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单元同步(真题集中训练)总复习
中考科学真题集训四 物质的特性
1、(2020·衢州)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试剂?????????????????????????????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加热液体??????????????????????????????????D.?点燃酒精灯
2、(2020·金华·丽水)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气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变??????B.?密度和浮力都变大??????C.?密度变小,浮力不变??????D.?密度变小,浮力变大
3、(2019·台州)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
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
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
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4、(2019·温州)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B.?密度较大???????????????????????????C.?导电性良好???????????????????????????D.?能被氧化
5、(2019·杭州)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 QmΔt 得知(?? )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6、(2019·绍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比较金属活动性 ??????????????????????????????B.?水的电解
C.?过滤泥浆水 ???????????????????????????????????????D.?食物霉变
7、(2019·嘉兴)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一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千克???????????????????????????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8、(2019·衢州)如图甲是一种电热膜,它不易氧化,工作时能自动控温。其构造是在绝缘薄膜表面,将多条薄的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如图乙。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丙。有关电热膜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电墨线间以串联的方式连接?????????????????????????????B.?不易氧化属于电热膜的物理性质
C.?工作时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始终不变??????????????????D.?温度到达t0时,发热功率会急剧减小
9、(2019·金华)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依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极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高千克定义的精确性。下列关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铂依原子不做热运动,不具有内能?????????????????????B.?用铂依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耐磨损
C.?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D.?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依合金的多少发生变化
10、(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11、(2018·杭州)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D.?用pH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
12、(2018·嘉兴)图像法是利用图像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ρ1>ρ2????????????????????????????B.?R1>R2
C.?v1>v2??????????????????????????????D.?p1>p2
13、(2018·台州)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14、(2018·湖州)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15、(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B.?重力变小???????????????????????????C.?质量变大???????????????????????????D.?密度变大
16、(2017·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
17、(2020·台州)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 ???→蒸发浓缩→……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18、(2020·宁波)科学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也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1)电能的广泛采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要注意用电安全。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应先________,再报警和施救。
(2)电磁继电器能实现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如图所示的电路,a、b处接电动机或指示灯。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指示灯亮:当低压控制电路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则a处接的是________。
(3)线上学习时,同学们注视屏幕,眨眼频率降低,这时泪液会过度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摩擦増大,眼睛会有干涩和异物感。如果连续学习时间过长,睫状肌会疲劳。为了保护眼睛,课间要休息或远眺。
19、(2020·舟山)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________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前,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________。值日同学将地面上的积水扫开,目的是通过________使蒸发加快。
20、(2020·温州)茶是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联合国将今年5月21日定为首个“国际茶日”。
(1)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除人的作用外,还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有关。
(2)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
(3)茶氨酸(C7H14N2O3)是茶树特有的一种氨基酸。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21、(2019·温州)雾天能见度低,骑车易发生交通事故,要减速慢行。
(1)雾天,空气中会形成大量水珠。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小明要为自行车设计一种“雾灯”,以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要求工作时灯泡能持续交替闪烁。忽略弹性衔铁和电磁铁线圈电阻,下列电路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22、(2019·杭州)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23、(2019·湖州)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
(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________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
24、(2018·嘉兴)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 ”与的“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5、(2018·温州)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
(1)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请再举一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________
(2)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6、(2020·金华·丽水)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
