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单元同步(真题集中训练)总复习
中考科学真题集训十一 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20·衢州)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2、(2020·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3、(2020·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④?????????????????????????????????????????D.?⑤
4、(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5、(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B.?乙?????????????????????????????????????????C.?丙?????????????????????????????????????????D.?丁
6、(2017·杭州)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7、(2014·台州)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8、(2013·台州)如图所示为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平衡的器官是( )
A.?甲?????????????????????????????????????????B.?乙?????????????????????????????????????????C.?丙?????????????????????????????????????????D.?丁
9、(2013·湖州)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萎蔫
细胞吸水过多
A.?A???????????????????????????????????????????B.?B???????????????????????????????????????????C.?C???????????????????????????????????????????D.?D
10、(2012·台州)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 )
A.?神经元??????????????????????????????B.?神经中枢??????????????????????????????C.?反射弧??????????????????????????????D.?神经系统
11、(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 BC 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
12、(2017·金华)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________(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________才能实现。
13、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________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通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________(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14、下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
(3)骨骼肌战栗(俗称“大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____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调节。
15、(2019·台州)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16、(2017·嘉兴)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________(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________的活性下降了。
17、(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______.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18、(2010·衢州)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________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答案解析:
1、【解答】根据题中信息“ 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 ”,说明非条件反射能完成,以脊髓为神经中枢的反射弧结构是正常的,所以乙、丙、丁结构正常。感是大脑形成的,应该是图示中脊髓中的上行传导索甲出现了损伤,刺激无法传到大脑估不能形成感觉,A选项正确。
故选A
2、【解答】A: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可使散热增加,判断正确,A错误;
B:效应②汗液分泌增加,汗液蒸发能带走热量,有利于散热,但不可使产热减少,判断错误,B正确;
C:效应③骨骼肌收缩减少后,可使产热减少,判断正确,C错误;
D:效应④甲状腺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人体产热,激素减少后可使产热减少,判断正确,D错误。
故选B
3、【解答】由图可知,甲中完成反射的过程是:手部热感受器e→?传入神经b?→?脊髓处的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d?→?手部肌肉a,完成缩手反射。所以e应该是指感受器。由图乙反射弧中箭头的方向可知, ①是反射弧的起点应该表示的是感受器,所以e与 ①对应,A选项正确。
故选A
4、【解答】由题意可知,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所以B汗液分泌增加正确,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 【解答】由图可知,暗箱中的幼苗没有受到单侧光的影响,但植物的茎具有背向地性,而乙是朝着丁生长的,所以乙是接触地面的一侧,才会导致向着丁生长;
故答案为:B。
6、【解答】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地性,故A错误;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故B正确;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方向得出结论,不是长度,故C错误;
D、该实验证明了蚕豆种子的向地性,没有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C点血糖吸收量最多的点,并非糖尿病的表现,A错误;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的缘故,B错误;
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C正确;
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00毫克/100毫升,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据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
胰腺在腹腔上部、胃的后下方,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体.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故选:D
9、【解答】解:A、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故错.
B、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恒温动物,正确.
C、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对高等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生态反应,如茎叶的向光性,能使叶子尽量处于吸收光能的最适位置进行光合作用.故错.
D、如果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少了,而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不会减少,就会使的植物体内的水分越来越少,而造成植物萎蔫.故错.
故选:B
10、【解答】答: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故不选.
??? B、神经中枢是一个功能概念,即中枢神经中的某些功能区域的相互间建立了一定联系并协同完成一定神经信号的接收、分析、综合和最终处理结果的外传.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分,色泽灰暗,所以叫灰质.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功能,这部分结构就叫做神经中枢(nerve center).如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故不选
?? C、反射弧是由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的反射弧,故选C.
?? D、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故不选.
故选:C
11、【解答】(1)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则此时血液应该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供给胃肠器官等消化器官,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的浓度,但是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比较少的,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一定值时则不会再增加了;
(3)由图可知,甲是糖尿病患者,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居高不下;
故答案为:(1)食物中的输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不同意;(3)甲是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12、【解答】(1)如图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颤栗,属于人体皮肤对寒冷环境的反应;
(2)立毛肌收缩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故答案为:(1)寒冷;(2)反射弧。
13、【解答】
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
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寒冷时,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兴奋性增强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
故答案为:神经;甲状腺激素。
14、【解答】(1)皮肤中的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里;当气温低时,汗腺?
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里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里.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2)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调节人体的血压、心跳、呼吸、体温等神经中枢。
(3)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冷的刺教就会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此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传出神经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所以骨骼肌以及相应的神经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
(4)肾上腺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它分泌激素调节体温属于激素(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1)产热和散热(或散热和产热);(2)脑干;(3)神经;效应器;(4)激素(或体液)。
15、【解答】哺乳动物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其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当温度较低时,动物的代谢速率较块,是因为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动物本身的热量散失较快,所以要加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而温度越接近动物自身的体温时,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小,散热减少,所以需要补充的热量也就越少;在温度升高,高于体温时,动物会出汗,带走大量热量,则动物本身要加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来补充散失的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平衡;
故答案为: 满分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16、【解答】(1)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越快;
(2)脂肪相比于糖类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是因为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3)哺乳动物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体温的恒定,当体温下降,由于酶的活性降低了,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
故答案为:(1)越快;(2)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3)体温调节,酶。
17、【解答】解:(1)该实验是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而设计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2)实验中切除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变量是生长激素.
(4)预测实验结果如图:
故答案为:(1)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3)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4) 见解析
18、【解答】(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生长素较多一侧生长较快,较少一侧生长较慢,所以植物会向光源弯曲生长,所以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2) ①、②、③都在单侧光照射下,其中?①不做其它处理,②去除子叶和顶芽,③去除子叶。现象是①、③都弯向光源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由此可知顶芽是可以产生生长素的,所以填顶芽;
(3) ④ 实验组是在单侧光照射下,保留了子叶而去除了顶芽,与 ①?形成对照可研究子叶能否产生生长素,如果看到弯曲生长说明子叶也能产生生长素,如果不弯曲、不生长,说明子叶不能产生生长素。
故答案为:(1)不均匀? (2)顶芽? (3)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