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 课题:《诗四首》 课时: 3 使用时间: 第 周 总课时: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30.《诗四首》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背诵这四首诗。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自学方法
1、查资料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2、对照注释,了解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自测——互查——互教
1、《归园田居》(其三)选自 ,作者 ,名 ,字 ,自号
(时)著名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 诗人。
2、《使至塞上》选自 ,此诗是开元25年 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诗人字 , 代著名的 诗人。苏轼盛赞他“ ”。
3、《渡荆门送别》作者 ,字 ,号 ,他是一位 诗人。
4、《登岳阳楼》(其一)作者 , 的著名诗人,字 ,号
人,著有 。 展示——反馈—导学
1、《归园田居》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4、《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5、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最后两句?
6、如何理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中的诗人之悲 ?
自测——反馈——点拨
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巩固----运用----拓展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 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月荷锄归(扛着) 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
C.但使愿无违(违背) D.仍怜故乡水(爱)
3. 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 王右丞 唐代 B.《登岳阳楼》 陈与义 宋
C.《归园田居》 陶渊明 西晋 D.《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 。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
回顾——总结——反思
故乡,是游子魂牵梦萦的牵挂;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请你从所积累的有关游子思乡的古诗中选出一首。
1
2
主备课人: 艳梅 小组成员签名: 百礼 凤芝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