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单元同步(真题集中训练)总复习 中考科学真题集训二十 代谢与平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科学单元同步(真题集中训练)总复习 中考科学真题集训二十 代谢与平衡(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10: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单元同步(真题集中训练)总复习
中考科学真题集训二十 代谢与平衡
1、(2020·金华·丽水)2019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维生素????????????????????????????????B.?膳食纤维????????????????????????????????C.?蛋白质????????????????????????????????D.?脂肪
2、(2019·杭州)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学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 )
A.?甲和乙????????????????????????????????B.?甲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
3、(2019·宁波)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标注①????????????????????????????????B.?标注②????????????????????????????????C.?标注③????????????????????????????????D.?标注④
4、(2019·湖州)取4支洁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
A.?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B.?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C.?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D.?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
5、(2019·金华)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A.????????????????????????????????B.?
C.?????????????????????D.?
6、(2018·嘉兴)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侧,O型血的模型图是(??? )
A.?????????????B.?????????????C.?????????????D.?
7、(2018·金华)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8、(2017·湖州)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9、(2017·衢州)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的作用是重吸收????????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C.?③的作用是滤过????????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
10、(2020·金华·丽水)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在正常、完整的循环过程中,图中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1、(2020·温州)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等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下:
营养素
含量
食物
A(%)
B(%)
C(%)
D(%)
马铃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鲤鱼
76.5
0.5
17.6
4.1
(1)马铃薯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过消化系统分解成________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分析表格数据,其中C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________。
12、(2020·绍兴)疫情期间宅出“面点热”,烤蛋糕、做面包花样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如图为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的部分示意图,蛋白质最终被消化的场所在________(选填“a”、“b”或”c”)处;消化为氨基酸的量将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13、(2018·绍兴)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________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选填“水”、“葡萄糖”或“大分子蛋白质”)。
14、(2018·温州)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健康人的生理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的节律,又称为生物钟。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特点。
(1)上午6:30左右,心脏活动加强,这会促进血液由心室流入________,导致人体血压快速升高。
(2)晚上10:30左右,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了小肠的________功能,所以太晚不宜再进食。
(3)科学家研究生物钟时有如下发现:
①改变仓鼠的进食时间,能轻易改变仓鼠的生物钟。
②改变仓鼠的饮食习惯,破坏其生物钟,仓鼠更容易患脂肪肝
③去除仓鼠一个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基因后,仓鼠生物钟被破坏
某同学基于上述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可多选)。
A.鼠类的生物钟可能最复杂
B.单细胞生物可能不存在生物钟
C.生物钟可能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D.有些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物钟被改变有关
E.生物钟一旦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可能很难恢复
15、(2017·丽水)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16、(2017·衢州)花生被称为“长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质含量也高,被誉为“植物肉”。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的种皮有红色、黑色等。
(1)花生种皮的颜色,这种生物性状特征是由________控制的。
(2)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________(填序号)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
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填序号)。
17、(2014·杭州)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________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________;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________.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腿酸胀的原因是________.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8、(2020·温州)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幸福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________。
(2)运动时呼吸加快,经肺泡处的________,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状态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________。
19、(2019·台州)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
(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 ________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________。
(3)区间Ⅱ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________?。
20、(2018·湖州)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21、(2020·金华·丽水)为了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金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操作序号
操作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分别向1、2、3号试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号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两两混合、充分摇匀
1号和4号
2号和5号
3号和6号

加碘液后摇匀
1滴
1滴
1滴

水浴保温处理5分钟
0℃
37℃
70℃

观察并记录现象
?
?
?
