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
BCABB
6-10
DBBAB
11-15
CDBD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对得3分,漏选得1分。
16
ACD
17
BCD
18
AD
19ABC
20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21.(11分)(1)A、C、D
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降低
B
(4)C(2分)(5)①心率
②交感神经
③上述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内(或静脉)
22.
(11分)(1)WDYF-4 短肽
效应T细胞 吞噬、处理、呈递抗原
(2)有道理,人体细胞内也有RNA聚合酶,药物可能会抑制该酶的活性;没有道理,因为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的生理过程,而人体细胞内的RNA聚合酶催化以DNA为模板的生理过程,该药物不会抑制人体细胞内RNA聚合酶的活性。(2分,答对其中1点即给分,其他合理也给分)
(3)流感抗原蛋白
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而将核酸疫苗释放到细胞内(或“核酸疫苗的运载体”)
防止核酸疫苗被酶降解(可颠倒)
(4)可在细胞内持续表达抗原蛋白,刺激机体不断产生相应抗体,作用更持久(2分)
23.
(11分)(1)
IAAH
IAA-
主动运输
IAA-
促进
(2)上(顶部)
下(基部)
(3)
两组实验中受体琼脂块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含量基本相同
24.
(11分)(1)群落
环境容纳量
(2)行为
种群繁衍
(3)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
抽样检测法(样方法)
(4)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a图两曲线生态位大部分重叠,竞争激烈,通过缩小生态位(生态位的分离)减少竞争
b图两曲线之间仍有一些食物资源未被利用,在种内斗争的作用下,两个物种必然扩大生态位
(5)①鹤鹬主要生活在低潮盐沼——光滩带,在芦苇区也有分布
②以草、螺类、贝壳为主要食物,与青脚鹬之间竞争激烈(2分,答对一点给1分)
25.
(11分)(1)5’
Asc
I
和BamH
I
退火
(2)选择
血清淀粉样蛋白A3(M-SAA3)
获得更多特定的B淋巴细胞
(3)脾脏中B淋巴细胞浓度高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抗原—抗体杂交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5)①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新冠病毒的某些蛋白质
②利用单克隆抗体竞争新冠病毒的受体,使新冠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③单克隆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答对一点即给分)
((说明:正确标注形态学上、下端1分、两个图各1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意事项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
题意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都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机体出现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D.血糖浓度、体温、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2.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极易产生变异,其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
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而感染细胞。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自然
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LCB1,可与S蛋白RBD紧密结合,以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A.LCB1的作用效应与抗S蛋白抗体类似
B.可用蛋白质工程进行LCB1的设计和生产
C.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
3.人的神经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
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结合位点
合位点
ATP结3Na°A7
A.钠-钾泵同时运输钠和钾,不具有特异性
B.钠-钾泵对钠和钾的运输需要消耗ATP
C.钠钾泵在静息电位的维持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D.在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钾离子的运输
4.T细胞主要包括抑制性T细胞(Is)、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Tc能杀
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Th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Tc的杀伤力
Ts能抑制Th的活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强Th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B.Ts功能异常可造成免疫低下或自身免疫病
C.Ts、Th和Tc均来自胸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D.Ts和T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物第1页共8页
5.医学上把流入组织器官一端的血管称为动脉端血管,把流岀组织器官一端的血管称为静
脉端血管。下列有关正常人饭后半小时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中动脉端血管与静脉端血管某些
物质含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肝脏动脉端比静脉端血糖含量低B.肺部动脉端比静脉端氧气含量低
C.肾脏动脉端比静脉端尿素含量低D.胰腺静脉端比动脉端胰岛素含量低
6.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约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
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如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增
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下列有关NO的说
法,正确的是
A.NO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NO的释放实现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C.NO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D.NO可能打开了离子通道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7.植物开花与光周期有关,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
为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某研究性学习小
组将菊花顶部花芽附近的叶片去掉,并对顶部花芽和下部的叶片作以下4组不同处理,结
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长日照
A.菊花的开花从根本上看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菊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顶部花芽
C.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国庆前可以通过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早开放
D.该实验探究的问题之一是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顶部花芽还是下部叶片
8.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
顶测量任务。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
植被増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Δ.影响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B.珠峰南坡的常録阔叶林与髙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箈,体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要调査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是海拔6000m~7000m地段出现绿色植物的原因之
9.下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先产者7②
A.碳元素在②③④⑤⑥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B.①中的碳元素含量是⑦⑧中的碳元素含量之和
C.图中生产者、Ⅱ、Ⅲ和Ⅳ可以构成3条食物链
D.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高二生物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