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肥皂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肥皂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5 18: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肥皂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廊、若、娇”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4.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
5.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廊、若”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
3.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呀?
1、生自由说(跳皮筋、踢毽子、放风筝等)
2、揭示课题
师: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她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你听
播放录音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回忆。齐读课题,20(一
二)。
生:20
肥皂泡
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77页。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一)出示生词正音,学习多音字“和”。
1、自由读
师:这是本课的词语,自己读一读。
2、指生读。
师。谁来读?
3、学习多音字“和”。
(1)正音
师:这个词他读的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a、指生读
b、齐读。师:一起读。
师:“和”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

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二)学习写肥皂泡的词语。
1、出示词语,自由读
过度:老师这儿还有一组词语,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谁来读?
预设一:若生没有发现
师:这些都是描写......(肥皂泡的)
预设二:若生发现
师:你真会思考,这些就是描写肥皂泡的。
2、词语归类区分形容词和副词。
课件出示“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
师:我们先来看这四个,谁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学生找不到形容词。教师引导看左边这四个词都是描写......(肥皂泡的样子)
预设二:学生发现了。师评价:你真会思考,这些都是写肥皂泡的样子。
3、拆拼法理解玲珑娇软,为后面做铺垫。
(1)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词语。
师:那这是一个怎样的肥皂泡呢?谁来说一说?
指生说
(2)总结拆拼法。
师:很多词语就像这样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单独理解,最后把它合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叫做拆拼法。你看这四个词语,(出示词语)我们都可以用拆拼法来理解。
课件出示:软悠悠
轻悠悠
颤巍巍
师:那这一组词语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一:学生发现ABB的叠词时。
师:这是你的第一个发现。还有吗?
预设二:学生发现不了副词。老师引导并出示幻灯片,如果这样看呢?你自己先读一读
预设三:学生说出右边三个词是描写肥皂泡飘动的词语/它们是怎么飘的。
教师评价: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3、朗读词语
(1)想象朗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想象着肥皂泡的样子,读一读吧。
齐读。师:一起读
四、学习课文
(1)把握主要内容
1、师:那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呢?
2、指生说,师板书(吹泡泡
赏泡泡
想泡泡)
3、师小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吹泡泡、赏泡泡和想泡泡来写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那么这一个个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呢?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动词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动词梳理顺序。
(1)师: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动作啊?师相机贴。
(2)学生上台,梳理动词顺序。加深印象。
师: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上来贴一贴?
3、借助关联词和动词说出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顺序正确了,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吹泡泡的过程说清楚呢?
(1)出示关联词
师:之前,我们第四单元在“做小实验”的习作中知道了要想把事情说清楚就得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冰心奶奶在文中也用到了这样的词语,快去找一找吧。
(2)生找文中的关联词
师:你能不能用上关联词和动作的顺序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呢?
(3)生自由练习
师:同位两个试一试吧
(4)指生复述过程
师:谁想来说说?
评价语1:说得很清楚,
评价语2:你说的过程很清晰呢。
评价语3:你说的顺序正确,步骤也很清晰呢。
4、全班复述吹肥皂泡过程,师做动作。
师:过程说的这么清楚,老师迫不及待也想吹一个泡泡,大家能帮帮我吗?
我要先把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什么是和弄?做个动作?
师:和弄就是搅拌。然后呢?(蘸)(吹)怎么吹?(慢慢的吹),怎么飘起来?一起说(提),如果想飞高点儿呢?(扇)
师:谢谢你们的帮忙。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么好玩的过程,大家想不想试试?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吧,看看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1、小组为单位自由吹泡泡
2、交流:刚才你吹的泡泡里,你最喜欢哪一个?
3、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些泡泡的呢?你喜欢哪一种呢?我找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到写肥皂泡样子的句子,把你喜欢的画下来。
(1)生自由读,画句子
(2)指生交流。
预设一:若生说到第一句
(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文中说“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它到底美在哪儿呢?
指生说
预设1:若生说到美在“五色的浮光”
师:什么是五色的浮光?生自由说
师评价:你抓住了“五色的浮光”这个关键词。还美在哪儿呢?
预设2:若生说到“轻清透明”
师:“轻清透明”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拆拼法理解?
指生说
(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师:这么美的泡泡,想不想看看?
现场吹泡泡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生说
师评价:你观察的很仔细/多么美的泡泡啊
(3)指导朗读
师:这么美的泡泡怎么读出来呢?
指生读。师:谁来读?
女生读。师:女生一起读。
预设二:若生说到第二句,抓住“玲珑娇软”
(1)师:这样的小球怎么样?指生说
师:多可爱的小球啊,你喜欢吗?
(2)指导朗读
师:把你对它的喜爱读出来吧。
预设三:若生说到第三句,抓住“颤巍巍”
师:是啊,摇摇晃晃的。你看到刚才泡泡颤巍巍、光影零乱的样子了吗?多有趣啊。
4、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什么方法理解了这难懂的句子?
师:我们抓住了“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这两个关键词语,(贴板书)还通过......(看泡泡)联系生活经验(贴板书)
师:用上这两个方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了难懂的句子。
5、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若生说到第三句,抓住“光影零乱”
师:刚才有位同学提到了“光影零乱”这个词,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一句话理解理解。
指生找到句子
师:光影是什么光?为什么会零乱呢?
师:“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就是......光影零乱.
光影零乱就是......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小结:联系着上文,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就深刻了,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呢。(贴板书)
6、指导朗读
(1)学生接读,展开想象。下面我找三个读课文读得好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这美丽的画面。
(2)配乐齐读。师: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生接读课文
师: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但在冰心奶奶眼里那一个个轻轻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生读)是我们自己小心的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生1: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生2:到天上,轻轻的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生3:或者轻悠悠的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师接读:这一个个小球,也充满了冰心奶奶儿时的,一起说......(快乐,骄傲与希望。)
2、补充资料,理解句子
师:这一串美丽的梦,仅仅是那肥皂泡吗?
出示资料:
看,这是冰心奶奶写的两首小诗:指生读
第一首请你读...
第二首请你读...
师:你觉得,这美丽的梦还是什么?
生自由说
师:是啊,这还是冰心奶奶对童年的回忆,多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3、提炼理解句子的方法
师引读:这丰富多彩的童年就是那一串美丽的梦,凝聚在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里,是那么...读.
小结:你看,通过借助资料,也能帮我们理解这难懂的句子。(贴板书)
4、师:那这一个个小泡泡都去了哪呢?
男女生配合读。
5、开展想象,写一写
师:这一个个小球还会有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1)生自由写
(2)指生说
师评价:想象力真丰富啊!
1、总结全文,阅读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还体会到了冰心奶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寄小读者》《繁星春水》。课下,同学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阅读去体会。
`【板书设计】
20
肥皂泡
童年
想泡泡
抓关键词语
回忆
联系上下文
赏泡泡
联系生活经验
吹泡泡
借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