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济阳初中语文《三峡》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夏邑县济阳初中语文《三峡》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4 18: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八 课题: 三峡 课时: 2 使用时间:12月14日
夏邑县济阳初中语文科教学案
课题:26 《三峡》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和内容。
2、反复吟诵,认真体会三峡总的特点和四季不同的特点。
: 3、领会文章如何在描绘自然景物中传达出作者微妙的心境。
4、学会观察,培养审美情趣。
自测——互查——互教
1、本文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郦道元, 县人, (朝代, 家。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阙 曦 襄 溯 湍
巘 漱 属 引 涧 嶂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自 自三峡七百里。 绝 哀转久绝。
自非亭午夜分。 绝巘多生怪柏。
至 至于夏水襄陵。 疾 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 君有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展示——反馈——导学
1、划分本文的结构。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3、三峡的山独特之处在哪儿呢?
4、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测——反馈——点拨
1、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① 第2、3、4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②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③ 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④ 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⑤按要求写出有关语句。
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
自测——反馈——点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 属引凄异
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2、文章第3段描写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第四段描写秋景,运用了 相结合的写法,其中正面描写的一句是“ ”,侧面描写渲染了秋景的肃杀气氛,也融入了作者的 。
3、①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的句子是:

② 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③表现春冬之时江水澄澈景色明媚的句子是: 。
④ 作者总写春冬之时的景物特点及其给予作者的感受的句子是:

回顾——总结——回顾 ,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主备课人:凤芝 小组成员签名:云芝 百礼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