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同“熟”,熟悉。(《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左传·曹刿论战》)
C.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左传·曹刿论战》)
D.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烟花三月”(分析:这四个字分别为六书中的形声、形声、指事、象形)
B.2017
年《社会蓝皮书》披露,我国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大约70%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年“一本书都没有读”。(分析:“大约”与“左右”重复赘余)
C.为抗议G7外长会议就南海和东海领土争端发表的声明,中国外交部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和G7其他成员国的驻华公使。(分析:主干是“外交部召见大使和公使”)
D.《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应该出自《左传》)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濯(zhuó)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B.凄神寒骨,悄(qiāo)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C.朝服衣冠,窥(kuǐ)镜(《邹忌讽齐王纳谏》)
D.无案牍(dū)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二、课外阅读
三年①,春,正月,丁丑朔,帝②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部司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③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毅为司隶,纠绳豪贵,无所顾忌。
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毅劾奏之。中沪军、散骑常侍羊,与帝有旧恩,恃宠骄侈,数犯法。毅劾奏罪当死,帝遣齐王攸④私请于毅,毅许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略有删改)
(注)①三年:指太康三年(公元282年)。②帝:指晋武帝司马炎。③方:比。④攸:即司马攸。
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曰:
(_______)
(2)恃宠骄侈,数犯法:
(_______)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遣齐王攸私请于毅,毅许之。
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同是向君王进谏,选文中的刘毅与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进谏方式有何不同?
(2)选文中刘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③,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
虞公滥④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⑤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⑥亦薄长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权勋》)
(注)①虞、虢(ɡuó):周代国名。②垂棘、屈产:古地名,在今山西,分别以产玉石和马著名。③庭实:把贡献、赠送的东西陈列在庭中。④滥:贪求。⑤辅:车子两旁夹车的木。⑥马齿:马的年龄。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荀
息
操
璧
牵
马
而
报
9.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而求假道焉(
)
(2)不可许也(
)
(3)夫虢之不亡也,恃虞(
)(4)荀息伐虢,克之(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
译文
:
11.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
12.选文中的宫之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邹忌同为谋臣,善于进谏。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二人进谏技巧的相同之处。
(链接)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13.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辄能语其要_______
(2)后以书见修
_______
1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B.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C.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D.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16.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面对朝政弊病,邹忌采用讽喻方式,让齐王开门纳谏,最终__________(结果)。本文中欧阳修则通过_______的方式,以清新吏治,达到革除旧弊的效果。
17.成语“出人头地”出自本文,意思是____________,从欧阳修此评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的人。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②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③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④,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⑤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⑥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卒:突然。②恶(wū)乎:怎样,如何。③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④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⑤领:脖子。⑥由:犹如。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C.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曹论战》)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0.语段(一)中的“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21.阅读两个语段,邹忌和孟子在说理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甲)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晡阶藜稍唬骸肮?尾晃?跄狈ノ海渴ぃ?蚴蔷??币玻??梢杂泄Γ徽讲皇ぃ?锛刹唤??蕉?凰溃??佣?铩!弊藜梢晕?唬?怂低醵?固锛煞ノ骸L锛扇?饺?ぃ?藜梢愿婀?镪,公孙昴耸谷瞬偈?鸲??酚谑校?唬骸拔姨锛芍?艘参崛?蕉??ど??煜掠??笫乱嗉?瘢俊辈氛叱觯?蛄钊瞬段?瞬氛撸?嘌槠浯怯谕跚啊L锛伤熳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