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专题
湖南省衡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2月11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媒体”,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依次为: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
请从上述十大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来表达你对当今这个时代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流行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23.【写作提示】
(1)材料解读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凝聚了时代的缩影;流行语更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勾勒出人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也传达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部下发“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通知,网课一度成为主要教学方式。“六稳六保”惠民措施相继出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基本步入正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审议通过,意味着民事权利保障迎来全新时代。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将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五个“首次”,2020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致敬抗美援朝老兵的慰问活动,以此表达对老兵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2020年度中国媒体流行语记录了这一切。
(2)任务分解
任务一:从十大媒体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流行语。从十大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流行语的任务,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任务二:选择好流行语,并使其形成有机的关联。学生所选的流行语的组合方式非常重要。在立意过程中,使流行语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形成有新意、有创意的组合,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任务三:表达对当今这个时代的认识。十大流行语构成了2020年立体的中国。每一个流行语都是2020年中国的缩影和表征。
任务四:文体鲜明。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
作文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没有什么内容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中学举行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先后邀请三位知名校友做报告。第一位校友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校友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校友则要求大家“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同学们听完后,有的议论纷纷,有的陷入了沉思。
三位校友总结的成功经验,你认为谁的看法更能引起你的共鸣?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800字,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审题】
本题考查的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中的重点是三位校友的成功经验,所以学生要根据对三位校友的话语进行理解立意。三位知名校友所说的话各有侧重点:第一位校友“要做别人不做的事”强调的是勇气、挑战、创新;第二位校友“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强调的是兴趣、自主、独立;第三位校友“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强调的是适应、责任、坚持等,据此可以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考生从上面的立意角度选取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选定了角度后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结合现实的时候要注意举例的真实,只有真实和平实的例子才能让作文有说服力,这样作文才能升格。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据某报报道,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课外培训就是其中相当突出的一个。因为有利可图,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又良莠不齐,有的办学行为不规范,有的教师素质低下,有的管理混乱,有的条件简陋,有的教学方式陈旧……就是一些条件相当好、规模相当大、名声相当响的培训机构和网教平台,为了迎合家长希望快速提高子女成绩的要求,也急功近利,大都采取机械训练和模式化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与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这样的培训机构和网教平台不但不能提高受训学生的素质,反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尽管明知其中弊病繁多,但许多家长还是出于担忧、攀比、争强等各种心理,纷纷争相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种培训机构和网教平台去受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思维品质却越来越差,因为有人“手把手地教”,平时作业个个都对,可一到考试又不知所从。孩子们怨声载道,学校老师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你对此有过怎样的思考?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针对上述问题,完成写作任务。
①向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写一份建议书。
②向同学们的家长写一封公开信。
③为参加学校举行的“课外培训,我当何从?”的演讲会写一篇演讲稿。
④写一篇现实问题短评向报社投稿。
要求:注明所选题号,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五、写作(60分)
23.【作文等级及记分参考标准】
一等:优,54分及以上;
二等:良,45分~53分;
三等:合格,36分~44分;
