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5 22: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李建国(老李)
出生日期:1957年1月3日
家庭成员:妻子王华、
儿子李有才(小李)
孙子李宝
爱好:阅读、运动、收藏
人 物 简 介
3
2
1
早餐:馒头、豆浆、鸡蛋、酱黄瓜、炒土豆丝
水果:苹果、香蕉、草莓
中餐:大米饭、香菇菜心、酸菜鱼、鱼香肉丝、番茄鸡蛋汤
晚餐:绿豆粥、牛肉包子、虾皮冬瓜
“我小时候,家里人多,感觉总是吃不饱,家里有啥吃啥,哪会剩粮食?两个窝窝头有时候就得撑一天,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 19 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日常生活(衣、食、住)和交通通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一、变迁之实
二、变迁之惑
一、变迁之实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交通
通信
时代关键词:小组讨论,你对不同历史时期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了解。
改革开放前
“蓝灰色的海洋”
?现在的服装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购买,色彩和样式单调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民众饮食有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购物仅仅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有票。大到粮、油、肉、布,小到香烟、肥皂,几乎所有供应的物品都得用票,粮票、肉票、布票、白糖票、香烟票、肥皂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票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当时物资较为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食物也越来越丰富。
——《长江全能学案》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不能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等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改革开放前后在交通和通信方面有哪些变化?
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
——贾平凹《秦腔》
如今,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私家车随处可见,高铁、地铁、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飞速发展。
——《百度学术》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地铁、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购买,色彩和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不能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地铁,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
通信
捎话,写信,发电报,打电话,得到邮局,要长途,总机给转接,按时计费
电信产业迅速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使用普遍,互联网起步晚发展快,普及率高
社会生活的变迁
1.改革之前什么样?购物凭票限数量,
衣服蓝灰色海洋,饮食单一缺营养,
居住拥挤土墙房,便捷通信是奢望。
2.改革经济大发展,服饰丰富个性显,
绿色营养新观念,居住环境已改善,
消费优化重休闲,生活方式大改变。
3.交通出行见成就,铁路增程且提速,
形成综合运输网,瞩目民航和公路,
网络刷新普及率,电信第一用户数。
二、变迁之惑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计划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特区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十九大报告
引进来,走出去
外资、技术
国际市场竞争
一带一路畅想
请同学们概括知识点,试画出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迁的思维导图。
1.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什么时候?( )
A.新中国成立初 B.改革开放以来 C.20世纪90年代以来 D.土地改革以来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顺口溜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大新闻,美观手表看时间
3. 下面是不同时代人们餐桌上的食品,其中属于改革开放前的一项是( )
A.比萨 B.肯德基 C.野菜窝窝头 D.鹅肝酱
4.解放初,城乡人民短途外出主要靠( )
A.骑摩托车 B.步行 C.开私家车 D.坐地铁
5. 农村不同时期所建房子的演变,见证了农村住房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折射出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农民思想观念的可喜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
A.新中国成立后 B.人民公社化后 C.土地改革后 D.改革开放后
6.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7.下面两幅图表现了( )
A.我国通信技术的进步
B.我国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中国轨迹地位的变化
D.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请在课下收集自己家里的老照片、老物件,访谈家中老人,找寻自己家的历史,并绘制一张手抄报体现家中生活方式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