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长方体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长方体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5 15: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十册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提高概括、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探索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纸盒,(出示生活中纸盒)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当小设计师,设计这样的纸盒,展示你们的才能。
师:哪位设计师能介绍一下你手中纸盒的特征?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索新知
1、探索与发现
(1)各位设计师,你能想象纸盒制作者是什么样的吗?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利用手中的用具,沿棱剪开,把纸盒展开,观察比较了,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汇报
长方体展开后,由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是由6个长方形(或4个长方形和2个正方形)组成的;
正方体展开后,由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
师:怎样确定原来面的位置呢?
生:在展开的图形中做标记。标明“上”、“下”、“前”、“后”、“左”、“右”。
(4)学生小组活动
(5)教师选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师:这部分的面积叫作什么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2、实践操作,总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观察展开图,请各位设计师研究一下只做你们小组这个纸盒(包括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至少需要多少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结合展开图研究,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长方体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学生小组汇报计算方法。(强调多种集体策略)
学生总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请设计师说一说,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长方体分别长×宽、长×高、宽×高,三种不同的面。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用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来解决问题的例子,请学生说一说。
三、解决问题
1、如果制作10个牙膏盒(实物),至少需要多少材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测量需要的数据,再计算。)
2、拿一个无盖的纸盒,(小组的纸盒不同:有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请各小组设计师计算,如果将该纸盒内侧涂上红颜料,至少需要涂多少平方厘米的面积?
3、请设计师计算制作一个火柴盒至少需要多少材料?如果加上商标,一共需要多少材料?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到生活中找一找,能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应先测量,再计算。然后写一篇数学日记,在小组内交流。
教学设计观点阐述
一、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本课设计中,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物出发,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原形。
二、《数学课程标准》中提高: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剪一剪、量一量、看一看、算一算等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亲历了知识的再现。
三、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合作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在面对有挑战性问题时,教师适时引导小组学习,不仅调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