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例说线段的最值问题(教案+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例说线段的最值问题(教案+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5 22:14:47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例说线段的最值问题
学科
数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九年级
教材
书名:
数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例题讲解由图形中的动点、折叠、旋转等产生的线段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同学们好,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由图形中的动点、折叠、旋转等产生的线段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引出课题
新课
一、线段最值问题的知识概要
线段的最值问题涉及到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点呢?
复习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
例题
二、线段最值问题的两类几何模型
第一类几何模型中有两种情况,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
已知:如图,定点A、B分布在定直线l两侧.
求作: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
作法: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PA+PB的最小值即为线段AB的长度.
第一类几何模型中的第二种情况如下:
已知:如图,定点A、B分布在定直线l同侧.
求作: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
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如何作图呢?
作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l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
第二类几何模型中的第一种情况如下:
已知:如图,P为⊙O内异于圆心的定点.
求作:在圆上找一点M,使得PM最长或最短.
作法:作⊙O的直径AB经过点P,则连接点P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中,PA最短,PB最长.
第二类几何模型中的第二种情况如下:            
已知:如图,P为⊙O外一定点.
求作:在圆上找一点M,使得PM最长或最短.
作法:连接PO并延长,交⊙O于点A,B.
则连接点P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中,PA最短,PB最长.
典型例题1:如图,直线y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当PC+PD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多少?此时PC+PD的最小值为多少?
典型例题2.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
°,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连接,则长度的最小值是多少?
典型例题3.
如图,在Rt△ABC中,∠A=90
°,AB=3,AC=4,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则EF的最小值为多少?
典型例题4.
如图,直线y与抛物线yx(a≠0)相交于A(,),B(4,
m)两点,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学习线段最值问题的两类几何模型为下面的例题做好铺垫工作.
例1从形的角度得到点P的位置,再从数的角度计算出点P的坐标,进而得到最小值.这正是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例题2可以用构造“关联三角形”和“辅助圆”两种方法解决.
例3中当P点为主动点,E,F为从动点(随P点动)时,我们应该将与从动点有关的线段优先转化为与主动点相关的线段,这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共同思路.
例4的题型特征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最值问题,可将待求线段的长表示为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其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会决定因变量取值范围.
总结
本节课通过以上四道例题的讲解,我们可以总结出求线段最值的问题主要有几何法和解析法两种.几何法的关键在于通过题干分析出满足哪种数学知识的特征,从而确定解答方法进而求解.在此过程中,常常用到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线段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可能还不止这些,同学们也许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建议大家课下多多总结.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思想方法再次巩固.
作业
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始终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多少?
自我检测《例说线段的最值问题》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通过例题讲解由图形中的动点、折叠、旋转等产生的线段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课上任务】
第一类几何模型(第一种情况):
已知:如图,定点A、B分布在定直线l两侧.
求作: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
第一类几何模型(第二种情况):
已知:如图,定点A、B分布在定直线l同侧.
求作: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
第二类几何模型(第一种情况):
已知:如图,P为⊙O内异于圆心的定点.
求作:在圆上找一点M,使得PM最长或最短.
第二类几何模型(第二种情况):            
已知:如图,P为⊙O外一定点.
求作:在圆上找一点M,使得PM最长或最短.
典型例题1:如图,直线y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当PC+PD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多少?此时PC+PD的最小值为多少?
典型例题2.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
°,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连接,则长度的最小值是多少?
典型例题3.
如图,在Rt△ABC中,∠A=90
°,AB=3,AC=4,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则EF的最小值为多少?
典型例题4.
如图,直线y与抛物线yx(a≠0)相交于A(,),B(4,
m)两点,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
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始终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多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