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测试卷(二) 测试 2021届小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测试卷(二) 测试 2021届小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5 22: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
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
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
D.动物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潜能的体细胞
4.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中
(  )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
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
C.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
D.白色是隐性性状
6.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和RNA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B.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
C.AGCTGA既可能是DNA的碱基序列,也可能是RNA的碱基序列
D.mRNA的碱基序列,取决于DNA的碱基序列,同时又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
7.给含氨(NH3)较多的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
(  )
A.改善土壤通气,根细胞呼吸加强
B.可增加土壤中N2的含量
C.改善土壤通气,硝化细菌繁殖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
D.可促进氨的扩散
8.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9.下列关于使用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
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10.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1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2.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伸长的缘故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1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1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有人利用胚芽鞘、生长素和琼脂块,设计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设计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设计不科学,不能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供应块,要将生长素涂在形态学上端
B.设计不科学,需要增加对照组
C.设计不严谨,不能证明生长素能否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D.设计不严密,还应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情况
15.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
16.如图中的甲、乙为染色体配对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丙、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现象,①至④是对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或结果的解释,其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图甲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缺失 ②图乙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倒位 ③图丙会导致染色体片段重复 ④图丁会导致基因重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1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19.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20.有一种遗传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症,这是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酶所致。下图为某家族舞蹈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是一种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Ⅱ-3号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
C.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D.Ⅲ-1和Ⅲ-2号婚配,后代患舞蹈症的概率比随机婚配要高得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6分)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A      B 
       C          D      E      F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段,分别指出乙图中①~⑤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    。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    ,消失于图    。?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
(4)乙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    ,引起不同的原因是                ,此时有染色体    条,DNA分子    个,染色单体    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甲图中的    段,乙图中的    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    。?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乙图不同处主要表现在图    、图    与图    ,具体表现为                        、                        和                        。?
22.(14分)克氏综合征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克氏综合征属于    遗传病。?
(2)若这个患克氏综合征的男孩同时患有色盲,写出该家庭部分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和b表示):
母亲    ,儿子    。?
(3)导致上述色盲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4)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概率是    。?
23.(10分)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RH是            (激素),B是    (激素)。?
(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
 。?
(3)常温下,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      ,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
答案:
1.C 【解析】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和系统,如草履虫;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它必须依靠活细胞才能增殖;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各层次既有各自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又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2.C 【解析】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证明其中有蛋白质;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呈砖红色,证明其中有糖。只有C项符合题意。
3.D 【解析】细胞的分化不能使细胞增殖,由于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肯定与细胞内的化学物质组成有关,如在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在心肌细胞内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起源于中胚层,但是二者的稳定性差异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由于体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只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而已,早期的胚胎细胞仍具全能性。
4.C 【解析】两种细胞的功能差异主要与蛋白质有关。
5.C 【解析】由图示可看出F1的黑羊与黑羊相交(即图中的?)后代中有白羊出现,故可推知白羊为隐性性状,黑羊为显性性状,因此F1黑羊的基因型应为Aa(设等位基因为A和a),F2黑羊的基因型应有AA及Aa两种类型,亲代黑羊的基因型为Aa,与F1黑羊的基因型相同,且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只要后代为黑羊,亲代应至少一方为黑羊。
6.D 【解析】DNA和RNA是两类不同的核酸,A错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T为DNA的特有碱基,所以含有T的核苷酸序列只能是DNA,不可能是RNA,C错误;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转移到mRNA上,mRNA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7.C 【解析】土壤中硝化细菌能将NH3逐步氧化为N和N,增加土壤肥力,N可被植物根系吸收用以合成蛋白质等物质。
8.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题目中的细胞结构涉及“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三个。根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知:初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集中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上,其次是高尔基体,最后是分泌小泡。答案可以初步确定为A、C中的一个,进一步根据具膜小泡的特点,可以断定答案为C。
9.D
10.C 【解析】图中⑤是细胞免疫,⑥是体液免疫。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f为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HIV主要攻击T细胞。e→d→③是再次免疫过程。
11.A 【解析】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这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依据递质不同,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12.C 【解析】A项的描述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观点,A不符合;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使抗药性的个体得到了保留,B不符合;狼和鹿是捕食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两者奔跑速度越来越快,C符合;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不会脱离自然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
13.A 【解析】物理、化学等因素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提高突变率;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二倍体植物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诱导成四倍体,在开花时授以二倍体的花粉,就可以受精形成受精卵,之后发育成种子,萌发长成三倍体植物,故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突变性状对生物体多数是有害的。
14.A 【解析】本实验中缺少对照组,还应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用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供应块。
15.B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16.D 【解析】图甲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图乙为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图丙为非同源染色体的之间相互交换片段,为易位,不会导致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图丁为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17.D 【解析】“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则是第二道防线。
18.C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首先需要确定这四种成分,1箭头指向2、3、4可以确定1是生产者,因为生物群落总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由于生产者联系了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所以确定4为无机环境。然后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确定3为分解者。5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碳元素在1和4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的,在1、2、3之间是以有机碳的形式传递的。1是生产者,所含有的有机物最多。2是消费者,并不参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1生产者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3分解者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它们中含有的有机物都能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19.C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联会”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异常之处是含有两条Y染色体,与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有关,故①不符合题意;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其突变也发生在细胞质中,与减数分裂中的联会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③符合题意;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之所以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含等位基因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分离,故④符合题意;卵裂过程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联会现象,故⑤不符合题意。
20.D 【解析】根据图谱“无中生有”且“女性患病其父子不患病”判断,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Ⅰ-1、Ⅰ-2个体的患病后代Ⅱ-2可知,Ⅰ-1、Ⅰ-2个体基因型均为杂合子,故Ⅱ-3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2/3,B错误;这种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错误;Ⅲ-1和Ⅲ-2婚配属于近亲结婚,所以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提高,D正确。
21.(1)g→n 细胞板 核仁 纺锤丝(体) 染色体 细胞壁
(2)C→E→D→A→B→F C A
(3)6
(4)A 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12 12 0
(5)d→e(或k→l) D 1∶2∶2
(6)C E B、F 动物细胞的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22.(1)染色体异常
(2)XBXb XbXbY
(3)母亲 减数第二次
(4)不会 1/4
【解析】(1)克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多了一条X染色体,所以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由于父母表现型正常,儿子患有色盲,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方,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3)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体细胞中只有一个致病基因,所以是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没有分离引起的。(4)由于体细胞遗传物质不能遗传给后代,所以体细胞的染色体不可能遗传给后代。上述夫妇女方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方是正常的,所以后代中患者基因型为XbY,占后代的1/4。
23.(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素
(2)增加(上升)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减少 反馈
(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5)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解析】(1)图中TRH来自下丘脑,间接作用在甲状腺上,判断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来自肾上腺,为肾上腺素。(2)A来自甲状腺,为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都会增加,Y产热的原因是在这些组织细胞内代谢加快了,可多产热。(3)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时,通过反馈调节使TRH和TSH的分泌量都减少。(4)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可产热。(5)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调节肾上腺的分泌,体现神经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体现激素调节,综合起来,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