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
猜猜他是谁
书中挚友
车胤
(yìn)
22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囊萤夜读
初读正字音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
chéng
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初读正字音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再读画停顿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再读画停顿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再读画停顿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呢?
三读明文意
1.注释理解法
2.连词成句法
3.前后联系法
三读明文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注释: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
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三读明文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注释: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疲倦
广博的学问
三读明文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车胤肃敬勤勉,学习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三读明文意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要求:尝试自己理解,并小组讨论
三读明文意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灯油
白色薄绢做成的袋子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夜以继日
你能再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囊萤夜读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家贫不常得油(
)
囊萤夜读
(
)
胤恭勤不倦
(
)(
)
博学多通
(
)
家贫不常得油(
)
囊萤夜读
(
)
胤恭勤不倦
(
)(
)
博学多通
(
)
贫穷
用口袋装
家贫不常得油(
)
囊萤夜读
(
)
胤恭勤不倦
(
)(
)
博学多通
(通晓
)
贫穷
用口袋装
车胤
疲倦
古人读书法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如果你是车胤你会......
太累了快去睡吧!
夜已经很深了,快去睡吧!
萤火虫的光太暗了快去睡吧!
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他的故事流传千古。
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四读悟形象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读悟形象
音频详情见附件
五读有延伸
《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
五读有延伸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注释:
(1)孙康:晋朝人
(2)映雪:借着雪映出的光
(3)清介:清正耿直
(4)交游:结交朋友。
不杂:不乱
五读有延伸
囊萤映雪
写法总结
人物介绍
+
具体事例《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读“恭、勤”等3个生字,正确书写“囊、萤、恭,勤、博、贫、燕”等七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借助注释,扩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小古文的韵味和趣味,熟读成诵。从而产生对小古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车胤读书环境的艰苦,感受车胤刻苦努力勤奋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理解小古文意思,掌握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车胤读书环境的艰苦,感受车胤刻苦努力勤奋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讲授法”和“引导法”,学生通过朗读和小组合作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PPT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出示图片),同学们记性可真好,就是机智的司马光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王戎。今天啊,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少年——车胤。
设计理念:通过回顾学过的具有优秀品质的少年引出主人公,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二)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2小古文二则》中的第一则《囊萤夜读》,同学们齐读课题。(师:囊萤夜读)
大家看,这就是囊(出示图片)在这里是用口袋装的意思,但是这个字可不好写,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吧(视频展示: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两个口写在横中线上面,下面三道横间距相等。)
同学们在田字格上练习写两个吧。
另外,老师要提醒大家,这个字跟《海上日出》一文中的“镶上一道金边”的镶,要进行区别,我们把镶写在囊的旁边。
大家看这是萤火虫,让我们来看萤这个字,它是一个形声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虫,说明他是一种生活在草丛里的小虫。
囊萤夜读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图片)同学们根据插图猜猜看?对,大家可真会学习,囊萤夜读的意思就是用袋子装着萤火虫在夜里读书。同学们再来齐读一遍课题。
设计理念:小古文的题目能够揭示文章的主题,通过解读课文题目初步理解文章主旨。(三)学习生字,初读正字音
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字。(出示囊、萤、恭、勤、博、贫)
请一位小老师来读。
这些生字中除了
我们刚才练写过的“囊”字,还有哪些字需要注意呢?
预设:恭和勤
恭的下面是心的变形,小字加一点,跟添加的添很像,勤的左边笔画很多,下面是两横一提不要写错。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认识了生字,这篇小古文就难不住你了,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给的拼音,把这篇小古文通读一遍。有哪位同学想要跟大家展示一下吗?(生范读)
设计理念:处理好生字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小古文。
(四)再读划停顿,理解主旨
通过朗读,大家发现哪一句比较难读了么?