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将上述操作序号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①→ ________→⑤(序号可重复);
(3)小金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最后不会出现蓝色的是第________组。
22、(2020·杭州)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试管、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5%HCl溶液、量筒、温度计、烧杯碘液、蒸馏水、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记号笔、计时器
(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________;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
(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答】由分析可知,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是蛋白质,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解答】在此循环过程中,甲和丁血管内流的是含氧量低的静脉血,乙和丙血管内流的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乙血管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为甲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与氧结合形成,故较甲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不易与氧结合。而丁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为丙血管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经过消化器官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时与氧分离,故丁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较丙血管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
故答案为:B。
3、【解答】图中①是动脉,血管壁厚,弹性大;②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③是房室瓣,能够防止血液倒流;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故D错误;
故选D。
4、【解答】A、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没有了,说明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
B、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故B错误;
C、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故C错误;
D、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由表格中数据可知,除去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短,则酶的活性越高,而随着温度的升高,除去奶渍所需时间先减少后增大,说明酶的活性是增大后降低;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解答】A、由图可知,A型血中只有抗原A,B型血中只有抗原B,而O型血被成为万能血型,则不存在抗原A和抗原B,而A图中,红细胞上什么都没有符合;故A符合;
B、 O型血中也要有红细胞的;故B错误;
C、 C图中存在抗原A和凝集素B,会发生血液凝固;故C错误;
D、 D图中存在抗原B和凝集素A,会繁盛凝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解答】A、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交换的结果是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故A正确;
B、脑部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升高;故B正确;
C、肾脏是排除血液中尿素的器官,所以血液经过肾脏后尿素的含量会降低;故C错误;
D、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所以刚吃完饭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浓度会升高,葡萄糖含量也会增加;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8、【解答】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因此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正确;
B、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甲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氧含量增加而不是减少,错误;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下腔静脉而不是上腔静脉,错误;
D、血管2(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错误.
故选:A
9、【解答】A、① 的作用是重吸收,①是动脉血管其血液将流入肾,A错误;
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②是肾血液经过滤产生原尿,B正确;
C、③的作用是滤过,③是重吸收,C错误;
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④是静脉流的是血液,D错误。
10、【解答】(1)图中 ③ 心脏处的肌肉厚挤压有力,是左心室;
(2)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使血液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升高,由体循环回来的血液含氧量较低,在图中 ①②③④结构中,④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是含氧量最低的,所以填④。
故答案为:(1)左心室? (2)④
11、【解答】(1) 马铃薯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过消化系统分解成 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三种食物中均是含水分最多,所以A表示水分。其次马铃薯主要含淀粉较多,所以B是淀粉,牛肉与鲤鱼主要含蛋白质较多,所以C是蛋白质,D是脂肪,所以填蛋白质。
故答案为:(1)葡萄糖? (2)蛋白质
12、【解答】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器官是胃,最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小肠,即c;肾脏主要的功能是排泄人体多余水和无机盐及含氮废物,所以消化的氨基酸经过肾脏后会明显降低;
故答案为:c;下降。
13、【解答】(1)AB气体交换完成后,实现了血液中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降低;含氧量高的血液是动脉血;故答案为:动脉;(2)尿液形成过程中,先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再经过肾小球的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是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故答案为: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1)动脉;(2)大分子蛋白质
14、【解答】(1)与心室相连接的血管是动脉;故答案为:动脉;(2)小肠是人体主要消化吸收器官,所以太晚吃东西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故答案为:消化和吸收;(3)A、由实验可知仓鼠的生物钟很容易改变,所以生物钟肯定很简单;故A错误;
B、科学家的研究都是基于多细胞生物的,所以无法推断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内容;故B错误;
C、当去掉仓鼠的生物钟基因时,其生物钟就被破坏了,说明生物钟可能跟遗传物质有关;故C正确;
D、当仓鼠的生物钟发生了改变,仓鼠很容易患脂肪肝,说明生物钟的变化会产生某些疾病;故D正确;
E、当生物钟发生改变后,只要改变环境,生物钟就会发生改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1)动脉;(2)消化和吸收;(3)CD。
15、【解答】(1)米饭、小麦提供的是糖类物质;
(2)A、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此时酸碱性是弱酸性,故A错误;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因为高温会使谷氨酸钠变性,影响鲜味,故C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1)糖类;(2)C。
16、【解答】(1)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2)蛋白质在小肠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进入血管首选回到的是右心房。
故答案为:1、基因;2、④,⑤
17、【解答】解:(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不间断地进行,同化作用是生物体把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体之所以能够不断的生长,就是因为他们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所以属于同化作用.(2)跑步时小胡需要更多的能量,细胞需要更多的氧气和养料用于呼吸作用,所以小胡的呼吸和脉搏要加快.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3)小胡吃的奶油面包中所摄取的糖类,使血液中血糖浓度过低,不足以满足小胡跑步时所需能量,所以会出现头晕乏力.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积累在体内,所以会感觉酸痛.(4)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有暂时储存胆汁的作用.