四等:问题作文,24~35分;
五等:差,24以下直到0分
合格要求是: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有一定深刻度和创建性,字数符合要求。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3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不符合格式要求的,每错一处或缺一处扣1分。
(二)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后,扣字数分。(少30个字扣1分)
2.200—400字的文章,在12—25分之间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在12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三)抄袭、套作评定
1.抄袭量在95%以上的记0分。
2.抄袭量在80%—95%之间的,在10分以下评分。
3.抄袭量在50%—80%之间的,在10-20分之间评分。
4.套作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后,根据套作情节轻重扣20—30分,最低记5分。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三次质量检测(期末)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有:
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后浪:2020年五四青年节,短视频《后浪》中以“后浪”称呼新一代年轻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和赞美。新冠疫情中,“后浪”承担起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希望一代”。
神兽:本指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今年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这些孩子聪明可爱却调皮捣蛋。他们在家学习,家长与之斗智斗勇,如跟“神兽”相斗。
打工人:2020年9月,一网友发了一条自拍短视频,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自此,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打工人”。
内卷: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现在,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2021年学校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上,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表演讲,请结合以上材料中的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审题提示:这是素材组合类作文。因是年度热词组合,学生当有话可说。注意:1、最少要有题中所给两个关键词组合成文,但也不用超出四个:2、组合大致有三种方向:同向自然归一、同向互补叠加、异向整合并归。3、因是学校第一次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稿,要注意现场情境,要传递正能量,要符合演讲稿格式和写作要求。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在这些诗词中,交织着现实与浪漫,辉映着婉约与豪放。吟诵《诗经》《楚辞》,唱和乐府歌行,品读唐诗宋词,如登高而望远,临山而探幽,风景无限;又如朋聚相庆,晤言室内,抵掌而谈……
本学期你学习了不少的中国古代诗词,肯定也有很多收获和感悟。请根据下面任务,完成写作。
班级将举办以“中国古代诗词与中学生精神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所给材料来谈自己对此的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分析材料所折射出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
要求写演讲稿,这就限定了文体。演讲稿没有严格的、固定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标题可以是:标明文章性质、演讲内容,可以是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是前两者的结合。正文部分有开头,主体,结尾。开头除了对不同对象加上不同的称呼外,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主要内容,说明演讲意图,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主体要突出和强调讲话的中心问题,不可轻重不分,面面俱到。结尾要总结全文,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给人以启示,充满激情,给人以鼓舞,提出奋斗口号,发出号召,展示美好前景等。本题写作中考生要做到:①必须符合演讲稿的形式;②紧扣演讲主题,说理严密,思路清晰,语言要具有鼓舞性;③必须要有对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阐释。
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以“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60分)
【材料审题】
这则材料看似平平无奇,实则精妙无双,可谓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暗藏了很多思考的维度、人生的境界,把准了高考卷在真实情境中写作、在日常生活中悟道的方向。
1.紧扣热点问题,坚持精神引领
国家有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全社会积极响应,但“光盘”“N-1点餐模式”等倡导,主要是在行为、制度层面,目标在于物质积累。本题也关注“衣食”,但关联到的是“修养”。“荣辱”“耻”等用词涉及的是认识层面,“志于道”和“淫逸”的对比提醒了衣食习惯影响到的是精神追求。所以,这则材料引导学生不攀比,不拜金,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不良风气,要求学生辨荣辱,志于道,切中时弊,立论堂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提出任务情境,激发真实写作
任务驱动型材料成为新高考的方向,主要不是因其新,而是因其真。本题真实模拟了一节生动活泼的班会课,接地气,有生活,让人有情可发,有话可写,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量的口号式、概念化的表达。班级讨论会写发言稿的任务,至少需注意两个要点:作为班级讨论会发言,立论和论据需贴近学校生活和当下社会,一味引经据典或不适宜;作为个人的现场发言,应采取坦诚交流的态度,现身说法,晓之以理,一味唱高调、树大旗、表决心或不适宜。考生可以就此话题,结合亲身体会,选择立意角度,进行个性化写作。
【参考立意】
1、轻衣食之欲,修身心之德
2、衣食丰足,不忘修养(更需修养高)
3、节制欲望,提升修养
4、低调于衣食,高贵于心灵
5、追求衣食质量也是提升修养的途径
6、不醉心于美食华服,不刻意于糟糠粗衣
7、用平常心看待衣食,用不分别的心面对生活
8、衣食足,更需知荣辱
【示范作文】
1、低调于衣食 高贵在心灵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低调于衣食,高贵在心灵》。
