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高二年级 历史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阶段性发展演变,掌握其基本特征。
2.以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为例,分析其政治、经济、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治理措施,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3.了解我国历史上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探讨其在大一统国家治理上的作用。
第一、二小组探讨中国走向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历程。
第一部分:小组报告
小组一:夏朝时,除了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其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但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
材料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与中原各国相邻的戎狄蛮夷等民族在战国时期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战国七雄”。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材料二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其三》
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并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东汉光武帝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东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黄巾起义中,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公元280年,西晋完成统一。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四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39年,鲜卑拓拔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小组二:
隋文帝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唐朝统治前期,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北汉,称为“十国”。
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自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基础。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新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北宋与辽西夏对峙,由于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劣势。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元朝统治时期还形成了新的民族——回回。
在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但是,每一次的分裂都酝酿着统一。秦汉、隋唐、元明清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两宋政权虽然与辽、西夏、金和元政权并立对峙,但是实现了局部统一。因此,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要比分裂的时间长。统一是主流,是历史的大势。
材料
第三、四小组探讨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关系。整理不同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力量强弱变化的资料,分析中央集权对保持大一统的作用。
小组三: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材料五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皇帝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步铲除,陆续分封一批同姓诸侯王。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汉武帝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监察;打击豪强。经济上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学。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材料六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东汉初年,刘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北魏孝文帝改革,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材料七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小组三:
唐朝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出现了开明政治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唐玄宗继位后,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唐朝出现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军镇节度使兵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平叛的过程中,唐朝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
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基础。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材料八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
——朱弁《曲洧旧闻》
材料九 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司马光《涑水记闻》
北宋实行重文抑武方针。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辖地方的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定期更换驻地。
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
这些措施有效的防止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为了巩固统一,元朝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还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
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
明朝时,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朝廷订立和议,接受册封。明朝册封乌斯藏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首领封授官号。明朝派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
清朝实行奏折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中枢秘书机构也发生了变化,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并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清朝不仅册封了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还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总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祖先共同缔造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观的形成,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今天团结各族人民为共同建设伟大祖国、推动祖国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第五、六小组探讨历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大一统的影响。通过了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以及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了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形成的运行机制。
小组五:
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材料十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分封制之下,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为适应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
材料十一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在秦朝统一后关于地方制度的辩论中,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实行郡县制。这一制度最大的特点是郡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有效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权力的集中。
材料十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秦朝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正式取代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所确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却对封建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百代皆行秦政制”,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在秦朝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的变革,以适应本朝社会发展的需要。
返回
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
汉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除此之外还包括王国和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国的权力不断被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汉武帝还实行了监察制度——设立刺史,只有监察职能,不属于行政机构,没有固定的治所。
东汉晚期,把刺史监察的区域变成了行政区域,于是就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州刺史不仅有了行政权,还有了领兵之权,这就形成了外重内轻、干弱枝强的局面,最终三国鼎立形成,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依然是州、郡、县三级
小组六:
隋朝统一中国后,实行州县二级制,以州统县
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
唐朝沿用隋朝地方行政制度。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来增加到15道,道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为州、县以上一级行政实体。因此,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
唐中期后设节度使,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最终导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宋朝实行路州县三级制
宋朝为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将地方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改道为路,实行路州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机构
元朝疆域异常辽阔,为了管理疆域广阔的国家,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机构。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废除行省,但是省的格局没有改变,只不过省的长官权力改变了,分成三个官职管理——布政使司主管民政,按察使司主管司法,都指挥使司主管军政事务。
材料十三 清初为便于统治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仅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因认为全国区划为15省。其制过大,所以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分江南布政使司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省为陕西、甘肃两省,内地被分为18省。在边疆,清朝施行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乃由中央设辖区,委派重臣,如在东北地区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北部边疆设乌里雅苏台、在新疆设伊犁等5个将军辖区,但伊犁将军一直待在中原。在西藏、青海设办事大臣辖区,内蒙古则采取盟旗制,连同内地18省,全国共分为26个政区,为中国现代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
清代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
——摘编自张崇琛《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
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
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巡抚是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总结:
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处在不断的变化调整演进中,体现了封建国家治理的灵活性,适应了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该制度在封建社会发展前期和中期,有利于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近现代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我们现在的省制。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所以在世界上创造了先进的文明,得益于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小组探究环节
学生提问一:西周分封制有何创新之处?分封制的实施有哪些作用?
学生解答: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学生提问二:为什么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学生解答: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学生提问三: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怎么样的?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解答:1.特点是重视完善法制纲纪;政治运作程序更加理性、严密:行政管理上运用制衡原则,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2.影响是强调法制纲纪,有利于宋政府把兵权、财政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割据的基础;但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和重文轻武及党争的局面。
第三部分:教师点评环节
通过本节活动课,同学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和天下观,历代国家治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同学们分成六个组,围绕中国走向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关系、历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大一统的影响等三个主题展开活动。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很好的合作探究精神,每个小组分工合作高效地完成了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报告成果
布置作业:
本节活动课,我们一起对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形成、演变、内涵、作用、特点等进行梳理,认识到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特点,与历代国家治理有着密切联系。请同学们在课后围绕所探究专题,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谢 谢 倾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