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弈》 统编版(共3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弈》 统编版(共3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7 16:44:37

文档简介

《文言文二则——学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和韵味。
2.
会读“缴”、“诲”等词语,能借助注释推断字音。
3.
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讲的什么事,明白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学习课文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明白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学习课文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
老师基于学情查阅课文背景,丰富教学资源。
2.
学生充分预习,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明确单元语文要素
师:今天,我们将一起开始第五单元的学习。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单元导语,想一想: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说——科学发现需要的就是科学精神。
师总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文言文二则》,谁来读课题,生读。
2、方法回顾
交流预习
1.回顾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师:梳理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你积累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小结方法。
2.交流预习成果
师:我们先来交流一下预习收获,第一个谁来交流。
生交流。
师:老师也查找了关于孟子的资料,谁来读一读?第二个谁来交流。(生交流)
师小结: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出处,通过解读课题,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学习下棋的故事。
3、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读准字音
师: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
师:谁想第一个站起来读。
变红“为是其智弗若与”为这个字怎么读?
生读
方法小结:遇到读不准的字,借助注释推断字的读音是个好方法。
2.读通句子
师:字音读准确了,哪个句子比较难读通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老师给句子划分了节奏,对照注释,想一想,“思援弓缴而射之”为什么要这么划分?
生交流。师: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就能读好句子的停顿,谁想来读?
生读
师:读好句子是读通全文的基础,根据划分的节奏,谁想来读一读。
四、深入研读,理解文意
1.学习“之”的用法。
师:文中有个字反复出现了多次,是哪个字?——之。都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堂任务单,小组合作完成第一题,探索之字在文中如何理解。
生小组学习,交流。师小结:借助注释理解字的意思。
2.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师:对照注释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就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了。先来看第一个句子。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句中出现了“善”这个字,善有以下几种解释,在本课应该怎么理解呢?
生答(擅长
善于)
再结合注释,说一说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弈秋,是特别擅长下棋的人。
师:借助注释理解句子,再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容啦,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吧。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3.研读课文
(1)对比学习两种学习态度。
师:课文讲的是两个人学习下棋的故事,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习下棋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生画
读一读你画的句子。(出示句子:“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如何?
生说(一个专心致志,心里只想着下棋;一个心里只想着射天鹅或大雁)
师:再来看这两人的动作,认真学习下棋的人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就是——专心致志
什么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师:像这样的词还有哪些?生交流
把这专心致志的态度读出来,谁来读。
师:再来看另一个人,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三心二意,像这样的词还有哪些?生交流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词语。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这个句子。
(合作读)我们对比着再来读,请一位同学读红字的部分,谁来读蓝字的部分。
(2)深入分析原因
师:二人学习态度截然不同,学习结果又如何?用文中的话怎么说——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那是什么原因呢?
生交流(不如前一个人专心致志)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结合这个故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这个人学不好是智力的问题吗?不是这样的。)
作者和你一样,对第二个人的态度提出了质疑,谁来读?生读。这质疑声中是对此人的肯定还是否定?谁再来读。
生读。
师:关于此人的态度,老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实乃其
三心二意
,此谓
得不偿失


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写一写吗?
生练写,交流。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这个故事。课文学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师小结:我们正是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这个深刻的道理。
4.背诵课文。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读懂了句子,理解了课文内容,相信背诵也难不倒你,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请你试着背一背吧。
五、总结方法,拓展提升
师:《学弈》这个故事是孟子讲给弟子告子的,就是想用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例子来说明专心致志的重要性。在原文中,这个故事前面还有一句话: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
(?http:?/??/?www.?/?s?q=%E5%B0%8F%E6%95%B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今:如果,比如;
夫:使句子完整,可以不用解释
数:技艺
对照注释,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生尝试说
师:是啊,即使是下棋这样的小技艺,如果不专心致志,也是学不好的。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借助提示,说一说你的收获吧。
本节课,我借助知出处……的方法读懂课文,通过学习两个人学习下棋的具体事例,明白了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带着这些收获我们来结束这节课,下课!
板书设计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知出处,解课题
专心致志
借注释,知文意
反复朗读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