就是这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这句话该怎么断句呢?快来挑战一下吧(生读)
大家看,这句话这样来断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注释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借助注释,尝试给这则小古文断句吧,自己来划分,划分完毕再朗读一遍。(生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大家在读的时候可以读的慢一点,在断句的地方把音拖一拖,就更有韵味了。听老师来读一遍(师读)请大家试着像老师这样朗读一遍吧。
同学们,通过朗读,这则小古文讲的是什么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生简单说一说)
设计理念:通过划分句子停顿更好的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用不同方法读激起学生的兴趣。
(五)三读明文意,理解内容
同学们真厉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文章的意思吧。
理解文章意思,我们有三个小窍门,你们还记得吗?
注释理解法
连词成句法
前后联系法
接下来请大家选择其中一个方法,自己尝试理解。
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根据注释我知道了:胤是车胤,也就是课本插图上这个少年,恭勤是恭敬勤勉,通是通晓,
你抓住了重点词语的注释,那么想要读懂这句话,还要运用连词成句法,请同学们自己来试试。
预设:我们可以将倦组词疲倦,博学扩词成句为广博的学问,这样这句话我们就完整的理解了:车胤恭敬勤勉,学习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理解的可真到位。让我们带着理解在来读一读第一句吧。
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请你来理解一下下面的一句话!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并理解,我们一会儿一起交流。
相信这些都难不住同学们:请一个小组派代表来说说吧
预设:接下来由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小组是这样理解的: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你们小组课真会读书,大家跟他们理解的一样吗?大家看,这就是油灯,跟我们现在的灯可不一样,想要照明需要用植物油,灯油在古时候可是很珍贵的,这就是练,也就是布,贫困的车胤就像这样用透明的白绢做成口袋装着萤火虫来读书(出示课本插图)。
读到以夜继日焉,同学们能想到哪一个词语呢?没错就是夜以继日,意思是晚上继续白天的工作,可以看出车胤读书真的是非常的刻苦。
让我们试着读出车胤的刻苦吧!
现在我们已经完整的理解了整篇文章的意思,那么你现在能用自己的话再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试着自己说一说(生翻译)
同学们再来看题目,(出示)你能用原文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吗?对了就是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大家理解的可真好,那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你能快速说出红色字的意思吗?
家贫不常得油(
)
囊萤夜读(
)
胤恭勤不倦
(
)(
)
博学多通(
)
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人的书跟咱们现在的可不一样,古人的书是没有标点的,而且是这样的。根据咱们已经理解到的你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设计理念: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小古文,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六)四读悟形象
我们来看看课本插图,图上的少年就是车胤,他的衣服上缀满了补丁,旁边的萤火虫发出微弱的亮光,如果你就是车胤,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眼睛太累了,快去睡吧;夜已经很深了,快去睡吧;萤火虫的光太暗了,快去睡吧。
多么不容易啊,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他的故事流传千古,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车胤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答:他是一个刻苦、勤学,知识广博的人。
是啊,就像课文里第一句话说的那样,车胤是一个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人,那就请你带着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则小古文吧。(生配乐读)
看来大家已经充分的理解了这篇小古文,读了那么多遍,你能背过了吗?试着来背一背吧。相信大家都能流利背诵。(放乐)
设计理念:通过朗读背诵补充背景资料,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七)拓展提升,延伸阅读
同学们,在古时候像这样的有志少年不止车胤一个,在三字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出示)说的就是车胤和他的好朋友,孙康,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孙康是怎样刻苦学习的呢?
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并尝试理解。(生读)
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你能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么?(生翻译)
孙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不怕困难,刻苦努力。
在这种不懈的努力下,车胤和孙康都成为了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成语囊萤映雪,讲的就是车胤和孙康的故事。
这两篇小古文,开篇介绍人物,后面又佐以相关事例,让我们形象具体的了解了车胤和孙康,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在日常写作中大家也可以这样运用哦,你学会了吗。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带大家认识一个年少有为的大才子,同学们再见。
设计理念:通过拓展练习将今天课上学习到的方法实践运用,当场夯实,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小古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