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9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9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5 22: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厉害了
我的国
改革是强国之路
详情:http://army.cn.
详情:http://army.cn.
学习目标:
1、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能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作用。
2、合作探究,总结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3、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要深化改革。
农民老李是安徽凤阳县的村民,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康在家跟随父亲务农。小儿子李建在当时的国营宁江机床厂做工人。
老李一家人
第三单元
农村人民公社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gǔn(磙子是一种耕种工具)
在农民老李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首花鼓词:
一、农村改革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大包干纪念馆》
缺少生产自主权
土地归公社所有,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吃大锅饭,收入少
农村人民公社化体制
农村经济落后
1、农村改革的背景:
老李的烦恼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979年,粮食产量增长6倍多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中央对全国各地分田单干、包产包干等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统一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
2、农村改革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改革
8
结合课本并分析材料,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3、农村改革的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经济体制改革
8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四次调整?
2、调整后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什么?
3、四次调整哪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哪些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主题合作探究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
土地改革
土地私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土地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地公有制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的调整
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老李的新烦恼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我的大儿子早早的就干完了地里的农活,想找一些发家致富的新法子呀?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水果生产基地
绿色蔬菜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发展现代农业
如今,美的集团拥有总资产90亿元,累计纳税30亿元,美的商标品牌价值达378.29亿元,闯进《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作用: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李康也开始在当地的乡镇企业上班了,因为踏实肯干还当上了乡镇企业的车间主任,实现了自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愿望,同时自己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在农村,老李父子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那么在城市的李建又过得怎么样呢?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李建来到宁江机床厂上班后,发现这里几乎是一潭死水,工厂生产效益差,工厂里,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工人的生活条件差,平均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李建本来想着自己工作了能够贴补一下家用,后来发现拿到手的工资,自己一个人生活还很紧张,天天很苦恼。
小李的烦恼
企业生产效益差
工人生活条件差
材料一:平时工人在工厂里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工厂几乎就没有人了。
材料二:夏天天气热,
工厂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企业管理松散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1、城市改革的背景:
二、城市改革
李建偶尔和家里通信,听父亲和大哥说农村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富裕了起来,他期盼着城市也开始进行改革,能够改变现在的情况。
1978年,好消息传来,国营宁江机床作为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试点最先开始改革,我们一起来看看改革的如何?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和材料,想一想城市经济体制到底该如何改革?(从所有制、职权划分、分配方式等方面考虑)以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何作用?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文件:
二、城市改革
3、城市经济体制措施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5、城市经济体制的作用: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①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②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小李的疑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小李厂里效益越来越好了,但小李和同事却有了新的疑惑。
同事:如今效益好了,我们在完成政府分配的任务后,可以私下接订单,但我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是不是在搞市场经济呀?
小李说:我也有这个疑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么?实行市场经济不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么?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1978
1992
政策调整
21世纪
制度创新
改革不断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明确提出:
3.基本框架确立:
1.含义:
4.作用:
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年,中共十四大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后,李建的表哥去了外资企业上班,李建的表妹去了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李建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选择了下海经商,获得了第一桶金,他也跃跃越试,最终他下定决心,辞掉了自己国营机床厂的工作,自己去搞个体经济,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在农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老李村子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李康和老李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老李说:“我们家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国家现在越来越富强,多亏了国家的改革呀!”
老李家的幸福生活
经济体制改革
8
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深化改革
回望来路
不改初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