故答案为:(1)同化;(2)O2、养料;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3)血糖浓度过低(或缺氧);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4)不同意,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
18、【解答】(1)人体肌肉分泌产生的物质会进入肌肉处的毛细血管参与到体循环中,再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所以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氧气能得到补充,主要是因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气体与肺泡中的气体能完成气体交换,血液含氧量升高;
(3)血液循环给人体的各部分运输有机物和氧气,使各部分组织能进行呼吸作用得到能量。人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此时血液大量流经骨骼肌给肌肉提供充足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故答案为:(1)右心房? (2)气体交换? (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19、【解答】(1)由图可知,两个最高点之间则是心脏跳动一次,约为0.7s,则一分钟跳动的次数为60÷0.7=86;
(2)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而左心房血压较低时,方便血液从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3) 区间Ⅱ时,是心脏压强最大的时候,即左心室收缩的时候,血液是从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故C符合;
故答案为:(1) 86(81~88之间均可) ;(2) 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3)C。
?
20、【解答】(1)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器官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推动血液在人体血管中运动;就像水泵一样推动水流动;故答案为:因为心胀的搏动(舒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径极细、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血流最慢;有利于血液中物质的交换;故答案为:管壁薄(或“管壁仅一层细跑”)管径细(或“仅让红细跑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同时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产生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形成尿液后会导致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大大降低;故答案为: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含氮废物减少;
故答案为:(1)因为心胀的搏动(舒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2)管壁薄(或“管壁仅一层细跑”)管径细(或“仅让红细跑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3)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含氮废物减少。
21、【解答】(1)本实验中三组实验控制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探究的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实验中需要将淀粉溶液的温度和唾液淀粉酶溶液的温度控制到达处理温度再进行混合,所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 ①④②④③⑤?;
(3)第一组温度控制 0℃ ,第二组温度控制 70℃?,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应该是37℃。所以第一组、第三组催化效果差淀粉未被完全分解。第二组温度保持在37℃?是酶活性最强所以淀粉被完全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
故答案为:(1)温度? (2) ④②④③ ? (3)二
22、【解答】(1)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①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根据题中信息“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可知,实验设计中要控制一个实验组中性一个实验组酸性,其他条件都控制相同。并且由于酶在温度37℃时催化效果最佳所以实验需控制温度在37℃,据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用记号笔编为1号和2号
②用量筒量取1mL新鲜的唾液、2mL蒸馏水加入1号试管中,用量筒量取1mL新鲜的唾液、2mL5%HCl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
③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水温保持在37℃左右。分别用量筒量取2mL1%淀粉溶液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然后将上述2支试管放入烧杯中,37℃恒温水浴5分钟
④待溶液冷却后,往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根据原本唾液淀粉酶所在环境口腔的环境是中性的,预期实验的结果是:2号(加5%HC溶液)试管中的由于溶液成酸性不利用酶的催化,所以淀粉未被酶催化溶液变蓝色,1号(加蒸馏水)试管中溶液由于淀粉被淀粉酶催化分解所以溶液不变蓝。
同课章节目录