古人有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亦有言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今,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姓将少有为衣食生忧,但衣食温饱问题解决了,浪费、奢侈问题却接踵而至,这不得不引起重视。我们不难见到有人衣食足而耻恶衣恶食但我们更应该低调于衣食,高贵在心灵。
所谓低调于衣食,并非拒绝享受,坚持最低级的生活质量要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求学精神固然值得称颂,但这种生活方式却不必模仿,生活在小康社会,却拘泥于苦行僧般的生活,只会自讨苦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增强个人的体质,从而更好的工作与学习,推动社会发展。而与之相对的奢侈浪费行为应当坚决杜绝。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有钱任性”的奢靡中挥霍的不仅是财富,还有个人修养;买来的不是奢侈品,而是高傲却脆弱的虚荣心。有钱人与暴发户的区别,不仅在于财富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修养和对待财富的态度。只懂得挥霍却不思积累,浪费却不愿节约,再多的财富,也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彰显一个人高贵的不在于外物而在于心灵。
衣食住行是为了生活而非用来炫耀。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为更高远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是最肤浅的追求,为何我们不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广一点,将视野从自身投向社会,投向仍处于贫苦的地区,投向世界其他的角落,甚至看向将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贪图享乐终不可取,提高自我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多为社会做贡献,才是有担当的表现,正像马云、任正非、马化腾等大企业家做的那样,不只顾自家企业,带着许多小型企业共同发展,并且热心于慈善事业,还推出“蚂蚁森林”软件,关注环境保护……相比于高昂的身价,这些才是真正的“高贵”。
同学们,我们青春学子将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低调于衣食,高贵在心灵不只是口号,更应落实行动,从点滴做起,共享节俭生活。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2、衣食足,更需知荣辱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标题是《衣食足,更需知荣辱》。
衣食与修养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哲人们乐于讨论的话题,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等物质条件,是生存的基础,也是修身养性的前提。有了丰富而充足的物质条件,我们才能致力于更高层次的发展。但仅仅做到“仓廪实”“衣食足”是远远不够的,衣食的丰富是修身养性的前提,而修身养性则是更高的追求,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毅议也。”过度地追求物质的富足,是贤人们所鄙弃的。物质的节俭,精神的富足,才真正被世人称道、传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却“仍不改其乐”,便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先贤的事迹虽已成为历史,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仍然熠熠生辉。
时光流转,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空前的丰富,我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但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饱暖生淫逸”的现象却时常发生。餐馆中,铺张浪费盛行,泔水桶中的剩菜剩饭,甚至超过了许多人一年的口粮;校园里,盲目攀比成风,许多同学追求名牌衣服、进口零食甚于学习。经济社会的发展却滋长了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势头,这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在这里我们也需要反思,你是否盲目攀比、盲目消费,一味地追求物质,却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何拒绝奢靡,提升道德修养,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应当牢记先贤的告诫,拒绝浪费,提倡节俭,反对物质奢靡、追求精神富足。不少餐饮企业推出“小分菜”,实行浪费食物收费制度,提醒我们奉行节俭;社会上不断号召“光盘行动”,提醒我们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传统美德。餐桌上拒绝铺张,浪费校园内反对攀比之风,从每一处细节做起,以勤俭节约、精神富足为荣,以奢靡成性、物欲至上为辱,我们才会成为真正富有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真正文明的社会。
仓廪已实,衣食已足,那么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荣辱”之道,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明天。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逐渐进入“屏时代”。电脑、平板、手机、游戏机和电视等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逐渐占据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催生出层出不穷的文艺新玩法。对于伴随电子媒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而言,屏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思维与习惯,甚至决定了这一代人最主要的文娱形式。但与此同时,屏幕也给青少年的文化审美与身心健康带来诸多影响,不容忽视。
学校校刊拟推出相关专题讨论,围绕“青少年”“屏幕”“文化”三大关键词,向同学们征集稿件,刊载不同意见,引起大家思考。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阐述你的思考和体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既有材料,又从材料中提炼出了“青少年”“屏幕”“文化”三大关键词,开放中有限制。涉及电子屏幕的内容非常广泛,材料聚焦于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的文娱形式,这是材料的关键内容,考生很容易忽略。考生要认真审题,千万不能看到题目就想当然以为怎么样就怎么样。总体上看,题目立足当下,关注以考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的文娱方式,既考查考生全面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考查考生发表见解的语言表达能力,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屏幕文化,有助于考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