27、(2016·台州)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20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毫升,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克/厘米3 .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8、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________(选瑣“能”或“不能”)确定甲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29、(2019·衢州)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________。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0、(2016·温州)2015年的寒冬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特别是北方的城市道路都结上冰,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小王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1)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________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 “A”或“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8℃)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2)分析曲线图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_(选填: “是”或“不是”)晶体。实验中淡盐冰的熔点是________℃。
(3)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__(选填: “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________(选填: “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4)小王发现纯冰完全熔化成纯水后,继续加热,纯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但比纯冰熔化前温度升高更慢,每5min只能升高约4℃。出现以上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答】A.倾倒试剂时,试管口略微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让试剂缓慢流入试管,且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称量时要放在玻璃瓶内,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故B错误;
C.加热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13 , 试管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的13处,故C错误;
D.在点燃酒精灯时,绝对不能用另一只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否则很容易造成酒精流出发生燃烧事故,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而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mV可知,气泡的密度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水的密度不变,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解答】关于水蒸发致冷的现象,解释如下:
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
②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
④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那么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
故选A。
4、【解答】“银白色”、“密度大”和“导电性”都是银的物理性质,而“能被氧化”是指银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银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根据公式 ? c=QmΔt可知,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它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A、B、C错误,而D正确。
故选D。
6、【解答】A、铁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新物质铜和硫酸亚铁,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B、电解水时有新物质氧气和氢气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C、过滤只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只有物理变化,正确;
D、食物霉变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C。
7、【解答】A.如果水的密度是1g/cm3 , 那么1m3的水质量是1kg;但是水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因此1m3的水质量也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而不是质量,故B错误;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增大,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A、由图可知,导电墨线间以并的方式连接;故A错误;
B、不易氧化属于电热膜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由丙图可知,墨线的电阻会发生改变,所以通过过导电墨线的电流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丙图可知,温度到达t0时,电阻会急剧增大,从而导致电路的总电阻也会增大,根据P=U2/R总可知,发热功率也会急剧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解答】A、铂依合金是固体,其分子依然运动,只是比较弱,任何物质在任何情况都有内能;故A错误;
B、铂依合金固体在129年才发生极微小的变化,且铂依合金硬度较大,所以耐磨损;故B正确;
C、铂依合金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可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可以防止铂依合金的氧化和腐蚀;故C正确;
D、质量代表所含物质的多少,当铂依合金质量发生变化时,其含量一定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0、【解答】根据专家的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可知,在太阳的照射下,条形砖由于导热性好,所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将热量传递给上方的雪,所以雪熔化的快。而中间方形砖由于导性性差太阳照射下热量吸收少所以雪熔化速度慢。所以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1、【解答】A、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物体是待测量,最后得出的数据是与公认标准比较的过程;故A正确;
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是待测量,得出物体重多少N,是标准量比较后的结果;故B正确;
C、 显微镜观察血液流动,仅仅是观察而已,并没有得出相关与标准量有关的数据;故C错误;
D、 测溶液的pH,需要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2、【解答】A、比较密度大小,可以比较相同体积时,质量的大小,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或者相同质量时,体积越小,则密度越大;由此可知图像是正确的;故A错误;
B、 该图是有关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但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并比较大小,通过相同电压时,电流越大电阻越小或者相同电流时,电压越大电阻越大;对比图像可知,B图像错误;故B正确;
C、 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要比较速度大小,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或者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则速度越大,对比图像可知C图像符合;故C错误;
D、 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所以可以通过相同的受力面积,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或者相同压力,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对比图像可知,D图像正确;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解答】A、清水中既含有溶剂水,还含有许多溶解的矿物质等溶质,所以是溶液,A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过滤主要是将不溶的物质与水分离,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B说不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C说不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还是含有许多其它的物质的,应该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D说不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解答】A、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所以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毫升;故A错误;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质量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空间位置无关,且酒精与水是任意比例互溶的;所以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故B正确;
C、 常温下,食盐的溶解度小于50g;所以1g食盐加入到1g水中,食盐不能完全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C错误;
D、 食盐溶液中的氯化钠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银;所以混合溶液的质量小于2g;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解答】A、煤油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故A正确;
B C、温度计是密封的装置,煤油的质量是不变的,G=mg 所以重力也不变;故B C错误;
