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

文档属性

名称 说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4 14: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说“屏”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 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
3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屏风的知识。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弄懂文中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屏风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但在古代,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人为什么对屏风情有独钟呢?且看《说“屏”》一文是怎样为我们介绍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结合“研讨与练习一”〗
(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采用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作者采用逻辑顺序,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①屏风的作用:室外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②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③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3)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如何?作者写作此篇的用意何在?
【作者喜爱屏风,对屏风充满赞美之情。作者写作此篇是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很好地吸收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并使之在新社会有更好的发展。】
(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文中用了引用、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作诠释:“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举例子:“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分类别:“按屏的建筑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四、理解文中诗句,体会语言的生动而富有文采的特点〖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1、体会“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引用在文中的作用。
这是杜牧《秋夕》中的句子,【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意: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分析:“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全诗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文中引用该诗句的作用,“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会引用这样的一句诗歌呢?”
(抓住句子中“冷”,“轻”,“小”等字,体会诗歌中幽婉凄清的意境)
作者开篇的引用给我们营造俊逸清雅的艺术氛围,流露出自己对屏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第3自然段中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其含义何在,课文中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指青春。“忒”读tuī,程度副词,“太”的意思;“贱”指徒然荒废青春,人生价值贬低。意思就是养在深闺中的小姐不知道时光的可贵,太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
写杜丽娘被父亲长期严密地关在家庭里,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只能背诵枯燥乏味的儒家经典《四书》。后来,杜丽娘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来到这美丽的园林,欣赏了如此美丽的春景,直到这时,她才知过去十六年的韶光白度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青春即将逝去,把自己比作没有赶上春天开放的牡丹花而十分忧伤。她却无能为力,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虽然杜丽娘在“游园”时的哀怨,跟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很不协调,然而跟她的处境身分却是十分吻合的。她由“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联系到自己年轻貌美而面临着一个暗淡的未来,落得一个可悲的命运,她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在现实生活中,她没有出路,她既享受不到《西厢记》中崔莺莺游玩佛殿那样的一点自由,也绝对碰不上崔莺莺遇见张生那样的偶然机会。她没有勇气和可能挣脱封建家庭的羁绊,但又不肯放弃对爱情、自由、幸福的向往、追求。结果,她所盼望的也就在虚幻的梦境中出现了……
鉴于上述情节,我们不难看出:这句话抒发了主人公杜丽娘为自己虚度年华而无限哀怨的情感,也表达了她反礼教、反封建,追求个性自由,憧憬幸福生活的愿景。
至于作者在《说“屏”》中引用“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这句诗的意图,根据上下文语境的分析和综合,有三个作用:一是印证、补充说明屏风的含义,突出屏风之诗意特征;二是使文章语言富有诗情画意,,既增添了想象空间,又使文章更加具有文学色彩,从而吸引读者;三是为后文“……金屏、银屏、锦屏……”的分类说明作铺垫,使结构更加圆合。
五、齐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希望那些建筑师和家具师能够还屏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结尾引用诗句来表达这个愿望有什么好处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提倡屏的文化内涵,是平实的说明中流动着诗歌的韵律,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文采。充满了诗情画意,也更好表达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六、总结:文章语言的特色。
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引用,那作者巧妙的运用,展现出文章语言生动而富有文采的特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情,大量诗词的引用是行文中荡漾着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