全然不知。直到站务员发车前喊话才如梦初醒。
②他听完张老师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决定再也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了。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本文以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本家的自私、虚伪、贪婪、冷酷,猛烈地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分析矛盾冲突,把握戏剧主题
1.周、鲁两家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之间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的对立,使他们必然产生矛盾冲突。从整个戏剧来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2.课文开头有一段舞台说明,有何作用?
提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同时也感染、影响了读者,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把读者带入戏中。
3.根据课文中的时间和地点提示,概括鲁侍萍的人生遭遇。
提示: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4.文章以《雷雨》为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①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②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变革现实的“大雷雨”正在酝酿,即将来临。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二】 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戏剧语言
5.请结合全文,概括剧中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形象特点。
提示: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冷酷、虚伪、残忍、奸诈。
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她善良、正直,虽备受屈辱,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
鲁大海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同时也显出经验不足、鲁莽等弱点。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6.周朴园作为这部戏剧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其社会意义是什么?
提示:周朴园是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是虚伪矫情的资本家。作者通过对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血肉联系。
7.在本剧原稿中并无“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句话,作者在修改时为什么要加上这句话?
提示:加上这句话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慈母在离别了三十年的亲生儿子面前想认又不敢认的悲哀,表现出鲁侍萍爱与恨、希望与失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如果没有这句话,就减弱了感染力。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8.《雷雨》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提示:《雷雨》中的人物语言精练、生动,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和动作的趋向性。剧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有相应的变化。如周朴园与鲁侍萍30年后再度相见时逼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话虽很少,但一下子撕下了周朴园对鲁侍萍怀念、忏悔的伪装,将他只考虑个人名誉的自私本质展现了出来。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提示:在《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体现在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上,应该说这种怀念是真实的。要点:①婚姻不如意,难免怀念起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②急于了解当年的情况,想为侍萍修墓。同时这种怀念又是虚伪的。要点:①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想把她永远打发走;②维护家庭地位,维持“好父亲”的形象。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运用个性化语言写人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对用词和语气上的处理,也都有相应的变化。
人物的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企图用金钱来打发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而侍萍的话语,也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这样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迁移练笔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做到“四个符合”: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符合人物的职业习惯,符合人物的品格修养。请根据这一要求,写一段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力求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200字左右。
示例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没瞎说呢,大家都看见了。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如何分析戏剧的语言
学会品味戏剧语言,是把握戏剧冲突、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领悟戏剧艺术魅力的重要能力。掌握品味戏剧语言的知识与方法至关重要。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人物的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学会品味戏剧语言,是把握戏剧冲突、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领悟戏剧艺术魅力的重要能力。掌握品味戏剧语言的知识与方法至关重要。如《雷雨》中的语言极富个性,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态度,鲁侍萍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鲁大海直截了当的语言等,都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人物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
1.分析舞台说明,体会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辅助作用
如课文《雷雨》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奠定了悲剧情调,烘托出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也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冲突的爆发做了铺垫。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2.分析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作用
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入手。
(1)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化的语言符合人物性格,是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本质的语言。老舍说过,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分析时抓住那些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与众不同的语言,有助于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雷雨》中,当周朴园认出侍萍时,他先是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后又转了语气,“你可以冷静点”。三言两语就勾画出周朴园冷酷、虚伪的个性。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2)人物语言有动作性,并不是说可以用台词来代替人物动作,而是说可以用台词来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细致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说人物语言要能展示性格,表示意向。读者或观众从台词中可以了解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雷雨》中,周朴园发现面前的“下人”是侍萍后,立刻撕去了“怀念旧情”“弥补过错”的虚伪面纱,责问“你来干什么”,他以自己的心理来揣度侍萍;“谁指使你来的”,他认为侍萍一定是受人指使来敲诈他的,于是感到害怕、愤怒,他的台词暴露了他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侍萍则以一句“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展示其内心思想感情的风暴,痛苦、愤怒的感情充斥其内心。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波澜,通过动作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3)戏剧语言,要求含蓄凝练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片言百意”,使观众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潜台词。潜台词,通俗地说,就是除话的表面意思之外,还隐含着没有说出来的更深一层的意思。我们阅读时,要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如《雷雨》中蘩漪与四凤有一段对话,蘩漪想从四凤嘴里打听周萍的消息,但不便显得过于急切,暴露自己与周萍的暧昧关系,四凤也怕蘩漪知道她与周萍的关系,于是一问三不知,使得蘩漪很是不快,因此蘩漪“(看了她一眼)嗯?”,其潜台词是:你真的不知道?四凤小心翼翼,蘩漪未达目的,加紧追问,慌忙心虚中露出“天机”,最后她“(注视着四凤)嗯!”这一声“嗯”的潜台词是:“你知道了也没关系,我也不掩饰了,我就是问大少爷。”抓住这些精练、含蓄的语言,体味其中的潜台词,不难体会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答题方法
1.分析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辅助作用。
2.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分析人物语言。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玩偶之家(节选)
(挪威)易卜生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拘束,我也不受你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 拉 哦,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哦,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有删改)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陌生人”指的是谁?对此二者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参考答案:“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这样称呼自己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所以海尔茂对娜拉来说就像一个陌生人。
解析:这道题前两问考查指代,根据上下文不难推知。关键是第三问。之所以这样称呼,在于本戏剧的戏剧冲突,即两人之间的矛盾。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2.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奇迹中的奇迹”指两人都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娜拉通过这句话向海尔茂表示不相信自己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解析:第一问仍然考查指代,答案的依据在下文,但要进行合理的概括。第二问表明了娜拉对这种家庭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婚姻未来状况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