D、 ρ=mV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解答】A.CO2通过紫色石蕊溶液,能使溶液显红色是化学性质,A错误;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B错误;
C.CO2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一方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另一方面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化学性质,C错误;
D.杠杆左高右低,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故选D
17、【解答】(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只是它的形状和存在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2)渣汁的分离其实就是将液态的糖汁和固态的渣子分离,因此与过滤操作原理相同,故选图B;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当没有饱和时,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不变但溶剂质量减少,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可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后,会不断析出晶体,但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 (1)物理变化
(2)B
(3)变大(或“先变大后不变”
18、【解答】(1)电能的广泛采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要注意用电安全。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报警和施救。
(2)根据图片可知,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电磁铁磁性消失,衔铁被弹簧拉起来,接通a所在的电路,因为此时指示灯亮,所以指示灯应该接在a处;
(3)上学习时,同学们注视屏幕,眨眼频率降低,这时泪液会过度汽化,使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摩擦増大,眼睛会有干涩和异物感。
19、【解答】(1)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形,因此摩擦力减小,容易摔倒。
(2) 学生进入教室前,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惯性。
(3)值日同学将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目的是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使蒸发加快。
20、解答】(1) 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除人的作用外,还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关;
(2) 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3) 茶氨酸(C7H14N2O3) 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N:3O=(2×14):(3×16)=7:12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 (2)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3)7:12
21、【解答】(1)雾其实是有许多的小水珠形成的;雾天,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
(2)A.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灯泡持续发光,不能交替闪烁,故A不合要求;
B.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灯泡持续发光,不能交替闪烁,故B不合要求;
C.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灯泡熄灭后不能再次发光,不能交替闪烁,故C不合要求;
D.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这时切断灯泡所在的电路,灯泡不发光;同时切断了电磁铁所在的电路,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原来位置接通电路,这时灯泡发光,电磁铁有再次产生磁性,于是不断重复前面的过程,灯泡就可以交替发光,故D符合要求。
故选D。
22、【解答】?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它有熔点,因此它是晶体,而它的熔点是80℃;在熔化过程中,它需要不断的吸热;
AB段该物质是固态,10min内从50℃升高到80℃,那么升高的温度△t=30℃;CD段该物质是液态,10min内温度从80℃升高到100℃,那么升高的温度△t'=20℃;因为△t>△t',所以c固<c液。
【答案】 晶体;80;吸热;大于
23、【解答】(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 :汽化(蒸发)吸热;
(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做功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
故答案为:(1)汽化(蒸发)吸热;(2)做功
24、【解答】(1)由图可知,参与反应的 个数为2个, 只有1个;故答案为:2:1;(2)由图可知,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参与反应,但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2:1;(2)化合反应
25、【解答】(1)地壳运动是由地球的内力导致的,而由地球内力导致的现象有地震、山脉、裂谷、海洋的形成等等;而属于灾害的是地震;故答案为: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流入海洋时,会对海洋中水进行加热,温度升高汽化加快,而热的蒸汽进入空气中遇冷液化,则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答案为:汽化和液化;
故答案为:(1)地震;(2)汽化和液化。
26、【解答】①根据乙图可知,当水温高于48℃时,海波不断从水中吸热,因此水位不断的下降,即ab段;
②当水温达到48℃时,海波和水的温度相同,二者之间不存在热传递,因此水温保持不变,即bc段。在此过程中,海波已经熔化;
③当加入20℃ 的水后,由于水温低于48℃,所以水会从海波中吸热,因此温度升高,直到48℃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放出热量发生凝固现象,即de段。
27、【解答】解:(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V排水=20cm3 ,
因为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空桶的重力与金属块的重力之和,而小空桶浮在水面上时水未溢出,
所以,小空桶和金属块排开 V'排水 =20mL+44mL=64mL=64cm3时的浮力即为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
所以,金属块的重力:G=F浮=ρ水g V'排水 =1×103kg/m3×10N/kg×64×10﹣6m3=0.64N,
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F浮=0.64N,
金属块的质量:m= Gg = 0.64N10N/kg =0.064kg,
则被测金属块的密度:ρ= mV = 0.064kg20×10-6m3 =3.2×103kg/m3=3.2g/cm3;(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一定,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相当于减少了小空桶排开水的重力,增加了小空桶和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而且其减少量等于增加量,故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则其重力、质量不变,所以根据ρ= mV 可知,测出的金属块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3.2;(2)不变.
28【解答】(1) 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越来越稀薄,因此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能确定甲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答案】 (1)逐渐变小
(2)不能
(3)能
29、【答案】 (1)偏大
(2)小科认为砝码的质量之和为205g,标尺最大刻度为5g,所以该天平的测量值为210g
(3)小明的观点正确,少了10g的砝码,运用其他砝码及游码将无法完成某些200克以内的质量值(精度范围内)的称量。(或小江观点正确,因为少了10g的砝码,在测量某些用“左物右码”的放置方法无法完成称量的质量值时,可将5g砝码放天平左盘,其他砝码放右盘,同样可以完成这些质量值的测量(未答“5g砝码放天平左盘”不给分)
30、【解答】解:(1)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A图将试管放入开水中,使冰能不断吸热熔化,又能及时观察冰的熔化状态.B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C 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当时室温保持10℃不变,会使冰的熔化过程加长,因此选择A图加热;
(2)由图象可知:
①纯冰熔化时,当时间为20分钟时,温度为0℃时,冰才开始熔化,温度保持0℃不变,故冰是晶体,熔点为0℃;
②淡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10分钟时,温度为-3℃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3℃;
③浓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3分钟时,温度为-7℃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7℃;
(3)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
(4)三种物质都未熔化前取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看出浓盐冰对应曲线加热时间最短,所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
故答案为:(1)物态,A;(2)是、-3;(3)降低、低、;(4)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的2倍(水的比热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